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電,是臺灣一家從事晶圓代工的公司,為跨越電子行業的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晶片。聯電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混合信號、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及BCD。

    • 成立
    • 發展
    • 發展簡歷
    • 轉投資與子公司

    1970年代,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決定發展積體電路產業,邀請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室主任潘文淵籌備計畫。1974年7月,潘文淵完成「積體電路計畫草案」,經濟部長孫運璿於8月17日核定該計畫。在潘文淵的主導下,從RCA公司引入「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並在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全力發展積體電路技術。 1977年10月,工研院建立了台灣第一座積體電路示範工廠,開始生產7.5微米製程晶圓。成立僅六個月的時間,產品良率就已高達七成,遠高於技轉母廠RCA的五成,使台灣一舉躍升全球第三大電子錶輸出國。為了使技術產業化,工研院於於1980年5月22日與交通銀行、中華開發、光華投資公司與東元、聲寶、華泰、華新麗華等公司出資五億台幣成立積體電路工廠,首任董事長一職則由工研院第2...

    創建初期

    聯電創建之初,以承接工廠的垂直整合製造(IDM)為主,同時進行晶圓代工、 IC 設計、儲存等三大業務。1981年,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曹興誠擔任聯電總經理,意識到台灣電子市場受限,開始思考晶圓代工的可能性,因此於1984年前往美國,與當時擔任台灣科技顧問的張忠謀提出晶圓代工的想法,但當時張忠謀並未贊同此一作法。1985年,張忠謀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並兼任聯電董事長。然而,張忠謀於1987年成立的「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台積電)卻率先實踐了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這讓曹興誠認為自己的想法遭到剽竊,也種下兩人之間的心結。1991年,曹興誠以「競業迴避」為由,聯合其他董事要求張忠謀辭去董事長一職,從此揭開台灣晶圓雙雄爭霸的序幕。

    轉型專業晶圓代工

    1995年,儘管當時晶圓代工的業務僅佔聯電營收的三分之一,曹興誠仍決定放棄經營自有品牌,將聯電從事專業晶圓代工。為了籌措建廠資金,聯電與美國、加拿大等地的11家IC設計公司合資成立聯誠、 聯瑞、聯嘉3家8吋晶圓代工公司。但相較台積電獨立建廠經營晶圓代工,聯電與其他IC廠合資設廠的做法,造成客戶因此擔心設計圖外流,因此客戶群多以中小型IC設計廠為主。於是聯電將旗下的IC設計部門分出去成立聯發科技、聯詠科技、聯陽半導體、智原科技、聯笙電子、聯傑國際,而這些廠商後來也都成為台灣重要的IC設計廠,其中聯發科和聯詠更躋身全球前10大IC製造商。同時曹興誠為了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於1999年進行「聯電五合一」的方案,合併集團旗下聯誠、聯嘉、聯瑞及和泰4家晶圓代工公司。合併後的聯電產能達到了台積電的85%,全球市佔更從原先的10%提升至35%,接近台積電45%的市占率,大幅縮小了與台積電的差距。然而自2000年後,聯電與台積電的差距再次拉開。

    1998年:為了擴廠需求,取得合泰半導體晶圓廠。此外,為了擴展海外市場,取得新日鐵半導體(UMC Japan)部分股權。
    1999年:在台南科學園區興建12吋晶圓廠
    2000年:聯電集團進行跨世紀五合一(聯電/聯誠/聯瑞/聯嘉/合泰五合一),並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產出半導體業界首批銅製程晶片及第一顆0.13微米製程IC。
    2004年:聯電旗下新加坡12吋晶圓廠邁入量產階段,並完成矽統半導體購併案。

    緣由

    聯華電子一方面為了掌握客戶穩定的需求,一方面又企圖主導當時半導體市場的走向,而在此過程中兼顧保持利潤,會把聯電內部的單位獨立出來成立子公司,因此發展出所謂的「聯電模式」,也會與客戶發展夥伴關係成立不少合資公司,而這些合資公司及子公司,又會因應市場當時狀況及夥伴間關係的變動而有所調整。

    主要轉投資

    1. 聯發科技 2. 聯詠科技 3. 智原科技 4. 智微科技 5. 原相科技 6. 聯陽半導體 7. 矽統科技 8. 聯相光電 9. 聯景光電(已於2015年7月1日與茂迪光電合併,成為被消滅公司) 10. 聯京光電 11. 聯穎光電(於原本的聯電6A廠,創新一路10號) 12. 蘇州和艦科技(持有86.88%股權) 13. 三重富士通半導體 14. 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

  2. 曹興誠 (英語: Robert Hsing-cheng Tsao,1947年2月24日 —),是一名台灣企業家, 聯華電子 創辦人,私人生活中亦是一位藝術鑑賞家及 古董 收藏家,別號「八不居士」(不大不小企業家,不多不少收藏家,不高不低佛學家,不得不說為大家) [5]。 生平. [編輯] 曹興誠生於 北平,一歲半時隨父母到台灣,其父來台後曾於台中縣清水高級中學任教中文及歷史等學科。 臺灣省立清水中學(現 臺中市立清水高級中等學校)初中部畢業、 臺北市立建國中學 畢業、 臺灣大學 電機系學士,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 1974年,進入時任經濟部長的 孫運璿 所推動的財團法人 工業技術研究院。

  3.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联电,是 台湾 一家从事 晶圆代工 的公司,为跨越电子行业的各项主要应用产品生产芯片。 联电完整的制程技术及制造解决方案包括逻辑/混合信号、嵌入式高压解决方案、嵌入式非挥发性记忆体、RFSOI及BCD。 联电大部分的十二吋和八吋晶圆厂及研发中心位于台湾,另有数座晶圆厂位在亚洲其他地区。 联电现共有十二座晶圆厂,月产能总计约85万片,主要为八吋成熟制程晶圆,且全部芯片产品皆符合汽车业的IATF 16949认证。 联电总部位于台湾 新竹科学园区,另在中国大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及新加坡设有服务据点,目前全球约有20,000名员工。 成立. [编辑]

  4. 2005年,聯電因為違反陳水扁政府的中國大陆投資規定間接投資和艦科技而遭到 新竹地檢署 搜索,並被控以 背信罪 及違反《商業會計法》,曹興誠也因而辭去聯電董事長職務。 此案在 臺灣高等法院 更一審後仍判無罪確定 [9][10]。 2008年,曹興誠將其認為最有意義的收藏「乾隆期料胎琺瑯彩筆筒」以6千5百萬 港元 拍出,做為籌募 汶川地震 賑災善款之用。 2011年1月,曹興誠因和艦案訴訟以及 新加坡政府 的大力邀請,正式申請入籍 新加坡,並宣布放棄 中華民國國籍 [11]。 2017年10月,曹興誠將其所珍藏的「北宋 汝窯 天青釉洗」於香港 蘇富比 拍賣會上,經過近三十口叫價,僵持近二十分鐘,最終以2億9,430萬港元拍出,再次刷新中國瓷器拍賣價格在世界上的新紀錄 [12]。

  5. 聯發科技 (英語: MediaTek Inc.,有時非正式縮寫作 MTK),簡稱 聯發科,是 臺灣 一家為 無線通訊 、 高畫質電視 設計 系統晶片 的 無廠半導體公司 [2]。. 公司成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 新竹科學園區,在全球設有25個分公司和辦事處 [3],2013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無晶 ...

  6. 2000年,主導聯電五合一案,合併包括聯電在內的五間關係企業,使聯電營收快速成長,成為國際上重要的晶圓代工廠。 2009年,出任 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 (TIMC)首任董事長,其中由政府出資新台幣300億元,企圖整合台灣DRAM產業,可惜當時各方因素導致難以整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