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地震快報

    • 第 384 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2024/05/11 07:07:43;震源深度:8.7公里;芮氏規模:4.0;震央位置:北緯23.88°、東經121.6°;相對位置:花蓮縣政府南方12.5公里(位於花蓮縣近海)

  2. 2018年8月16日 · 報橘. 花蓮地震半年後他們收到崐萁王國寄的震撼亞洲的震災搶救大禮包. 翁筠茜 2018-08-16. 圖片來源: 凱莉給點力 。 今年 2 花蓮縣發生嚴重的地震引起全台人民的關心許多人紛紛捐款希望可以幫助救災沒想到支持捐款之後竟然收到來自花蓮縣政府的大禮包」。 圖片來源: 凱莉給點力 。

  3. 2024年4月3日 · 廖紹伶.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三)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地震,除了造成花蓮多處房屋傾斜倒塌,各地也陸續傳出災情,許多民眾的家也因為遭遇劇烈搖晃,呈現一片慘狀。 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後續 3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影響相對大。 財政部國稅局提醒,如果因地震遭受財產損害,記得拍照存證,申請稅捐減免。 申報災害損失減免 3 步驟. 民眾如果因為地震造成財產損失,可透過 3 步驟申報稅捐減免,維護自身權益: 拍照存證. 檢附損失清單及證明文件.

  4. 2024年4月16日 · 4/3 台灣花蓮東部海域在早上 7 時 58 分發生規模 7.2 地震,這是自 921 大地震後台灣遇過的最強地震,無論處在台灣哪個角落能感受到強烈晃動,甚至還有不少建築物結構受損、倒塌事件頻繁傳出。 而標誌著台灣的台北 101 大樓裡懸掛著一個 660 噸重的鋼球,在發生規模 7.2 地震當下保護了這座建築。 阻尼球身處 89 樓觀景台!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5. 2024年4月10日 · 分享本文.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4 3 日花蓮大地震後台積電數度透過重大訊息對各項影響進行說明。 第一次是 4 月 3 日晚間 11 點,強調地震發生 10 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已逾 7 成,新建晶圓廠復原率更超過 80%; 隔天補充進度:「新建晶圓廠預計在今晚皆可完全復原。 而在 第三次的說明中,除了強調「台灣晶圓廠內的設備已大致復原」,更特別加上這麼一句:「感謝台積公司同仁及供應商夥伴的共同努力……。」 其實,這次地震的芮氏規模雖達 7.2,但半導體重鎮的竹科最大震度為 5 級,南科則為 4 級;一位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5 級,剛好是在半導體機台可以容忍的上限。 」但他也強調,只要晶圓廠有需要,「 第一時間,不管是廠務、設備等,相關供應商都會被立刻 call 回去。

    • 這裡給大家一點安定力量
    • 那這些「地震專家」怎麼辦?
    • 參考資料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王乾盈今天早上六點在臉書貼文寫下: 花蓮地區已有多次雙主震,1986 年、1990 年即有雙主震紀錄,王教授解釋,這些地震都是歐亞板塊擠壓,觸動米崙斷層(美崙至鳳林地區的一系列斷層)之前規模 5.8 是發生在東西橫向,屬隠沒在海裡的斷層;而昨晚規模 6.0 地震,是「南北緃向靠近陸地」,才造成較大災情。「雙主震都已發生,除了小的餘震,不會再來大的了。」 而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則表示,雖然不認為這次花蓮地震是群震現象,但他也指出,雖然昨晚屬淺層地震,但斷層破裂不到10公里,預期舊地震區不太會有更大地層。「斷層破裂範圍愈大,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地震」他解釋,由此研判,不致於有更大地震。

    據報導,在 1 周前,氣象局第一次針對在臉書引述氣象局地磁資料預測地震的林湧森,去函警告要求相關言論下架,如果沒有改善,將針對氣象法規處以 20 萬至 100 萬的罰款。 據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的說法,這次是因林湧森引述氣象局地磁資料,但這筆資料是氣象局用來研究地震前兆的資料,只能給學者使用,不知為何林湧森拿來任意預測判斷,違反氣象法。至於王明仁,陳國昌主任則是說他「沒有任何科學佐證,未達到開罰要件。」 對此,林湧森對氣象局表示「放馬過來」,說自己 4、5 年前曾準確預言地震,正因自己預測準確,氣象局才跳腳。據報導,他是「無心插柳」從植物身上發現地震可預測,目前他在全球有 20 多個觀測站進行地震預測分析。而王明仁則說,氣象局對他的批評有失公允,強調自己研發科學儀器預測地震,「氣...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90555567640236&id=100000574401136 自由時報》警告「地震專家」誤導民眾 氣象局要求預測文章下架 中時電子報》網傳預測有強震 氣象局打臉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6. 2019年4月19日 · 圖表顯示,台灣 30 年內地震機率最高的區域在台南與花東縱谷,而 2017 年台南就爆發了規模 6.6 的地震,隔年花蓮也爆發規模 6.2 的地震造成多棟大樓倒塌與百人傷亡其中引發花蓮地震的米崙斷層32 號斷層),在圖表中更顯示了高機率的棕色。 我們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但可以先行防範. 以上就是地震研究的效益之一。 雖然人類還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時間與位置,但還是可以預估發生的機率與大概時間,先進行預防,例如靠近斷層帶的建築,結構要做特殊強化。 2017 台南地震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圖,也是一種預防行為,因為土壤液化是可以在興建房屋的時候,藉由處理土壤、地基,預先防範的地震災害。

  7. 2018年2月22日 · 此次花蓮地震除了造成市區四棟大樓傾倒多處建物出現損害外最大的影響就是自來水管線破裂造成花蓮市吉安鄉秀林鄉與新城鄉等地大量住戶停水嚴重影響民生用水自來水公司雖然投入了大量人力進行檢修但因為主管線與各支管線都分別出現破裂難以在短時間內修復完畢蕭美琴除了要求將外縣市的漏水檢查隊支援花蓮之外也協調宜蘭與台東的水車前往花蓮並在市區內設置多個水車水桶等取水點以暫時應付民眾的用水需求。 他自己也是好幾次前往管線修復現場以及自來水公司,現場督軍,也給予工程人員關心與鼓勵。 甚至,他也跟民眾一起建置了線上的停、漏水回報系統,讓民眾主動回報給水狀況,協調水公司直接派員處理,加快修復進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