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30日 · 命案後幾天,經過「隨機殺人/殺童應即刻處以死刑」,以及「將精神病患關起來,不要出來害人」的輿論高漲之後,衛福部今天(30 日)表示,過去精神病患強制就醫門檻高,未來將鬆綁,「 只要第一線警消認為條件符合就可強制送醫、評估鑑定 ...

  2. 2017年3月20日 · 4月20日,就讀屏東縣高樹國中的葉永鋕,上課時間去上廁所,一個人倒在廁所裡,送醫急救後不治。 之所以會在上課時間上廁所,是因為他的個性較為女性化,會被同學強行脫褲欺負,老師們不伸出援手,使他不得不在上課時間一個人去廁所。

    • 病人的代言人
    • 第一時間穩定生命徵象
    • 八仙塵爆全台急診醫師大動員
    • 急診醫師的價值不是賺錢

    我是一個急診醫師,從 15 年前我踏進急診那一刻,我的老師就告訴我,不管情況多危急,你要盡力診斷、醫治你的病人,當他們的代言人,為他們的最大利益考量。 台灣早期的急診病人,多是由還在接受訓練的各科住院醫師輪值看診。可是因為急診病人病情變化的不確定性太高,常常需要有經驗的醫師當機立斷的診斷與治療,所以急診的前輩們對抗許多阻力成立了急診醫學會,希望訓練出一群專門照顧急診病人,具有診斷與急救經驗的急診專屬主治醫師,在診視急診病人之後,必要時啟動及整合各後線科協助,代替病人居中溝通,提供病人最好的幫助。 急診專科醫師制度建立,至今已經邁入第 23 年頭,雖然跟內外婦兒四大科相比,我們相對年輕,但看診不以器官分類出發、全人中心、針對症狀做診斷、跨學科的整合性緊急照護這幾個特點,是跟傳統科相比很大的差異...

    訓練過程中,我們要學習從各種症狀找診斷。舉例來說,我們必須在很快的時間內告訴面前這個病人他肚子疼的原因;是吃藥就會好的胃炎,是需要找外科醫師開刀的盲腸炎,還是立馬會拿到一張病危通知的心肌梗塞。 我們要學習很多科別的急救方法,因為沒人知道下一個救護車送進來的急救病人是年輕人、老人、懷孕婦女、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是心臟病發、高處墜落、還是藥物中毒。我們要學習第一時間穩定生命徵象,然後安全地把病人交給後線各科的同伴。因為如果我們跑輸了,或是跑的過程中棒子掉了,病人可能失去活著見到接手治療的各科醫師的機會。 急診室外面也有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學習到院前救護,學習協助衛生與消防單位架構各地區的緊急醫療體系。因為生命之鍊的啟動源於社區,到院前救護是急診室的延伸,我們必須告訴救護技術員,在第一現場與救護車上該...

    八仙塵爆那一夜,大量嚴重燒燙傷的傷患,很快填滿了北部各大醫院的急診室。急診醫師們很快啟動各院的大量傷患流程,各科支援醫師也在第一時間全體總動員,跟急診醫師一起搶救傷患。 有許多沒有出班的急診醫師,聽到消息也馬上拋下手上的事情,飛快回到自己所屬的急診室,幫忙治療源源不絕送進來的嚴重傷患,但沒人說苦,因為照顧緊急的病人,是我們急診人坎在 DNA 裡面的使命! 急救任務告一段落後,接下來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把這些嚴重傷患從急診後送到燒燙傷照護單位去。很快地全台灣的急診主管們互相聯繫,啟動各院的應變,也分享各院的資訊,讓有需要的北部傷患可以南送。 那一夜北區堅守岡位,中南部提供支援,不只有急診醫師,許多醫師都徹夜未眠,但因為這個不分彼此的完美的團隊合作,大家一起成功擋下了可能造成醫療崩潰的災難事件,也將...

    急診醫師是第一線的戰士,急診室是民眾踏進緊急醫療體系的入口,偏遠地區的急診是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民眾的守護,而醫學中心的急診是整個緊急醫療體系最後的防線。 可是依國人年急診量需求估算,全台至少需 1700 名到 2000 名急診醫師,但目前具有急診專科執照,且留第一線者,大約只有 1200 人。所以台灣有非常多的醫院欠缺急診專科醫師,我們很感謝內外科願意伸出援手,協助我們一起照顧急診病人,甚至最後長久在急診室執業。 只是各科的訓練歷程不同,急診專科醫師無法完全被其他專科所取代。假設一個具有台灣最多急診專科醫師資源的體系醫院,沒有急診醫師不足的狀況,但院方經過種種行政考量之後做出的決定(特別是用虧損為由),用內外科醫師取代原先運行順暢的急診醫師,對於極度重視病人安全與安全執業環境的我們來說,真的對...

  3. 2015年5月14日 · 醫師過勞,五大皆空,已是台灣醫療環境之窘境,該怎麼解決?. 現在聯會開始從推動「住院醫師降低工時」開始做起。. 衛福部自今年起,要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不得超過88小時納入醫院評鑑的必要條件。.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清泉 ...

  4. 2015年3月18日 · 財訊 2015-03-18. 本文作者:洪綾襄. 羅東聖母醫院長期無償提供偏鄉與監獄醫療,到現在醫院每年雖仍有數百萬元呆帳,但陳永興接手後,靠著強大的募款能力,即使燒掉了借據,現在醫院還有能力上繳國庫。 「我父親那一代的礦工,如果受了很重的傷、要治療很久的話,從礦工醫院出院後,就是轉去聖母醫院繼續治療,因為聖母醫院可以讓他們欠錢……」導演吳念真回憶,民國 40、50 年代,台灣偏鄉醫療資源仍匱乏,在基隆、宜蘭貧苦民眾心裡,羅東聖母是有著外國好醫師的醫院,就算付不出醫藥費,過幾年還是付不出來,打張欠條就好,神父就會把欠條撕掉。 宜蘭在地的消防救護單位更有一個默契,接到救護通報,「 有錢的病人博愛醫院,沒錢的聖母醫院 。

  5. 2015年11月17日 · 兩張圖告訴你台灣醫療困境:外科醫師沒人要當,未來恐怕沒人看病. 台灣健保實施 10 多年來,行政院未能營造有利醫療環境,造成內、外、婦、兒和急診科出現出走潮,界面臨「五大皆空」的窘境。. 面對醫師不斷出走,各界說法都把矛頭指向台灣 ...

  6. 2019年11月22日 · 他最後一次見「完整」的愛妻淚崩:她只為成就更多好醫生. 中央社 2019-11-22.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亡妻成大體老師 林惠宗每月開車3小時探望 〉。. 首圖來源: 中央社 。. 【我們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