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22日 · 70年前,台灣迎來二二八事件後的白色恐怖肅清高峰, 許多人在全台各地突然遭到逮捕、就此消失 ,遺留的家人懷著恐懼和疑惑,此後數十年無法出聲。 1950年代受左翼思想吸引、「意圖顛覆國家」被捕的青年們,死於馬場町、水源地或安坑的槍口下;倖存者把青春獻給苦牢,出獄的世界早沒了他們的位置。 遺書扣押,所愛之人無法告別,政府監控和社會氛圍使遺族彷若「獄外之囚」。 1993年, 政治受難者墓塚在六張犁出土 ,沉睡的歷史找到說話的隙縫。 1994年,陳映真及鍾喬推出報告劇《春祭》,首次將左翼政治犯故事搬上舞台。 近年,愈來愈多的藝術創作以白色恐怖為題,企圖將那段歷史拉回大眾視野。

    • 悔恨:誤信「癌症不用開刀」
    • 勝算:另類療法死亡率更高
    • 規範:說明義務應更嚴格
    • 納管:投入研究釐清效果

    范太太說,先生多年來偶爾大便有血,自認是痔瘡,2009年、62歲時確診直腸癌第三期,當時先生像快瘋了一樣,摔椅子、摔桌子,一週內跑遍三間醫學中心,期盼聽到不一樣的答案;但醫師都異口同聲要他「馬上開刀,肛門還有一半機會留得住」。范先生開始找提倡「癌症不用開刀」的書,把許達夫每一本書翻爛了,還寫著密密麻麻的註解,安慰她說:「妳看,我跟他(許)是一樣情況,他不開刀也活到現在。」 在她和兒子的陪同下,范先生滿懷希望去許達夫的診所,進門先付掛號費1,000元;許達夫口頭交代可去林新醫院做放射治療,再收「介紹費」5,000元。診間可見貼上診所標誌的電解水機器一台賣4萬5千元、候診區電視重複播映「成功」案例故事,在診間是醫師坐著訓話,病人和家屬站著聽。 「他問我先生:『你回去做了什麼事?』我先生說都聽你的...

    「范先生當時如果接受正規治療,肛門有超過一半的機率可以保留,5年存活率可以到6、7成,活下來的機率很高。」當年以住院醫師身分照顧范先生的吳元宏,現在已經成為北榮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他深知病人若被誤導而延誤治療,後果有多嚴重。 吳元宏指出,根據耶魯醫學院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最新研究,僅接受另類療法的癌症病人,整體死亡率是接受正規療法病人的2.5倍,單看直腸癌病人是4.57倍、乳癌是5.68倍、肺癌是2.17倍。台灣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資料亦顯示,癌症病患若未在診斷後3個月內接受正規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高達53%,是及時就醫者死亡率的3倍。 2015年澳洲國立衛生和醫學研究理事會 (Nati...

    許達夫案例顯示,當醫師推廣缺乏實證的另類療法,如果缺乏完善的說明,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站在專科醫師立場,這種吸引癌症病人遠離正規療法的做法幾乎已等同於「害命」;但站在病患立場,確實有嘗試各種輔助及另類療法的權利,兩者應如何取捨? 施純全指出,很多訴求自然療法或另類療法,會被包裝或混淆成中醫傳統治療,「但中醫不是自然療法、更絕不會強調『排毒』,中醫的理論是以藥物的偏性去糾正身體疾病的狀態,更何況,中醫師是受《醫療法》管理的,處置與行為都有明確規範。」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侯英泠認為,醫學多元發展是必然,若有醫師欲推廣另類療法,主管機關之管理重點不在於禁止,而在於如何管理、醫療人員如何告知病患。例如德國並未禁止另類療法,但政府針對另類療法的內容進行歸類和要求,若歸類為藥品規範,就要走人體試驗和查驗...

    其實輔助及另類療法最常見的爭議情境,是病人或家屬主動要求醫護人員允許他們使用。面臨這類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先在生命倫理四原則的基礎上,評估特定另類療法在個別情況可能為病人帶來的利益與傷害,協助病家作出最好的決定。 目前衛生福利部、醫師公會全聯會、各大醫學會,尚未透過任何明確條文或指引去釐清輔助及另類療法的範圍及倫理準則,醫病雙方作決策時出現無所適從的模糊地帶。衛福部常務次長薛瑞元表示,這部分的管理確實有檢討空間,但光是應管理哪些輔助及另類療法,就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總是要有一些(實證)根據才能夠去宣稱有治療的效果,基本上沒有療效根據的就不能排進來。」 台大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蔡甫昌表示,目前主管機關和醫師公會的作為比較屬於被動反應,看到哪邊出了問題才出來評論對錯,應該化被動為主動...

  2. 2021年1月24日 · 即便當年發生多件分屍案,此案由於手段兇殘以及發生在市民可自由來往活動的 公共空間 ,引起社會強烈的震撼。 判決書 裡,20年前難以想像的細節,近乎像一部人生傳記般鋪展開來: 幼稚園時當過殭屍片臨演、小學被選入資優班、中學時熱衷生物研究、轉換多次工作跑道後欲發展親子共學活動⋯⋯. 新聞媒體用獵奇角度渲染出的變態殺手,隨著法院委託專家對過往經歷的詳細訪談調查,揭露的卻是泅泳於現實中的平凡困境──大多數人從成長到獨立成家立業都必然要遭遇的高峰與低谷、挫折與夢想。

  3. 2022年11月16日 · Interactive content by Flouri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相較以往,社宅政策已經主流化,成為六都候選人「必答題」,但紛紛承諾興建量的背後,具體該如何達成? 又要如何運作? 怎麼才能更好地將資源留給弱勢者? 更細緻的內容將是社宅政策需要著墨的。

  4. 2017年4月24日 · 台大醫學院教授蔡甫昌在公聽會上說雖然越來越多西方國家漸能接受積極造成病人死亡」,加州醫學會甚至訂出了執行導引。 但緩和醫療行之有年的英國,仍在國會上否決了安樂死相關議案 (註)

  5. 來到選戰尾聲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聲勢持續領先韓國瑜彰化的4位國民黨立委候選人蕭景田和謝衣鳳始終對韓國瑜不離不棄謝家的彰視新聞廣告時段持續狂推韓國瑜謝衣鳳同台造勢畫面蕭景田除了顧自己的選戰身兼全國農會理事長也不忘繼續為韓

  6. 2023年12月24日 · 蔡甫昌說基因檢測後會出現太多種情境受試者要不要知道結果只是有風險不代表一定會罹病的結果要不要講尤其是與原先檢測的目的無關結果卻發現有其他疾病種種風險都應該要在民眾檢驗前就說清楚才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