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 · 7月25日,聯發科發布一個震驚業界的聲明:這家長年在台積電投片、貴為其第三大客戶的 IC 設計商,竟宣布未來將在英特爾(Intel)投片,無形中助長這家美商與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產業的競爭態勢。. 據雙方協議,聯發科會在 Intel 16、約等同台積電 22 ...
- 聯發科今年淨利是 2019 年 2 倍!蔡力行喊話:「有信心每年都有 10% 以上成長」
- 明年晶片問題緩解!《彭博》專欄作家:台灣地位不會改變
- 呼籲台積電放棄「島民心態」策略
蔡力行口中的十年榮景,是半導體產業在 2021 年產值增長了 25%,過去十年幾乎前所未見,因此明年恐難再現這樣的成長幅度,不過蔡也展示自信表示,聯發科有信心每年都有 10% 以上成長,優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平均。 回顧 2021 年聯發科繳出營收、淨利倍數成長的漂亮成績單,蔡力行分析,原因在於聯發科「長年投資關鍵技術」並且積極掌握市場先機,今年營收預計將達到 170 億美金,約是 2019 年 80 億美金的 2 倍,淨利也預計將達到 2019 年的 5 倍。 事實上,根據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IC Insights》最新研究報告,聯發科以驚人的 60% 營收年成長,成為前 25 大半導體公司第二名,僅次於 AMD 的 65% 營收成長率。 聯發科的晶片可用於智慧手機、電視、語音助理、Chrom...
儘管蔡力行對於明年度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看法較為保守,但《彭博》專欄作家 Tim Culpan 卻明確指出,即使明年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將會緩解,但台灣因此次危機在全球科技產業升高的重要性,以及阻擋中國威權主義向區域擴散的地位將不會發生改變。 Tim Culpan 點出,明年全球晶片短缺問題緩解後,可能導致晶片製造商股價下跌,但是這並不會改變台灣扮演的關鍵角色。他也指出,英特爾對於亞洲,包括台積電、三星的無禮,可能是犯了「巨大錯誤」,雖然英特爾大打國家安全牌可能有利可圖,但美國絕對無法取代全球電子業基礎結構,尤其是結構良好的日本、南韓、台灣、中國。
Tim Culpan 甚至向台灣半導體業提出建言,點名「台積電」必須放棄現在這種「只全球賣,不全球做」的策略,他表示,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將 90% 產能集中在半徑 100 英里內「令人難以理解」,更指出台積電的海外擴大營運策略僅是為了安撫外國政府與客戶,「台積電是一家有『島民心態』的全球性公司,這種心態必須改變。」 參考資料:yahoo!股市、彭博
2022年10月25日 · 聯發科將機器學習導入晶片設計,運用強化學習,讓機器透過自我不斷探索和學習,預測出晶片中最佳電路區塊的位置與形狀,將大幅縮短開發時間並建構更強大性能的晶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重大突破。
2019年10月30日 · 而一向低調,這幾年連法說會都不參加的蔡明介,在研發總部對外曝光當日罕見地接受媒體聯訪,並捧著由壓克力封裝起來、聯發科最新研發的 5G 單晶片,秀出這 4 年的研發成果,企圖透過媒體向對手們發出一道無言的戰檄:我還沒被擊倒,我還要戰!
2022年10月26日 · 聯發科技 26 日舉辦線上旗艦技術記者會,發表在 WiFi 7 領域的最新技術研發成果。 隨著 WiFi 6、 WiFi 6E 日漸普及,今年全球也開始討論 WiFi 7 的發展,聯發科預估在未來 5 年內 WiFi 7 全球總產值將達 7700 億台幣,且台灣將佔有 5000 億台幣商機。
2022年2月10日 · 成立於1997年的聯發科為全球第四大IC設計廠,2020年名列全球第八大半導體企業,並在全球共有27個研發及營運據點。 董事長蔡明介表示,全球新冠疫情使得國內外對永續發展議題高度關注。
2018年12月27日 · 四面楚歌之間,聯發科如何絕處逢生。(責任編輯:林子鈞) 2018 年,聯發科經營逆風不斷:全球手機市場下滑、美國制裁中興,連帶影響聯發科出貨,谷歌、比特大陸還頻頻上門挖角。最嚴重的是,2017 年聯發科的營業利益率只剩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