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高接觸風險工作者. 特殊情形出國者. 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者(一) 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者(二) 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者(三) 疫苗接種方式. 疫苗現行制度與劑型. 分成「原始株疫苗」(單價)及「次世代疫苗」(單價、雙價)可以選擇。 疫苗總類. 目前施打疫苗. 停止施打疫苗.

    • 2021年3月22日至今
    • 臺灣
  2.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 是旨在提供針對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 (SARS-CoV-2)的 獲得性免疫力 的 疫苗 ,該病毒是導致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的病毒。 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關於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MERS)等疾病的冠狀病毒的結構和功能已經有了既定的知識體系。 這些知識在2020年初加速了各種 疫苗平台 的開發。 [1] SARS-CoV-2疫苗最初的重點是預防有症狀的、往往是嚴重的疾病。 [2] 2020年1月,SARS-CoV-2基因序列數據通過 GISAID 共享,到2020年3月,全球製藥業宣布了解決COVID-19的重大承諾。

    • 歷史
    • 目的
    • 疫苗種類
    • 免疫反應
    • 疫苗和公共衛生
    • 延伸閱讀
    • 外部連結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種可溯源至人痘接種術[來源請求](variolation)。在中國文明,這項技術於公元前200年可能也出現過。清代醫書認為,11世紀起,中國人於北宋時期即開始種天花痘,而另一本醫書則記載[來源請求],更早於唐代即有「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且「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顯示該技術對天花的預防頗有成效,而據推測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試者接觸患者的膿狀囊皰,但此做法無法確保有效,且風險仍高,死亡率達1~2%,隨後這項技術沿絲路傳播開來。18世紀初種痘技術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1760年,丹尼爾·伯努利成功地讓世人發現,儘管種痘技術有其危險,仍能為一般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延長三年。 英國醫師愛德華·金納聽聞民間普遍...

    疫苗接種的主要目的是使身體能夠製造自然的生物物質,用以提升生物體的對病原的辨認和防禦功能,有時類似的病原體可以引起針對同一類病原的免疫反應,因此一個疫苗主要是針對一個疾病,或相似度極高的病原體,例如以牛痘預防天花即為佳例。但20世紀末開始,免疫學家發現疫苗也有治療的可能性,並發展出相關的研究理論和實際用途。

    疫苗的製作可以經由化學合成,由特定的蛋白質為引,製作出微妙的變化型態,使其能夠與淋巴球進行生化反應,影響抗體的製造;但它也可以是直接透過生物體製造的產物,以活體的病原為起始,藉由實驗控制的特殊環境下使其複製,或是使用死去的病原作為誘引,可以在不傷害其他細胞的情況下只刺激淋巴球。儘管一般認為活體疫苗的效果較好,但相對也較不易保存。因為涉及基因工程,引發研究倫理的問題,目前化學合成的疫苗則較為少用。

    主動免疫

    由於免疫系統可分辨的免疫(active immunization)。

    被動免疫

    疫苗除了可提供主動免疫的防範措施,亦可以於狀況緊急時,直接協助患者施打血清型疫苗,亦即一種由具備該疾病抵抗力的個體中,抽取血液並且純化出該種抗體,或是經由生化合成,直接注入患者體內壓制病原的活動力。台灣於2003年SARS流行期間,曾一度未經過政府核准或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有效的報告的確認時,因病患狀況危急使用此方式快速抑制病情的惡化,雖成功地爭取時間、搶救病危的數名患者,但由於抗體不可重複使用,會受到體內自行代謝分解,個體仍須自行產生抗體,以自發的免疫反應辨識外來物,才能予以記憶並持續製作抗體抵禦病況,才能真正地痊癒,這種疫苗接種引發的免疫反應則稱為被動免疫(passive immunization)。

    接種時間表

    免疫學研究指出,由於不同的引發模式可以刺激不同的抗體生成,為達最佳預防效果,使受接種者能產生最有效的抗體種類,因此一般醫療人員會在較佳的時程建議幼兒接受疫苗接種,有時為了增強單種疫苗效力、減少疫苗之間的排斥性,還必須追加施打,因此各國紛紛擬定一套包含各種疫苗的施打時程,讓幼童出生後依照約定的建議日期施打疫苗,協助人民自幼建立較健全的防禦機制,同時全球藥物實驗室並加強混合疫苗的研發,例如肺炎球菌聯合疫苗(英語: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revnar)採用結合氏疫苗,針對肺炎雙球菌施以七種病原性物質,ProQuad vaccine則融合既有的MMR混合疫苗和水痘疫苗,都使受施打者免除多次注射的困擾,又達到一針多效的目的。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認為有超過200萬的幼童可能因疫苗而獲救,而最有機會因此防範的兩大疾病則是麻疹和B型肝炎。在法國,由於疫苗的使用,自1950年起某些傳染病的死亡率已經降為三十分之一,如下表所列(單位:百萬人死亡率) 疫苗的效用在某些時候卻仍不明朗,回顧19世紀起結核病病例在許多國家中大幅下降,且在疫苗發明之前感染人數即已明顯下滑,流行病學家卻認為此狀況並非受惠於疫苗接種的施行,並指出衛生條件和營養的改善才是根本原因 ;從世界衛生組織大規模的研究中,例如結核病已是地方病的印度,經過該組織對26萬人的追蹤發現卡介苗的效用可能不如預期,研究人員在接種卡介苗與否的兩組研究對象中,並未發現明顯的差距;另一份報告則指出,在印度針對36萬6625人的研究發現卡介苗甚至對肺結核毫無預防功效。事實上...

    中文書籍

    1. 楊玉齡、羅時成。《肝炎聖戰 - 台灣公共衛生史上的大勝利》。天下遠見出版,台北,2002。 ISBN 957-621-605-2 2. 周兆祥。《免疫針危害健康》。水連天,1998。 ISBN 962-7258-09-1

    德文書籍

    1. J. Fink, Impfen schützt - ärztlicher Ratgeber für Fernreisende, Ostfildern 2000, ISBN 3-7718-1075-2 2. Ulrich Heininger, Handbuch Kinderimpfung. Hugendubel, Kreuzlingen 2004, ISBN 3-7205-2496-5 3. Gabi Hoffbauer, Der kritische Impfratgeber. Knaur, München 2004, ISBN 3-426-66902-1 4. Volker Klippert, Ulrike Röper, Roland J. Riedl-Seifert, Impfen und Recht. Zuckschwerdt, Germering 2003, ISBN 3-88603-826-2 5. Ute Quast, Sigrid Ley, Schutzimpfungen im Dialog. 3. Auflage. Kilian, Marburg 1999,...

    疫苗列表

    1. (英文) 疫苗列表 2. (英文) 疫苗商品名稱列表 3. (英文) 美國核准的疫苗列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疫苗首次人體實驗階段此階段主要觀察疫苗在醫療院所環境中針對少數較低風險的人體注射疫苗後觀察疫苗在人體的安全性與反應狀況測試其劑量確認其具免疫原性另外也收集人體對疫苗的免疫應答

  4. 2020年11月10日 · 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輝瑞-BioNTech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 [5] (英語: 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簡稱:輝瑞BNT疫苗、輝瑞疫苗、BNT疫苗 [4],代號:BNT162b2,商品名: Comirnaty [2]、復必泰,國際非專利 ...

  5.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 vaccine,簡稱BCG)是一種最初被用於預防結核病的疫苗[1]。卡介苗的中文名稱來自於其發明者、法國疫苗學家阿爾貝·卡爾梅特和卡米爾·介蘭[2]。在結核病常發的國家,常推薦健康的嬰兒在出生時候盡快接受一劑量的卡介苗注射 ...

  6. 2021年12月29日COVID-19疫苗公費預約平臺已暫緩使用衛福部 疾管署網站推出疫苗地圖COVID-19 防治一網通」,提供接種服務的醫療院所地點時間與疫苗廠牌方便民眾查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