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2日 · 金管局接錢銀行爭奪資金定期存款長息再現4厘6個月4.18厘半年穩賺$20,900原來有3大條件而且要留意有一部分是現金獎賞形式發放。. ET至高息. 【ET至高息4厘高息搶存Action!. 半年穩賺2萬元 三大條件你要知. 欄名 : 存款收息. 最新專欄文章 更 ...

  2. 2024年3月26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4/03/26 08:15. 最後更新: 2024/03/26 08:15. 分享:. 【高息股2024盤點股息率派息比率等選股4大因素 業績期4招提防高息陷阱. 3月份正值港股業績期,不少大型藍籌股陸續公布季績和派息。. 有意投資高息股、自製穩定被動收入的股民,在 ...

  3. 2023年11月12日 · 10大高息基金. 點擊圖片放大. +7. 雖然去年出現罕見股債齊跌的現象但今次介紹的10隻高息基金當中, 有4隻2023年以來都錄得升幅 ,可謂近年少見的財息兼收。 以上按照FSMOne平台的資料列出10大最高息基金,年度化派息率由9.6%至12.1%,當中有4隻在10厘以上,遠比定期存款高息。 排名首位的是「貝萊德全球基金 - 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 (美元) A6 每月派息」,該基金主要投資於投資於亞太區政府和公司的高收益定息可轉讓證券,暫時是月月派息。 不過這基金的今年至今表現,暫時累跌近7%。 有個別上榜基金的今年至今表現跌逾1成,所以存在賺息蝕價的風險,下文會詳述。 月月派息逾12厘 僅8年多年就回本 有可能嗎?

  4. 2023年10月5日 · 不少投資者喜愛投資高息股創造被動收入。 港股持續走弱,2023年首三季埋單跌1,972點或10%,不少藍籌股、高息股的入場費再進一步大為調低、股息率有所提高。 踏入10月,搏年尾息口見頂可「撈底」的讀者,本網為各位整合6大板塊股份,大部分每手入場費低於10,000元、股息率高於6厘,讓資金不多的投資者作參考。 提提各位,部分股份雖然股息率領先行業,不過股份流動性低,而且股價表現未必合乎預期,有些股價表現具高度周期性,更有些股價表現是拾級而下,有賺息蝕價風險,投資者在選股時要注意。 REITs: 要注意的是,招商局商業房託今年中期息按年大減64%。 中小型內銀股. 縱觀內銀股,以上述3隻的股息率最高,不過散戶對這些股份或會感到陌生。

  5. 2023年11月24日 · 最後更新: 2023/11/30 14:08. 分享:. 美國告別低息「黃金十年」!. 專家︰將陷衰退兼緊縮,成長股不再成長。.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和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等公司監管逾1,300億美元互惠基金和ETF策略的 ...

  6. 2023年8月27日 ·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 對本網指出,在目前高息的環境下,要比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現為4.233)才能定義為高息。 目前不少中資電訊股、內銀股的股息率,均遠超約4厘標的。 要過美國國債才算高息. 其中一隻被市場視為收股的領展(00823),股價自公布供股消息以來拾級而下,近6個月累計跌近40%。 葉尚志分析指,領展的業務取態較為進取,近年也進行不少海外投資,認為公司處於投資期間,難以能夠維持。 反觀內銀股,葉尚志認為其經營表現及派政策相對穩定,而且股息率普遍有8厘至10厘之,相信是不少「食一族」的好選擇。 內銀股值博率. 儘管近年內銀股股價表現弱勢,葉尚志提醒投資者不要只看短線股價走勢,也應該留意各股份的市盈率(P/E Ratio),才能比較到股票是便宜還是貴。

  7. 2024年2月16日 · 美股屢創新高由七大科技巨頭之超強勁升幅帶動但它們的權重在主要指數中甚高亦為人詬病有觀點認為美股呈頭重尾輕之勢此七大成長股估值已經過高要是它們獲利放緩股價大幅回調可能釀成等同千禧年代科網股泡沫爆破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