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2日 · 不管生不生,都不該以愛之名給人建議. 想要小孩的人,或許有一種非常深的渴望,想要感受創造出新生命的體驗。. 不想生小孩的人也絕對有自己的理由清單。.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麥拉.史卓柏(Myra Strober)、艾比.戴維森(Abby ...

  2. 2016年5月28日 · 華正群(華爸)、任中鳳(鳥媽)30歲前步入婚姻,不到一年懷孕,女兒心心目前已一歲多。 華爸從事流行音樂幕後工作七八年,與鳥媽婚前曾組樂團,兩人興趣都與音樂相關, 由夫妻共同創作的影片「生小孩前vs生小孩後」中,呈現夫妻有孩子前、後的生活對比,例如以前夫妻愛用手機自拍、現在則兩人一起狂拍小孩;以前空閒時間夫妻會一起逛街、看書,現在有空就忙著補眠等,點閱率已超過400萬,讓網友讚聲連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跳脫影片之外,其實華爸當爸後還經歷另一段改變, 「我本來是SOHO族,生了心心後必須要養小孩,因此我轉換跑道成為上班族,一邊學怎麼當爸爸,一邊面對新工作,很多的考量不再是自己一個人想怎樣就怎樣,我必須要帶著一個家往前走。

  3. 2024年2月23日 · 獨立觀點 2024.02.23. 摘要. 華人式的教育制度常讓我們以為「成績和得獎」是人生的全部、是成功的關鍵,其實如何好好生活、如何自我管理,才是一輩子的主要課題。 本文作者是一位3歲小孩的母親。 有感於社群上的「 以馬寶寶 」討論,她分享,從小孩滿2歲,她就從情緒面、生存面著手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技能。 她認為只有做好「能讓小孩好好離開家長」的打算,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才會足夠喜歡自己,也有勇氣嘗試、有能力走進想要的世界,並且也能主動因為愛、快樂,自願和父母共同分享生活的美好。 我養小孩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最後能好好的離開我。 同樣是給小孩一輩子的禮物,比起音樂和排滿課表,我情願孩子擁有的,是自由、自主和自我調節能力。 過於強調成就,會忽略人生的主要課題.

  4. 2012年9月26日 · 商周. 職場. 教育趨勢. 3歲、7歲、10歲決定孩子一生的競爭力. 撰文者:林成之 (Hayashi Nariyuki) 精選書摘 2012.09.26. 3歲、7歲、10歲為何是重要轉捩點? 人類在出生之後,大腦有一段腦神經細胞增加的時期,之後則會減少不必要的腦神經細胞,發展腦神經迴路。 也就是說,兒童的腦部處於正在發育中的過程。 從下圖可看出,從0歲開始大概三年之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生。 腦神經細胞數量在3歲~4歲時達到高峰,之後到7歲左右會減少一些,這個現象非常奇妙,有些腦神經細胞增加之後,到了這個階段卻又死去,據說是因為在3歲~7歲這段時間,為了建立大腦資訊傳導迴路,所以會消除妨礙迴路網形成的細胞。 像這種腦神經細胞減少的現象,也稱為「修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
    • 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拆解ptfr、Ctfr
    • 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
    • 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傳統婚育的壓力
    •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
    • 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

    「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5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她發現過去30、40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

    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以2020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1971~2005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 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35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15~30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 PTFR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時期生育率(PTFR)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巨觀的圖像。但...

    「同時參照PTFR和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2~4%,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 1965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2人。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2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以6年級中段班(1975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1.6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2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20%未婚女性。 「 一窩蜂只關注時...

    1980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若3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5%。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 45~49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2成。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臺灣40~49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30%、女性超過 25%。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

    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 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根據2013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45~49歲仍有2成考慮成家。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 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

    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鄭雁馨研究發現,2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35~39歲,往後10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 (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

    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 「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5. 2017年8月15日 · 在這份研究裡,來自丹麥的學者追蹤了丹麥的四千多個家庭裡的媽媽和小孩,在這些小孩 7 嵗、11 嵗、15 嵗的時候分別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 結果你猜怎麽樣? 結果表明,年齡大的媽媽們在養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優勢。 具體是什麽樣的優勢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媽媽年齡越大,對孩子的言語及肢體懲罰就越少。 媽媽年齡越大,孩子所承受的行爲、情感、社交方面的困難也越少。 這兩條、特別是第二條,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是對孩子成長的一個總體評估,而在這份評估裡,顯然「大齡」媽媽更有優勢。 你可能會説,一般情況下,晚婚晚育的女性往往是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經濟條件也比較好的,也許這才是「大齡」媽媽的優勢? 但研究者已經在實驗中把這些外在因素排除了,所以最終的優勢確實是單純與年齡相關的。 那麽爲什麽年齡是個優勢呢?

  6. 2018年9月20日 · 帶完小孩後重返職場卻經歷前所未有的無能神經學研究發現想增強工作力先解決這件事」!. 帶孩子是我這輩子感到最無聊的時期. 我兒子和iPhone 都在2007 年6 月誕生,他們的生日相差不到3週。. 雖然身為新時代女性,但我一點也不急著入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