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31日 · 2020年8月, 美國衛生部長 亞歷克斯·阿札爾 率代表團搭美國空軍專機訪問臺灣,代表美國總統川普會見總統蔡英文,悼念甫過世的「臺灣民主之父」前總統李登輝,拜會 外交部 、 衛生福利部 ,並與防治 COVID-19 的醫護人員、專家學者就對抗疫情交換意見。 [32] 2021年6月,3位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蘇利文及昆斯搭美國空軍運輸機訪問臺灣。 [33] 2021年11月,4位元聯邦參議員及2位聯邦眾議員搭 美國海軍 行政專機訪問臺灣。

  2. 2022年8月2日至8月3日,美國政治人物 南希·佩洛西 在擔任第52任 眾議院議長 任內率團灣 ,作為其 亞洲之行 的一部分。 她成為1979年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 以來,第二位於任内灣的聯邦众议院议长 [註 2] ,也是聯邦政府 執政黨 籍首位訪臺的國會議長 [2] [3] 。 由於眾議院議長在 美國總統繼任順序 中僅次於 副總統 ,因此裴洛西也成為《 灣旅行法 》生效至今訪臺層級最高的聯邦官員。 問團於 北時間 8月2日晚間抵達 北松山機場 [4] ,次日造 立法院 、 總統府 、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等地,於傍晚離境。 本次問不及20小时,但引起的外交關注和 军事 行动远超 台灣戰後 历次外國政要访

    • 2022年8月2日-2022年8月3日
    • 概念內涵
    • 沿革發展
    • 具體成果
    • 政策延伸

    民主同盟

    中華民國外交部在2016年7月蔡英文總統首次出訪的「英翔專案」報告中,將其英文名稱定為(steadfast diplomacy),外交部長李大維並於立法院備詢時解釋其內涵為「揚棄單向援助、走向國際合作,並且加深與民主國家的交流,建立『民主同盟』」。不過,官方並不常使用此一名詞,近年僅有在外交部的年度「外交成果回顧」新聞稿中使用該詞彙,其餘大多是直接闡明其藉由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作為與他國交往之基礎,顯示出價值觀外交的傾向特徵。

    雙重承認

    2023年初宏都拉斯宣布與臺灣斷交並轉向北京後,時任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有關其他跟非邦交國的交往,不排除任何狀況」,被普遍解讀為蔡政府有意正式推動「雙重承認」;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實質上不反對第三國與兩岸同時建交已行之有年,此次則是首度鬆口,加之彼時發生斐濟新政府宣布恢復駐斐濟代表處原先「中華民國(臺灣)」的名稱、以及密克羅尼西亞總統戴維·帕努埃洛自曝曾與臺灣商談建交事宜,因此輿論普遍視之為踏實外交的新政策方針。

    踏實外交在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內成果有限,主要是當時世界的格局仍處於全球化時代後期,並未形成民主與獨裁陣營間的對立,因此國際間仍然是以現實主義作為推動外交的依據,而在兩岸關係不佳的情況下,整體局勢對臺灣並不利。不過,由於歐洲國家普遍視俄羅斯為潛在威脅,俄國與西方世界愈趨緊張的同時,中國的友俄態度使得歐洲開始對北京心生警戒;加之美中貿易戰開打和戰狼外交的負面效應,世界逐漸形成新冷戰的態勢,替以價值觀為導向的踏實外交創造了相當大的發揮空間。也因此,蔡政府於2020年代初期在外交上頗有斬獲,其中又以中東歐地區的幾個前蘇聯國家最為響應,包括立陶宛、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 與過去相比,以往中華民國政府強調的是經濟上的實惠及國際空間的擴張,對於其他的國際爭議通常持謹慎態度,以避免涉入紛爭;但踏實外交在...

    美國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最重要的盟友,兩國政府亦在各領域項目長期維持合作,也不時有人員互訪。在美中對抗的格局形成後,華府政壇逐漸開始重視「民主同盟」的概念,在與臺灣的交往上愈來愈強調價值理念的契合及其重要性,呼應了踏實外交的精神。以下為最具代表性的幾起事例:

    索馬利蘭

    索馬利蘭是位於東非的有限承認國家,由於索馬利亞聲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因此未受任何國家的外交承認,處境與臺灣類似。由於索馬利蘭位處「非洲之角」,具備相當的戰略地位,2020年初中華民國政府開始與索馬利蘭政府接觸,索馬利蘭外長並在2月時密訪臺灣,簽署互相設處議定書(英語:Protocol (politics))。同年7月,台索之間的秘密接觸見報,外交部並順勢宣布將與索國互設代表處,並受到白宮國安會的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則抗議侵犯主權,中國政府並緊急派遣高階外交代表前往索馬利蘭試圖阻止,但不為索馬利蘭所接受。 2020年7月,「台灣駐索馬利蘭共和國代表處」於首都哈爾格薩正式開設,是中華民國於2017年~2019年的外交危機後首度有以「臺灣」為名的駐外代表處,而同年12月「索馬利蘭共和國駐台灣代表處」亦於臺北揭牌成立;兩國雖未正式建交,但比照《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給予對方派駐代表豁免禮遇,並相互為事實上的承認。互設館處後,兩國很快開始就農漁業、醫療衛生、邊境安全和網路執法等事項展開合作,臺灣提供索馬利蘭留學生獎學金與執法合作等項目,索馬利蘭則准許臺灣於當地開採石油,並...

    捷克

    捷克在親中派總統齊曼與其政治盟友安德烈·巴比斯領導的政府下,外交上曾於2013~2018年相當傾向俄羅斯與中國;然而2019年開始時任布拉格市長賀吉普因親近臺灣而遭到北京外交報復,加之捷克參議院議長柯佳洛的意外逝世揭露中國大使館竟對捷克政治人物出言恐嚇,激起捷克國內的反中情緒,同時也將目光轉向聚焦於長年受北京威脅的臺灣。2020年,繼任的參議長韋德齊很快便決定完成柯佳落的訪台遺願,首次地率領近90人的訪團抵達臺灣訪問,史無前例公開表達對臺灣民主發展、無懼共產黨威脅的支持;除了破天荒的在立法院發表演說之外,更仿前美國總統甘迺迪、以華語和捷克語喊出「我是臺灣人」,為後續兩國交往揭開序幕。 捷克政壇對台立場的轉變,促使捷克政府開始修正其外交方針。COVID-19疫情期間,原先配合齊曼總統親中路線的巴比斯內閣決定跟進鄰國捐贈疫苗給臺灣;而後2021年捷克大選,立場對中強硬的在野黨聯盟更是贏得多數席位並籌組成功政府,新任外長利帕夫斯基宣示新政府將更加重視人權等普世價值,表態民主國家應團結支持臺灣,並考慮不排除效仿立陶宛,為臺灣外交駐館正名。此際,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決定率團回訪,捷克政府給予其...

    口罩外交

    2020年初COVID-19疫情自武漢傳播至世界各地後,原先的口罩最大生產國中國便暫時停止對外供給,導致歐亞各國口罩供不應求。臺灣在口罩國家隊的政策下,短短數月內即達到每週1,500萬片的生產量;政府並在評估國內用量充足後,將多餘存貨分批捐贈給他國,稱作口罩外交。與疫苗外交不同,口罩外交並不要求受贈國家答應一定的政治或經濟條件,僅有在抵達受贈國時力圖宣傳「Taiwan can help」的口號,以增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第一批捐贈的口罩共有1,000萬片,受贈國家包括美國(200萬片)、歐盟(700萬片)和15個邦交國(100萬片);後續則分批再捐贈給日本、南韓、東協及非洲國家等,援助物資除口罩之外也增加了防護服、呼吸機等等。 口罩外交的回饋則是體現在一年後。2021年中臺灣爆發本土疫情,彼時國內的高端疫苗尚處於實驗階段,國外疫苗到貨率又偏低,從而導致國內疫苗短缺。以當時的全球狀況而言,臺灣的疫情並不算嚴重;然而前一年的口罩外交之舉卻於此際收到回報,美國國務院將臺灣優先納入了首輪疫苗捐贈名單中,日本更是六度贈台疫苗,還有先前受贈口罩的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與波蘭等歐洲國家也相繼捐贈...

    晶片外交

    2020年初爆發的COVID-19疫情導致各國關閉邊境,造成全球物流受阻,許多產業供應鏈均受到延遲,當中晶片亦為短缺最嚴重的原料之一。先前西方國家並未意識到臺灣掌握全球半導體市場逾六成的問題,直到疫情期間車用晶片開始大量短缺;當時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部長阿特邁爾公開致函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要求臺灣政府協調台積電優先供貨給德國廠商。然而,德國政府稍後在面對媒體提問時卻表示對台政策未變,加之德國本身並不如美國、日本般對台重視,甚至在梅克爾領導下長年被視為親中國家,而招致輿論的強烈反彈。王美花對此則是順勢表態,希望襄助德國取得車晶片的同時,德方也能提供臺灣疫苗援助,當時被媒體稱作是「晶片外交」。 然而,在王美花提出條件後,「晶片外交」當時並無下文。原先的疫苗荒得到緩解後,輿論推估晶片外交轉而以洽簽臺歐投資協定等政治、經濟條件作為交換,尤其是在歐盟冀望台積電赴德設廠的背景之下,身為歐盟龍頭的德國是否將轉變外交方針,以換取臺灣的晶片技術,將是晶片外交的發展關鍵。

  3. 2022年7月31日 · 2020年8月, 美國衛生部長 艾力克斯·阿札爾 率代表團搭美國空軍專機訪問臺灣,代表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總統蔡英文,悼念甫過世的「臺灣民主之父」前總統李登輝,拜會 外交部 、 衛生福利部 ,並與防治 COVID-19 的醫護人員、專家學者就對抗疫情交換意見。 [32] 2021年6月,3位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沙利文及康斯搭美國空軍運輸機訪問臺灣。 [33] 2021年11月,4位元聯邦參議員及2位聯邦眾議員搭 美國海軍 行政專機訪問臺灣。

  4.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英語: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縮寫: HHS;中國大陸譯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是維護美國人民健康,提供公眾服務的聯邦政府行政部門。

  5. 2020年11月7日 · 口罩國家隊 是對於 臺灣 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期間,參與口罩生產線架設、口罩生產的多家工具機廠商、口罩製造商、法人組織、 中華民國經濟部 官員及 中華民國國軍 的合稱。 2020年1月31日,中華民國 行政院 宣布將擴增口罩生產線,以供應疫情期間對口罩的大量需求,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自告奮勇協助此項政策,在經濟部的協調下,公會派出旗下成員組成團隊,累積投入3241人次協助製造,在40天之內組建完成92口罩產線,交付數十家口罩生產商生產醫療用口罩,而法人組織和中華民國國軍也派人力支援,齊力促使臺灣的口罩產能從原本1月時的日產188萬片,在5月達到日產2000萬片,年底達3000萬。 不但足以供應民眾所需,還得以開展 口罩外交 。

  6. 2022年7月31日 · 2020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札爾率代表團搭美國空軍專機訪問臺灣,代表美國總統川普會見總統蔡英文,悼念甫過世的「臺灣民主之父」前總統李登輝,拜會外交部、衛生福利部,並與防治COVID-19的醫護人員、專家學者就對抗疫情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