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的蔣尚義也曾說那是在15年前的2009年他向時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議成立封裝單位藉由研發先進封裝技術作為未來必然會遇到的摩爾定律瓶頸解方在蔣尚義的解讀中這就是CoWoS的源起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年用了400位工程師及1億美元設備投入研發但研發成果卻沒有客戶敢用」。 簡單說,一群本土業者在不確定先進封裝技術何時可以收割時,就甘願跟著大客戶摸石過河,這一路走來鑽研琢磨的經驗,成了如今台廠有望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快速揮軍的底氣。 繞了一圈,台灣供應鏈的機會,終究回到了這場地震所凸顯的優勢,一位業者打趣地說:「台積電的文化就是On call(待命),而這些一路配合晶圓製造大廠打拚的供應商,其實也像是台積文化的延伸……。

  2. 頭條快訊. 提供最具深度的即時財經新聞,涵蓋投資、財經、金融、科技、地產、生技、健康、政治、危老、都更主題,是台灣最資深也最權威的財經媒體。.

  3. 2019年8月7日 · 工研院在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內,耗資4億元設有1條智慧製造示範產線,2018年12月才完工,使用的精密機械、系統整合、機械手臂、自動控制產品,全部都是來自台灣企業。 一方面示範給各產業看,智慧機械有哪些運用,提供業者打樣;同時也開放國內外客戶參觀,展現台灣的製造實力。 這波台商回流的熱潮,也加持智慧製造的需求。 例如,已經成立35年、國內第1大飛輪健身車廠期美科技,原本在中國生產跑步機、飛輪,因應美中貿易戰,去年底就結束中國廠,回台投資新廠,預計今年營收將倍數成長,達到44億元。 新產線如果順利運行,也可以複製到東南亞,畢竟管機器比管人單純多了。 然而,期美更長遠的企圖心不止於成長1倍,公司最近和工研院簽約,將在台南打造首座健身器材的智慧數位工廠。

  4. 2024年3月8日 · 財經新報.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承諾,台灣投資持續進行。 (示意圖/攝影組) 分享. 複製連結. 台積電不只海外擴產,台灣也持續進行,董事長劉德音承諾,台灣投資持續進行,目前市場消息,除了 2 奈米廠及先進封裝廠,接下來更先進 1 奈米也將興建八至十座工廠,因應市場需求。 2 奈米廠部分,因高效能運算與智慧手機需求強勁,原規劃兩座 2 奈米廠的高雄將再增一座,三座 2 奈米廠量產後,高雄將成為台積電 2 奈米重要基地。 最早規劃 2 奈米廠的新竹寶山,四座廠依市場需求再規劃 2 奈米,加上近期通過都審,6 月撥給台積電用地中科也有 2 奈米廠,屆時 2 奈米將全面爆發,滿足市場需求。

  5. 2021財訊金融獎. 永續X生態圈 良好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提升全球競爭力 科技串起金融生態圈,全方位的數位新體驗 橫跨銀行、壽險、證券與基金,改變與責任齊頭並進, 以消費者為中心,攜手合作打造金融新未來. 得獎名單. 關於. 活動. Taiwan Financial Award. 由《財訊》雙週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主辦、 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鉅亨買基金與山水民調公司共同協辦 是國內針對金融產業最專業、最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 顧問團. 許士軍 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林修銘 TDCC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董事長. 吳中書 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董事長. 周吳添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林志潔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董事長. 李宜樺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

  6. 2024年2月15日 · 2024/02/15 19:27. 文|. 謝金河. 《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謝金河。 (圖/攝影組) 分享. 複製連結. 下一個變化:台灣、日本將成高科技的世界工廠. 2月15日台股新春開市,第一盤跳空大漲568.38,台積電開出第一盤是709元,一舉刷新高懸兩年的688元天價,重新踏上新的旅程,而台灣的加權指數也像撐竿跳高一般,越過18,619.61的歷史天價。 這一天,陪伴台灣股市創新高的是日本,日經指數在15日上漲454.62,再度寫下38,188.74的34年高點,差歴史高點不到800點。 台灣和日本重返1980年代,再度攜手同行! 只是內容不一樣,40年前是台灣跟著日本走,日本把低端製造給台灣,東元、歌林、聲寶、大同是代表作。

  7. 見證 50 年台灣產經史. 從總編輯到社長,一路陪伴《財訊》走過半世紀的謝金河強調,《財訊》標榜的新聞精神是:一,堅持用兩條腿跑新聞,深度追蹤政治與經濟內幕;二,精準的財經趨勢解讀。 從 80 年代的十信風暴、政治解嚴, 90 年代權力本土化變遷,到 21 世紀的中國崛起、台商遷徙,再到當前美中新冷戰、台灣經濟再起,半個世紀來,《財訊》無不發揮了關鍵的報導力量。 最懂投資的財經媒體. 2009 年 10 月 28 日,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財訊》由月刊改版為雙週刊,並致力於數位傳播的轉型;然而,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深入追蹤、嚴謹查證的專業新聞精神。 「掌握財經,深入內幕」,在這個浮誇報導氾濫的時代,我們更堅信這項報導精神的價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