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藻礁是由藻類形成的岩或石塊。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鈣化的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無脊椎動物粘結或膠合,加上礦化作用所形成富含碳酸鈣的生物體,稱為藻礁

  2. 藻礁 類 形成的 岩 或石塊。. 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類死亡後鈣化的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 無脊椎動物 粘結或膠合,加上 礦化作用 所形成富含 碳酸鈣 的生物體,稱為藻礁。. 目前發現的藻礁主要組成種有 紅門 ...

  3. 2011年12月22日 · 台灣本島約1350公里的海岸線中,藻礁海岸僅佔有數十公里,然而藻礁不僅具有歷史價值,還能保護海岸免於被侵蝕,而多孔隙的環境更許多海洋生物及其幼苗孵育與躲藏的生存空間,顯見其珍貴而稀有、且需要保護的天然紀念物與生態系統;過去因不熟悉

  4. 沙岸、泥岸、岩岸及珊瑚礁主要組成臺灣海岸的底質,其中「藻礁比較少人注意到的。 藻礁跟珊瑚礁一樣由生物所形成的礁石,在臺灣只有在桃園的分佈比較完整。 藻礁是一個不常見的生態系統,不同於珊瑚礁區域的清澈海水,藻礁存在的地方通常海水比較混濁。 雖然環境看起來比較惡劣,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體上佈滿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孔隙,這些孔隙的表面長著許多的藻類。 靜靜蹲著不動會發現許多小小螃蟹邊吃著藻類、邊從小孔隙走出來,酋婦蟹及方蟹等體型較大的蟹類會從大孔隙出現,穿梭在岩間,寄居蟹則經常聚集在岩上。 潮池周圍有藻類生長的地方,吸引梭子蟹和蝦子在這裡覓食,池子邊緣可以發現石斑魚及許多魚類悠游其中,裸胸鯙則躲在潮池裡的縫隙中。 翻開礁石會發現扇蟹和岩瓷蟹躲在下面,也會發現一些螺貝類。

  5. Share post. 海編說:藻礁生態系的真面目,其實在各種「不利」正常生態系運作的環境條件下,組合呈現的一種生態風貌。 站在不同立場,看的角度也不盡相同,而用科學數據來證實,就是最好的例證。 跟著海編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刊載於 《科學月刊》第 500 期〈從科學數據的角度看見藻礁的真面目〉 2023.08.15. 從 1980 年代臺灣的生態保育意識逐漸抬頭發展至今,有關生態保育能引起全國矚目、媒體爭相報導、政府增編鉅資,甚至還需要動用到全民公投的案子,至今只有一件,就是桃園大潭區中油公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所引起的「藻礁之爭」。 其實用「爭」這個字並不準確,生態環保議題的決策從來不、也不應分個輸贏,而是服膺生態運作的原則,在多樣的環境與生物條件中,找到一個平衡的出路。

  6. 聽到藻礁,我們會聯想到岩上長滿了藻類,但是如果這些藻類不鈣化的話,其實並不會造,因此真正的藻礁是指可以鈣化的石灰經年累月堆積形成的體。可鈣化的石灰在海洋裡面並不罕見,但是現生由可鈣化的石灰建造成大面積藻礁地形,在全世界就相當稀少。

  7. 藻礁 何去何從?. 桃園藻礁是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全長27公里。. 圖中的觀新藻礁位於最南邊,已於2014年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不過因大潭電廠進水口突堤效應,觀新藻礁長期面臨海水侵蝕與海岸退縮等問題,亟需重視。. 攝影:陳郁文. 桃園藻礁是臺灣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