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pinterest.com

      圖片: pinterest.com

      • 英國君主制由94歲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領導。 除了在17世紀英國內戰後短暫的5年(即克倫威爾的護國公時期),君主制已在英國綿延近1000年。 君主有許多憲法規定的職責,包括簽署立法、任命首相和主持議會開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權力已經下放。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3月8日 · 英國王室 (英語: British Royal Family )由 英國 君主 及其家族所組成。 王室成員範圍在法律上並未明確定義,王室會發布各種名單,概述王室成員範圍。 [1] [2] 王室成員需協助君主參加公開活動,也常參與慈善事業或從事個人嗜好。 王室成員常被視為 英國文化 的象徵。 做為王室領導人的英國君主身為公民,享有 參政權 ,但受限於其 國家元首 的身分,必須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因此一般並不行使此權利。 其他王室成員亦因其身分,通常不參政。 成員 [ 編輯] 英國與 大英國協 14個國家共同的國家元首是國王 查爾斯三世 。 身為國王,他是英國王室家族的家主兼最高領導人 [3] ,也是前任君主 伊莉莎白二世 4名子女中最年長者。

  3. 英國王室 (英語: British Royal Family )由 英國 君主 及其家族所組成。 王室成員範圍在法律上並未明確定義,王室會發布各種名單,概述王室成員範圍。 [1] [2] 王室成員需協助君主參加公開活動,也常參與慈善事業或從事個人嗜好。 王室成員常被視為 英國文化 的象徵。 做為王室領導人的英國君主身為公民,享有 參政權 ,但受限於其 國家元首 的身分,必須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因此一般並不行使此權利。 其他王室成員亦因其身分,通常不參政。 成員. 英國與 大英國協 14個國家共同的國家元首是國王 查理斯三世 。 身為國王,他是英國王室家族的家主兼最高領導人 [3] ,也是前任君主 伊莉莎白二世 4名子女中最年長者。

  4. 從1707年5月1日 英格蘭王國 與 蘇格蘭王國 合併為 大不列顛王國 開始計算英國共有13名君主 英國君主 )。. 自1603年3月24日以來 英格蘭王國 與 蘇格蘭王國 便處於 斯圖亞特王朝 統領的 共主邦聯 之下,而1707年5月1日這兩國 正式合併 ,建立 大不列顛王國 ...

  5. 2015年9月9日 · 英國王室在這段時間扮演的是小心翼翼的國家元首」,為什麼小心翼翼這是因為當時的英國安妮女王1707年即位距離差點將英國走向共和的克倫威爾去世只不過49年在之前的英格蘭君王原本就已經因為簽署了大憲章的原故而權力大減共和派克倫威爾崛起意味著王室地位雖然不見得是岌岌可危但也不是非常穩固。...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王室歷史
    • 歷代君主
    • 機構職能
    • 王室的權力
    • 著名人物
    • 現任王室成員
    • 相關電影

    英國王室是現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存的、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只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雖在法律下還具有較大的權力包括(解散議會任命首相等)但王室並不實際去運用權力。

    •中文名:英國王室

    •外文名:British Royal Family

    •王室成員:君主、君主的子嗣等

    •著名人物:威廉一世、獅心王、伊莉莎白一世

    •王室成員人數:4人

    •官網:http://www.royal.gov.uk/

    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

    英格蘭曾經歷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盟)。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但與此同時,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遭到北歐海盜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孫子阿爾弗烈德因為成功地抗擊丹麥人入侵,以及建設倫敦、組織編撰《阿爾弗烈德法典》、《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等功績而被後人尊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傳了15代國王,到埃德蒙二世時,終於無力抵擋丹麥人,被迫與丹麥王克努特分治英格蘭。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併了整個英格蘭,開始了丹麥王朝的統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後裔“懺悔者”愛德華以母系血統繼承了丹麥人的王位。

    諾曼第王朝(1066年-1154年)

    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臨終前授意賢人會議選舉哈德羅二世為王。但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蘭,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第王朝。威廉一世將大批諾曼貴族分封到英格蘭,通過全國普查編制《土地賦稅調查書》,加強了英格蘭的王權。威廉一世的兒子亨利一世因為沒有法定子嗣可以繼承王位,死後被外甥史蒂芬奪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兒瑪蒂爾達及瑪蒂爾達的兒子亨利二世不服,打敗了史蒂芬,迫使史蒂芬立亨利二世為繼承人 諾曼第王朝建立者威廉一世與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無直接的血緣關係,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威廉通過自己的姨祖母艾瑪(埃塞烈德的妻子和愛德華的母親),主張英國王位應該由他繼承,理由雖然很牽強,但威廉的妻子弗蘭德的瑪蒂爾達是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阿爾弗烈德大帝的第七代直系後裔,同時是法國國王的外孫女,她和威廉的婚姻提高了威廉要求王位的權利,威廉一世死後,王位由威廉一世與弗蘭德的瑪蒂爾達所生的兒子,威廉二世繼承,這樣英國王室的血統通過弗蘭德的瑪蒂爾達又回到了盎格魯-撒克遜王朝上, 所有的英格蘭和聯合王國的國王都是弗蘭德的瑪蒂爾達的後裔,因為弗蘭德的瑪蒂爾達英國王室血統還保留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血統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史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史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史蒂芬命歸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1154年,亨利二世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名君輩出的黃金時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學造詣,對英國的法律體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繼位後,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打敗了薩拉丁而名聲大噪,獲得了“獅心王”的稱號。理查一世之弟“無地王”約翰繼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敗喪失了在法國的大片領地,但1215年在大貴族脅迫下簽署的“自由大憲章”是世界憲政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無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間,同樣被大貴族所脅迫通過了《牛津條例》和《威斯敏斯特條例》,開設了立法機構議會。亨利三世之子“長腿”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議會制發育成熟,並完善了英格蘭法律體系,還吞併了威爾斯、遠征蘇格蘭,為英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到愛德華一世之孫愛德華三世時代,因對法國王位提出要求,揭開了英法百年戰爭的序幕,並屢敗數倍於己的法國騎士軍團。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理查二世被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廢黜,金雀花王朝被蘭開斯特王朝取代。實際上亨利四世也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是受封為蘭開斯特公爵的王子岡特之子。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爾沃夫(839-858在位)

    3、埃塞爾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爾伯特 (860-866在位)

    5、埃塞爾烈德一世(866-871在位)

    王室裁員

    英國王室進行瘦身,僅剩4人。拋棄了二流的王子、公主。近代,英國出台法律,並減弱王室權利,王室開銷縮減。2001年5月14日,據英國《世界新聞報》報導,英國正在考慮一項重大的改革計畫,以改變人員繁雜、生活鋪張並廣泛遭到英國公眾責難的王室面貌,部分王室成員有可能因此被剝奪王室尊貴的地位和待遇,而頗具爭議的蘇菲王妃則首當其衝,成為王室改革的“犧牲品”。根據這項改革計畫,英王室成員將可能分化成兩類,一類成員屬於王室核心成員,他們代表王室,並且擁有王室成員全部的特權,享受王室成員所有的待遇。另外一類成員則必須離開王室,搬離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今後再也沒有權力享受王室那些尊貴奢華的場面和派頭,失去津貼和警方保護,這些人士日後需要“自食其力”來謀生。但作為補償,這類王室成員可以從事商業活動。 2010年4月4日,英國媒體報導,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為減少王室開支,計畫將王室成員大幅收窄為四人,即伊莉莎白女王、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及哈里王子。一些“二線”王室成員將被刪除於體制外。 英國媒體指歐吉妮公主及比阿特麗斯公主受影響最大,這也就意味著納稅人的負擔將因此大減,伊莉莎白女王也盼著藉此鞏固王室形象。英國媒體援引王室訊息稱:“女王殿下希望王室越發強大,為達此目的,就必須得民心。她已經決定要實行‘瘦身’計畫。那也就意味著,其他年輕的‘多餘’王室成員將面臨危機。”安德魯王子的女兒歐吉妮姐妹首當其衝,將喪失成為“職業王室”成員的機會,隨之而來的是,她們大學畢業後,或要找工作支持自己開支。愛德華王子的孩子,包括6歲的路易絲、2歲的詹姆斯也都不需要履行王室責任,沒有責任當然也就不能享受納稅人的供養。

    王位繼承

    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瓦選帝侯夫人索菲婭的有血緣關係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一些人認為該規定與英國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視的條款有衝突。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開場合都大多宣稱自己是聖公會成員。 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亞珀斯舉行的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上,與會大英國協各國首腦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繼承法》,王室成員無論男女都將能擁有同等繼承權,不過這只會對查爾斯王子的後代產生影響,並不改變已有的王位繼承順序。同時,英國君主不得與天主教徒結婚的禁令也被廢除,但君主本人還必須是新教徒。 第一繼承人:查爾斯王子(威爾斯親王)(女王長子) 第二繼承人:威廉王子(劍橋公爵)(查爾斯長子) 第三繼承人:喬治·亞歷山大·路易斯(威廉長子) 第四繼承人:夏洛特·伊莉莎白·黛安娜(威廉長女) 第五繼承人:路易斯·亞瑟·查爾斯(威廉次子) 第六繼承人:哈里王子(薩塞克斯公爵)(查爾斯次子) 第七繼承人:阿爾奇·哈里森·蒙巴頓-溫莎(哈里王子長子) 第八繼承人:安德魯王子(約克公爵)(女王次子) 第九繼承人:比阿特麗斯公主(安德魯長女) 第十繼承人:尤金妮公主(安德魯次女) 第十一繼承人:愛德華王子(威塞克斯伯爵)(女王幼子) 第十二繼承人:詹姆士子爵 (愛德華長子) 第十三繼承人:路易絲·溫莎勳爵(愛德華長女) 第十四繼承人:安妮長公主(女王長女) 第十五繼承人:彼得·菲利浦斯(安妮長公主長子) 第十六繼承人:扎拉·菲利浦斯(安妮長公主長女)

    獲得資產

    年金 執行公務的王室成員每年有資格領取一筆年金(相當於工資) 菲利普親王:35.8萬英鎊 安德魯王子:24.9萬英鎊 肯特公爵夫婦:23.6萬英鎊 安妮公主:22.8萬英鎊 亞歷山德拉公主:22.5萬英鎊 格羅斯特公爵夫婦:17.5萬英鎊 埃塞克斯伯爵夫婦:14.1萬英鎊 所得稅 1993年起,女王同意為所得和資金收益付稅,同時宣布以後只有女王、菲利普親王、太后會收取王室專款。然而,其他王室成員並沒停止支取王室專款,他們支取後,女王會返還相同數量到國庫。這只是一個掩蓋停止付款後管理和立法上難題的折中辦法,但女王每年因此少繳納53.6萬所得稅,這些稅會從她應付的所得稅中扣除。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

    雖然英王的確擁有實質性權力例如解散議會、宣戰、警告權等(與日本天皇沒有實質性權力的區別)。但英國國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統治者和三軍總司令,他的權力早已在1689年《權利法案》讓予政府的實際領導人首相和議會(現時都是通過民選產生)。

    安妮女王

    一個朝代是由幾代人延續下來的。為什麼1917年德國的尊嚴在英國受到了侮辱,這就需要知道德國人是怎么進入英國王室的。事情要追溯到18世紀初的英女王安妮。 安妮是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她的父親詹姆斯二世是羅馬天主教教徒,而她是個虔誠的新教徒。安妮在位的12年,英國在文學和藝術裝潢方面達到了繁榮時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堅實而閃光的印記。但她個人生活卻是灰色的,她的孩子不是流產就是夭折,沒有一個能夠存活下來。出於後繼乏人的考慮和對家庭的忠誠,安妮女王最初傾向於遵從家族的意見,選擇她的同父異母兄弟作為王位的繼承人。然而,英國立法機關的成員們早在1702年安妮登基以前就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對於當時的大多數英國人來說,他們希望王位繼承人依然是一位新教徒,而不是天主教教徒。顯然詹姆斯二世的宗教偏見所造成的傷害,依然使人們耿耿於懷。很清楚,下一個君王的人選要么是斯圖亞特家族安妮女王的同父異母兄弟,要么是斯圖亞特家族詹姆斯一世的後裔子孫——德國北部的漢諾瓦家族的喬治一世,是一個小公國的統治者,同時也是新教徒。這是令人較能接受的一家親戚。宗教做出了決定:英國需要一位信奉新教的國君。於是立法機關的成員們將選票投給了安妮女王的這家德國親戚。根據1701年的繼承法,斯圖亞特家族的天主教成員們被很小心地排除在外,斯圖亞特家族在德國的新教後代入主英格蘭。 安妮死於1714年,於是下一個君主來自漢諾瓦家族,這就是英王喬治一世,漢諾瓦家族的第一個國王。宗教將英國推進了喬治王朝時代。

    喬治一世

    喬治一世的即位為英國王室注入了德國血統。這位新君主只能說一點兒英語,只把一部分時間放在他的王國上。儘管這是一個愚鈍的、不討人喜歡的外國人,儘管詹姆斯二世的兒子和孫子一直都在覬覦王位,但是法律將王冠牢牢地戴在了喬治一世的頭上,直至1727年。 喬治一世之後登基的是他的兒子喬治二世。喬治二世雖然政治上無能,卻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華。他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親自帶兵征戰沙場的君王。 喬治時代在位最長的是喬治三世。喬治三世是喬治二世的孫子,出生於英國,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多次的精神錯亂為他的晚年籠罩上一層烏雲。這個病傳給了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喬治四世。在喬治四世攝政和執政時期,英國在時裝、家具和建築方面成就顯著。 下一個登上王位的是喬治三世的另一個兒子威廉四世,他在位僅7年。威廉四世寬厚、善良,然而又令人遺憾地常常犯錯誤。和其他君王比起來,這是一個比較容易被人遺忘的君主,人們之所以還能記住他,只因為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伯父。維多利亞是喬治三世第四個兒子的女兒,她將是威廉四世的繼承人。威廉四世從心裡討厭維多利亞那個盛氣凌人的母親。作為國王,他的野心之一就是儘量活著,直到維多利亞度過18歲生日。到那時,維多利亞就可以不需要母親的攝政而獨自執政。威廉四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漢諾瓦家族的最後一位君王。她的登基意味著英國漢諾瓦王朝結束了,由她而開始了一個新的朝代。維多利亞女王的出現並沒有切斷英國王室與德國的聯繫。事實上恰恰相反,她的母親、家庭老師以及作為監護人的舅父萊奧波德都是德國人,都來自德國的柯堡家族,而女王自己也認為她是那個家族的成員之一。更重要的是,1840年也就是在即位的前三年,維多利亞和表弟、來自德國柯堡家族的王子阿爾伯特結了婚。她與丈夫感情深厚,並因此大舉支持近親結婚,導致後來王室血友病的發生。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多年,英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強大和繁榮的象徵。“這個女人就是大不列顛帝國”。 19世紀盛行大家庭,女王也不例外,也是一位多產的母親,共育有五男四女。到晚年時,她已是四世同堂的老祖母,共有37個孫子、近80個重孫。兒孫們的婚姻不能自主,而是專門有人為他們與外國王室牽線搭橋。於是女王的子子孫孫就成了德意志、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臘、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國王或王后。一張驚人的皇家親屬國際網就這樣被織成,這張網上的一絲一縷都和女王相連。維多利亞女王不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歐洲的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嫁到德國皇室,後來成為德國皇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兒子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德皇威廉二世,竟然統轄德軍與英國開戰,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也被稱為“親戚間的戰爭”。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女王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

    女王長子、王儲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

    王儲妻子康沃爾公爵夫人

    女王長孫劍橋公爵威廉王子

    劍橋公爵夫人凱瑟琳

    《雄霸天下(Backet)》 1964

    《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 1968

    《安妮的千日(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1969

    《白頭偵探(The Naked Gun)》 1988

    《喬治王的瘋狂(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 1994

    《布朗夫人(Mrs. Brown)》 1997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英國王室. 外文名 :British Royal Family. 王室成員 : 君主 、君主的子嗣等. 著名人物 : 威廉一世 、 獅心王 、 伊莉莎白一世. 王室成員人數 :4人. 官網 :http://www.royal.gov.uk/ 王室歷史. 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 英格蘭 曾經歷過 羅馬帝國 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 盎格魯—撒克遜 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盟)。 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 埃格伯特 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 但與此同時,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遭到北歐海盜一波又一波的入侵。

  7. 2024年4月21日 · 英國君主 (英語: Monarchy of the United Kingdom )或直譯為 聯合王國君主 ,是 英國 及其 海外領地 的 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 ,其中 王室屬地 為君主直接擁有的領土。 男性君主的頭銜為「國王」( King ),女性君主的頭銜為「女王」( Queen )。 現任君主為國王 查爾斯三世 ,於2022年9月8日即位。 君主亦是 英聯邦元首 和英國以外14個國家的國家元首。 君主及其他王室成員具有一系列的官方、禮儀、外交和代表性權力。 在 虛位元首 體系之下,君主的職責僅限於 授勳及嘉獎 和任命 首相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