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後疫情時代或可「大發國產材」.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至2021上半年,國際木材大漲價。. 短期內,國際間許多鋸木廠與運輸業停擺,木材加工生產停滯,國內木棧板業者多數使用進口木材原料,自每立方公尺7,000元上漲至13,000元,市場報價開始出現 ...
伴隨新南向國家快速都市化,逐漸出現缺乏農業勞動力的問題。以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為例。然而反觀臺灣,則因同屬於亞熱帶及熱帶農業,小型農機性價比高,故較具有競爭優勢。不過另一方面,臺灣農機出口成本較高,該如何奠基於臺灣成功經驗,於厚植臺灣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同步 ...
畜牧處希望透過各項措施建構臺灣養豬產業永續的基石,抵禦外來危險因子,也健全產業體質,如補助自動化生產設備、向勞動部爭取畜牧外勞等。2021年編列17億預算,2022年編列38億預算,如今已陸續收案,期盼能於2022年開花結果,帶動整體產業的翻新。
- 生物肥料、農藥市場看俏 拜耳等大廠也摻一腳
- 對抗抗藥性、出口農產品 農民使用生物製劑意願提高
- 生物殺蟲劑難發展 未來冷藏冷凍技術是關鍵
由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主辦,行政院農委會、中國生產力中心、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等共同推動的「亞太地區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國際論壇」今年來到第三年。不少來自美國、瑞士、印度等產官學界聚集臺灣,分享最新的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的市場趨勢、創新技術等。 生物肥料、生物農藥,顧名思義是指從天然物質,像細菌、真菌、藻類等微生物衍生的產品,和化肥與化學農藥相比,它對生態環境較安全,在全球氣候暖化、土壤劣化等環境影響下,近年來全球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市場蓬勃發展,市值上看40億美元。 不過美國知名生物農藥公司Certis總裁Dr. Jow-Lih Su說,其實早在100多年前國際市場就已有發展跡象,當時日本開始用菊花除蟲,後來陸續發展出除蟲菊...
未來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的市場到底有多大?佳和生技(JH Biotech Inc.)研發中心的何婉清指出,雖然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目前僅占傳統化肥和農藥的6%,但根據國際趨勢研究可發現,化學農藥的成長越來越飽和,預估2016到2021年化學農藥的年複合成長率僅2.9%,但生物農藥可望成長17.4%。 何婉清說,目前全球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最大市場都在北美,其次是歐洲、亞太,再來才是拉丁美洲,以目前年複合成長率趨勢來看,生物農藥不斷成長、化學農藥趨緩,大約在2053年有可能產生交叉。簡單來說,不久的未來,農民使用生物農藥的比例將會大過化學農藥。 「但在銷售上我們不會一味只講化肥和化學農藥的壞話。」長年在美國耕耘生物農藥領域的Dr. Jow-Lih Su說,因為生物農藥也有缺點,它比較貴、施藥時機點不...
相較歐美市場的發展歷史,臺灣、中國等亞太地區發展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是近20、30年才開始,屬於新興市場。著力研究微生物製劑的美和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講座教授劉顯達說,雖然近年來臺灣政府積極鼓吹生物農藥,但就目前政府核可通過的20幾種製劑來看,多數都是殺菌劑,只有兩種殺蟲劑,顯見生物性的殺蟲劑未來有很大的潛力。 但為何生物性殺蟲劑市場較少?劉顯達說,因為像黑殭菌、白殭菌、綠殭菌等適合發展生物性殺蟲劑的微生物,保存期限短,儲存不容易,也因此現階段難以發展。 Dr. Jow-Lih Su指出,冷藏冷凍物流的儲存技術是未來發展生物農藥的關鍵,公司之前和拜爾合作推殺線蟲的生物農藥,剛開始推廣的前五年很難賣,根本不敢擬定商業規劃和預估產值,就是紮紮實實固定到田間報到、觀察產品施用的狀況,為了這款生物製劑後...
原料、風味卻成市場發展新瓶頸. 根據國外市調統計,2018年全球乳製品替代品市場規模達173億美元,預估2023年將成長至296億美元。. 近年隨環境變遷造成極端氣候、人口增長糧食不足、自然資源耗竭等問題,使消費者開始關心,食物產製過程中衍生對環境永續與 ...
全球截切蔬果市場需求火熱. 新鮮、省時又可當低卡健康零食!. 全球截切蔬果市場需求火熱. 2026年全球截切蔬果產值預估將可達到864億美元。. (攝影/張家瑋).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忙碌的生活方式成為常態,消費者對即食和方便食品的偏好顯著增加。. 另外 ...
全球獨有超級未來食物 古老抗旱油芒成功復育. 許 素惠. 20210203. 臺灣油芒消失逾60年,中研院植物研究團隊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種原復育,抗旱程度連沙漠都能種,被國際喻為超級未來食物。. (圖片提供/徐子富). 「油芒」一種既現代又超未來且古老的穀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