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8月20日 · 好的淨值成分條件如下:. 淨値成長: 紅色線向上。. 保留盈餘成長: 藍色線和紅色線平行向上,最好占淨値比例最多,表示公司就算發現金股息,未來獲利後都還能繼續拉高淨值。. 股本比例低: 黃色線成水平者為優,其次是發股票股利者次之,前兩者佔淨値 ...

  2. 2018年3月4日 ·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問題來自作者的個人經驗,當你累積的經驗越多,要處理的量當然就越高。 加上檢查表是一種社會科學,而非理科,因此出現許些重複的項目是必然的。 況且美股和台股有熟悉度上的差異,因此閱讀時或多或少有隔閡感。

    • 什麼是安全邊際?
    • 因此,安全邊際的定義就是:股價相對於內在價值的『有利差距』。
    • 原因通常來自三種低估要素:市場波動/事件導向/人類誤判
    • 股價、內在價值和經營者的關係

    股價和公司的內在價值有三種不同的狀態:高估、合理和低估。 如果一間公司的內在價值是100元,現在股價150元,因為偏離內在價值,如果投資人在此買入,就會產生追高風險。 如果股價維持100元上下,偏離度不高,表示處在合理階段。 如果股價跌到70元,和內在價值比打了7 折,那對想買入的投資者而言就是一個有利的差距,換言之,就有安全邊際。

    由於金融市場具有「回歸均值」的特性,所以當市場發現這間公司值100元的時候,會開始買入股票,股價就從70元上漲回100元。 投資人如果在70元買入值100元的股票,不但划算,同時也具備獲利和緩衝的空間。 所以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者設定的風險控制機制,這個機制在買入的時候就已經完成。 計算安全邊際不需要太精確,只要公司值100元,你在70或者75買進都有安全邊際。 巴菲特通常用一個比喻:

    1.市場波動:

    當股市有漲有跌的時候(通常是跌的時候影響比較大),投資人情緒會受不確定性和大眾煽動這倆個要素影響,導致對投資標的判斷錯誤,因此股價被低估。

    2.事件與期望導向:

    有些好公司遇到倒霉事,就會使投資人遺棄他。 另一種是市場期望公司每年每季每年都成長,一旦成長趨緩或者不如預期的時候,大部份的人對它的期望降低,股價就因此下跌,所以股價就有可能低於內在價值。

    3.人類誤判:

    即使沒有兩項低估要素,某些公司也可能會被低估。 通常原因是有些公司經營者相對低調,因此大眾不太重視它,或者投資人不具備判斷內在價值的技術,又或者判斷內在價值的必要資訊難以搜集,這些都是被低估的原因。 在人性上,大眾喜歡貶低他人,提高自我(異稟效應),這種『人類誤判』的效應也會產生安全邊際。。

    一般而言:股價的價格由市場交易的成交共識所決定,公司的內在價值由經營者的成果決定。 公司管理階層如果維持穩定的經營和充分的股東溝通政策,就能吸引長期的股東,使股價經常維持在合理價,同時投資人的週轉率會很低,股票的成交量也會很低。 公司派如果希望股價暴起暴落,那就會吸引躁鬱的股東,也代表公司希望股東經常買賣股票,那麼投資人的摩擦成本就會很高。 這時候即使股票成交量高….那也沒什麼好高興的,因為通常是利多消息發布,要買入股票的時候成交量高。 等到股價下跌,利空滿天的時候,通常成交量會很低,公司派早已賣股,而高檔買入的投資人往往無法脫身。 希望本篇文章能讓您更了解『安全邊際』的定義和股價與內在價值的關係。 複習一下前篇:進入價值投資的第一堂課:什麼是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

  3. 2014年1月23日 · 我們在前兩篇文章已深入分析了2013年的前二十大飆股,讓人產生了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一般來說,股票一年能夠漲個50%,應該是做夢都會笑了,但這20家公司卻是漲了2~9倍!這20家公司有什麼共同特色嗎?答案是有的!根據分析,這20家公司給歸類成以下四大類型

  4. 稅後淨利率:近5年的稅後淨利率大約為6 %,符合製造業的特性。2014年開始稅後淨利率下降,主要原因為費用率上升。 業外收入:近5年稅前淨利率高於營業利益率,顯示有業外收入,寶成業外收入主要來自業外認列南山人壽及兆豐金的獲利及股利收入[3]。

  5. 2012年7月6日 · 負債比只能告訴你負債(向別人借錢) 相對於淨值 (股東的錢) 的高低,但不能告訴負債是好債還是壞債,也不能告訴淨值是跟股東要錢還是自己賺來的。下次在觀察公司的體質時,除了負債比的高低外,請再多了解: 1. 負債多年的細節組成; 2. 淨值多年的細節組成; 3. 自由現金流量和融資現金流 ...

  6. 快速分析 (1):兩個指標貫穿四大財務報表. Posted on 2012-10-05. by 雷浩斯. 財務指標非常多,有些人可能批評、認為指標有所重複,或者某個指標不夠靈敏,在一些情況下失真。. 實際上,運用任何工具,都要了解其功能與其侷限性。. 指標好不好用,都必須視其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