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行政院2023年11月21日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重點包括散布被害人性影像納保護令、同性婚姻者的親屬納保護對象、強化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保護、增加童年遭受家暴的成年被害人保護措施等。 其中網路平台服務提供者,知有家被害人的性影像應先行限制瀏覽或移除,違者最重可處新台幣60萬元罰鍰。 家暴法定義擴大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效能更廣泛. 聯合國在2018年曾定義數位性暴力為「部分或全部透過手機、網路、社群媒體、電子郵件等資通訊工具,對婦女實施、加劇任何性別暴力行為,且造成嚴重影響。 馮嘉玉表示,台灣最常見的數位性暴力形式,就是合法或非法取得他人的性私密影像,再勒索受害者以提供金錢或更多私密照來贖回。

  2. 2023年11月22日 · 為完善家庭暴力防治措施,立法院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案。 立法院於11月21日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修正內容共有4重點,不只強化被害人保護措施、預防再犯措施,還保障同性婚姻權益。 另外,因應網路時代,更增訂家庭暴力被害人性影像之相關保護措施,將「被害人性影像遭散布」納入違反保護令罪範疇,完善性影像犯罪防治與保護的最後一塊拼圖。 《家暴法》修正重點一: 強化被害人保護措施. 為完善家庭暴力防治措施,立法院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共計修正21條,包含周延民事保護令保護措施及效力、強化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童年遭受家庭暴力者之保護措施、擴大聲請預防性羈押之範圍、增訂家庭暴力被害人性影像之相關保護措施等。

    • 了解「離不開」的原因 才能讓受暴者「清醒」
    • 如何「安全下莊」? 這幾點絕對要注意
    • 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主動諮詢政府或民間單位

    離開任何一段關係都不容易,有多方的考量、情感的羈絆,也會因錯誤的養成觀念,讓受害者期待並相信對方能有改變的一天,而忽略暴力行為本就是一種犯罪,是不該存在於任何一種相處模式中的。另外,施暴者也常將暴力行為的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讓受害者不會意識到那就是家庭暴力,這也是為什麼「離不開」。 藉由檢視下列幾點因素,可協助找出受暴者無法離開的原因,進而對症下藥: (1) 受害者在外的社會與經濟壓力:若受害者是長年在家照顧孩子、操持家務者,面對重回職場的一系列壓力,像是否還具備工作能力、年齡是否還有競爭力等,心理上的焦慮與對未知的恐懼,甚至會動搖離開家暴環境的決心。再者,社會氛圍較容易對離開的受害者貼上負面標籤,受害者因害怕被貼標籤而寧願繼續忍耐。 (2) 受害者的成長背景:女性成長過程中,較容易受到傳...

    「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若沒有長時間互動和深刻相處,很難了解對方是否具有暴力傾向,特別是情意正濃的交往初期,更是無法辨別。那麼,當發現對方有家暴行為,到底該怎麼離開這段關係,最重要的前提是「安全」,在安全的基礎下,輔以謹慎、溫和並緩慢的處理方法。 (1) 堅定的決心:事情不能只聚焦在家暴者對你的好,而忽略對方打你的事實,若置之不理,只會加深對方暴力的惡習並難以逃離。 (2) 告訴家人與朋友你的處境:行動前先告知家人朋友你在這段關係中的處境,並打算離開這段關係的想法。家人朋友的了解與支持,可以緩和你的焦慮並討論離開的方式,甚至也能保護你遠離可能的危機狀況。 (3) 理性且委婉的淡化關係:想好自己說的方式、態度和理由,並事先多做演練,減少傷害性,讓對方有尊嚴地離開可以減少悲劇發生。 (4...

    如果真的走到司法程序,不懂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沒關係,國內有政府單位「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婦幼保護專線113」和民間單位「勵馨基金會」、「現代婦女基金會」、「法律扶助基金會」等,皆有專業人員提供相關法律及社會協助訊息,協助受暴者度過動盪不安的過程。 原文網址:諮商心理師邱郁茹| 暴力行為的背後是控制與權力,為什麼離不開一段不快樂的關係?伴侶諮商另一半不願意同行,一個人也可以。 (文章授權提供/作家:Oops!!Wu)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8月4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台灣2022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高達19萬2千多件,平均每天約有526件家暴案件發生。 家庭暴力是循環歷程 女性被害人數為男性2.46倍

  5. 2024年1月25日 · 2024-0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 好萊塢影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遭前妻安柏赫德(Amber Heard)家暴,短短15個月的婚姻宣告破裂,這齣世紀家暴官司翻轉民眾對於「家暴者一定是男人」的刻板印象。.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親密關係暴力受害者 ...

  6. 2021年12月12日 · 家庭暴力事件近來隨著媒體聚焦,再度被放上檯面討論,但其實一直以來此問題都困擾著許多人,且往往是持續、循環地發生,不但不會自動停止,更有可能日漸嚴重。 為了避免雙方關係與問題隨時間的拉長而持續惡化,若能在出現徵兆但未發生家暴事件前積極面對和處理,才有能從源頭改善情況的機會,而學習親密關係,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該面對的課題。 了解家庭暴力 施者、受暴者心靈都該被關心. 構成家暴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個人因素與外在因素,但不是每個擁有這種遭遇的人都會用暴力解決問題,通常暴力行為是在成長過程中習得,在情況超過掌控或遭遇挫折時,為了緩解內心的緊張,保持心理平衡,通過侵犯、攻擊行為來發洩內心的牴觸、焦慮等情緒,因此家庭暴力的本質實則是「控制與權力」。

  7.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提醒,所謂的家庭暴力及親密關係暴力,並非單指肢體暴力,有許多人可能正在經歷長期言語霸凌或精神壓迫這些暴力行為而不自覺。 以「關心」來包裝 精神壓迫常有意無意被忽略. 不像肢體暴力可以驗傷、有明顯證據,語言霸凌及精神壓迫不易驗傷,且在報案或提告時若未提供有系統性的蒐證,可能反遇上更多困難。 再加上社會文化常常「勸和不勸離」,使受暴者有相當高比例去合理化對方的言語及精神暴力行為,也因此常未被察覺或被忽略。 胡延薇分享,不管是家暴或親密關係暴力,受暴者常因對方是親近的人,而去說服自己接受對方已透露的「隱藏訊息」,例如:需時時報備自己的行蹤、跟誰見面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