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盤高檔爆大量是反轉訊號? 用歷史數據統計給你看. 2021 年 4 月 29 日. 作者. 陳陳的嘉理. 文章來源. 股感選文. 什麼是地圖推薦? 還記得 2021/4/14 當天大盤開盤後急殺 250 多點,短短兩天最大跌幅就來到了 481.8 點,盤中一堆人都說高點到了要反轉了,沒想到尾盤急拉回升,結果投資人又開始說,今天這是因為沒爆大量,所以不是反轉點,那麼 2021/4/22 的 6,000 億天量下殺就會是反轉訊號嗎.

  2. 這時候市場瀰漫著恐懼的氣氛,投資人很容易失去理性,而亂賣一通。 這是種非公司基本面的因素的股價下跌對公司的獲利沒有直接的影響。 舉例來說:A 公司股價 50 元,EPS 是 5 元。 如果股價下跌到 30,EPS 還是 5 阿。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反駁,說股市崩盤,下游廠商會縮減訂單之類的,造成 EPS 下跌。 這點我無置可否。 但是我認為崩盤時大家恐懼的情緒一定大大超實際的情形。 也就是說公司會超跌。 另外就要提到巴菲特所說的公司「護城河」的概念。有護城河的公司具有某些經營優勢而能安然度過利空。舉例來說,大家會因為股市崩盤輸錢,就少吃幾頓麥當勞(McDonald’s, MCD-US),結果麥當勞獲利下降嗎? 我覺得應該是不會啦! 股市下跌的因應之道.

  3. 文章段落. 錯誤 1 :試圖和市場博弈. 錯誤 2 :出於恐懼盲目套現. 錯誤 3 :盲目調整投資組合. 關注決策過程、而不只是糾結決策是 “ 好 ” 是 “ 壞 ” ,投資者成功的機率會更高。. 2020 年投資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冠疫情爆發後, 3 月份美股從年初的 ...

  4. 選股學習. 股價漲了,就認為自己看對了? 投資新手的常見錯誤. 2020 年 8 月 30 日. 作者. 阿升. 文章來源. 阿升. 為什麼有些人買股票已經十幾年了,還是容易追高殺低賠大錢? 對一個價值投資者來說,恐慌中買進、樂觀時保守,這些再基本不過的道理,為什麼很多人沒辦法做到? 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 買了股票後,股價漲了就認為自己看對、股價跌了就認為自己看錯,永遠對回饋有錯誤的認知就無法進步。 其實,短期的股價波動,很多時候都跟公司的本質無關,會造成股價波動的理由有幾個:景氣循環、利率走勢、政府對投資與私人企業的態度、通膨的長期趨勢等等。 這些力量很少同時把股價推往同一個方向,而且沒有任何一股力量的重要性長期遠高於另一種力量,所以這些影響力很複雜和多樣化,根本無法預估。

  5. 網路泡沫,英文為 dot-com bubble,是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初的一場金融事件,與科技產業息息相關。. 網路泡沫 多半被認為是不理性的投資者一股腦地投資網際網絡產業,導致網際網絡產業最終被拱上頂端,在頂端化為烏有。.

  6. 一、成分股替換的時候,是否有因為 ETF 基金規模過大,而導致換股作業的時間過長,ETF 追蹤誤差變大,甚至因為金額進出太過龐大,而影響到被刪除或被納入股票的價格產生異常波動, 特別是權重較大的成分股,更容易因為換股產生的摩擦成本而使 ETF 蒙受損失。 二、當初投資這檔 ETF 時,是看中這檔 ETF 的「特色訴求」,還是「成分股長相」。 其實大家看了以上的分析,就知道 ETF 的成分股長相只是反映指數編製規則的「結果」,並不是投資人唯一該關注的重點,反而更該去關注的是該 ETF 的指數編製方式,特色是什麼、會怎麼影響我們的投資組合, 以及是不是我們的需求。

  7. 投資中的心理學 (3)識別陷阱和偏誤. 在這系列文章當中的第三部份,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是投資人難以避免的陷阱和偏誤。. 行為財務學顯示,投資和個人的行為息息相關,投資人可能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接下來我會介紹一些投資人常遇到的情感上的陷阱,讓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