2017年10月2日 · 1986年,張忠謀應當時總統府資政李國鼎之邀,離開美國的高薪事業,來台成立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business model。 二十多年來,幾乎全世界的IC設計公司都成為它的客戶,市占率超過50%,最熱賣的iPhone和iPad裡,都藏著台積電的產品。 當台積電聲勢正如日中天,2005年,張忠謀交棒執行長大位,僅擔任董事長,寫下完美的句點。 下半場的開始,大家也都不陌生。 2009年初金融風暴正烈,台積電亦發生勞資爭議。 「這是我做過最困難的決定,」6月,張忠謀宣布回任執行長,他認為,公司應該重拾成為世界級企業的雄心。 原來已淡出舞台的張忠謀,幾乎是以數倍於以往的速度與幅度,大步向前。 他一反當時消極保守的產業氣氛,大舉提高資本支出、增加研發預算,甚至親自飛國外拜訪客戶。
2012年5月29日 · 收藏. 張忠謀與台積電故事的上半場,許多人都很熟悉。. 1986年,張忠謀應當時總統府資政李國鼎之邀,離開美國的高薪事業,來台成立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business model。. 二十多年來,幾乎全世界的IC設計公司都成為它的客戶,市占率逼近50% ...
- 2005年交棒給蔡力行,裁員風波後回任總執行長
- 二次接班計畫,啟動共同執行長制
- 正式交棒:明年卸下董事長的職責
關於接班,張忠謀曾經有過兩次嘗試。2005年7月,他將執行長職位交棒給蔡力行(時任台積電總經理暨營運長),自己僅擔任董事長,大家都看好:接班人就是蔡力行了吧!沒想到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台積電決定淘汰績效末端5%的員工、裁員800多人,引發員工抗議,讓張忠謀出面道歉,宣布回聘離職員工並重披戰袍,於2009年6月回任總執行長。這表示,接班計畫的劇本,勢必得改寫了。
過了4年多,張忠謀在2013年宣布二度交棒。這次他不押寶在一人身上,而啟用共同執行長制,將當時的共同營運長劉德音、魏哲家同時升為執行長。但張忠謀仍然擔任董事長,繼續親力親為、管理台積電的事務。 在兩位共同執行長的治理下,台積電的營收持續推升,2016年營收創新高,逼近兆元關卡,毛利也有高達15%的成長,毛利率近10年來首次突破50%。而2017年上半年,股價暌違17年再次站上200元大關,相較去年同期,毛利和淨利更有11、12%的成長。
經過近4年的佈局和觀察,今天,張忠謀宣告將於明年正式把董事長的大位交給劉德音,指定魏哲家擔任總裁,啟動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如果兩人意見有分歧,則交由董事會做最後決策。他表示,「今年訂下公司在我退休後的制度,是我對公司最後的貢獻。過去三十餘年創辦及奉獻台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我想把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 張忠謀在記者會中回顧過往,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將台積電從最初市值2億2千萬美金,一路做到市值1800億美金」。一開始的100多個員工也增加到超過4萬名,薪酬待遇遠遠超過台灣員工的平均水準。還記得草創期,沒有人認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能佔據什麼地位,「現在台灣是半導體的重鎮,台積電有相當大的功勞。」 即將接任台積電董事長的劉德音,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
2022年7月22日 · 「歐元制度是歐債困境的根源,」曾任總統府資政、台灣知名經濟學家陳博志也曾撰文指出,因為歐元制度把抑制物價做為首要目標,卻因此限制歐元區各國政府調整金融供給的能力,共同匯率也難以符合個別國家需求。
張忠謀與台積電故事的上半場,許多人都很熟悉。 1986年,張忠謀應當時總統府資政李國鼎之邀,離開美國的高薪事業,來台成立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business model。二十多年
2020年1月10日 · 選情白熱化,看得心慌慌?. 從心理學剖析「選舉症候群」.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隨著愈來愈白熱化的 2020 總統大選,過去幾個月,不只各家媒體高頻率報導政治類新聞,社群上的意見領袖也愈來愈不避諱談論自己支持的總統候選人 ...
2022年10月5日 · 2016 總統大選中,政壇討論的焦點之一,就是王金平能否拿到國民黨的不分區第一名。 只要排在國、民兩黨的不分區第一名,因為這兩黨實力一定可以過 5%,就等於宣告已經當選,因此王若排在第一,就可以維持他的政治能量,而牽動政壇情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