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日 · 近日新冠肺炎確診數死亡數均增加疾病管制署(疾管署)於1月2日宣布因應新冠疫情持續及春節入出境人潮疾管署自2024年1月3日起於桃園國際機場定點定時提供COVID-19家用快篩旅客於出入境時記得領取並提醒民眾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

  2. 2023年3月1日 ·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3月1日公布我國第67例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4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居住地分別為新竹縣及高雄市於2月下旬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丘狀癢疹水泡淋巴結腫大舌頭潰瘍等症狀

  3. 2021年5月19日 · 全球疫情嚴峻提高警覺.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近7日新增 COVID-19確診數較前週下降14%西太平洋及非洲地區整體疫情持平美洲歐洲東地中海及東南亞地區的整體疫情較前波高峰趨緩惟東南亞地區死亡數持續創新高國際疫情仍然嚴峻。 本週各國/地區感染風險級別無調整,名單如下: 1.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汶萊、諾魯、馬紹爾群島、澳洲。 2.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香港、斐濟、不丹、新加坡、越南。 5月19日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7例本土及8例境外移入;記者會中陳時中部長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統一層級抗疫。

  4. 2022年10月25日 · 指揮中心宣布調整COVID-19確診者解除隔離後自主健康管理措施,還有接觸者全面採行「0+7自主防疫」,並自今 (2022)年11月7日 (確診者開始隔離日,Day 0)起實施。 說明如下: 一、確診者解除7天隔離後,後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解除條件調整: 目前確診者解除隔離後,需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定對象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並遵守現行醫療應變措施。 本項措施調整後,居家照護之確診者,於隔離滿7天後,快篩陰性即可提前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收治於醫院、加強型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之非重症確診者,如以篩檢陰性 (需由醫事人員執行)作為解隔條件,解隔後無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 二、接觸者管制措施全面採行「0+7自主防疫」:

  5. 2021年7月29日 · 國內. #台北市. 文 / 景點+ 秀智整理報導. 7月29日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新北市7例最多,而部分縣市出現疫苗荒,專機回台救治又1例。 針對不少縣市傳出即將停止施打疫苗,指揮中心說明各地方政府所需疫苗數量,是依目標族群人數進行規劃配送,由於部分縣市已先接種「非現階段規劃施打對象」,而造成部分縣市開始無法吻合既定計畫施打,指揮中心呼籲各縣市依計畫順序進行施打,確保已預約民眾的施打權益。 28日施打人數有23萬人,施打涵蓋率達30%。 而今天新增16例本土個案,有2例感染源待查;有2例境外移入,其中一例是搭國際緊急醫療專機從柬埔寨返台救治。 昨天也有1例是從印尼搭專機返台就醫。 關於本土個案.

  6. 2023年4月25日 · 一、 多元監測疫情每週主動說明疾管署持續以多元管道監測國內外疫情及變異株流行趨勢於每週例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 二、 公費疫苗持續,規劃年度接種:持續儲備及提供各年齡層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隨時參考最新實證及各國接種建議,提報ACIP專家會議討論後續接種計畫。 三、 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染疫民眾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持續辦理;專責病房解除開設;維持陪探病管制納入常規管理;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持續落實必要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護脆弱族群。

  7. 2022年5月19日 · 2022年起COVID-19本土病例累計已超過百萬例,近期不少人詢問確診過且康復如果接觸到確診者,是否還需要居隔,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記者會說明。 由於確診後的康復者在3個月內仍有一定免疫力,如果在距離當次確診發病日後3個月內,再次接觸到確診診者,無症狀或未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就不用匡列為接觸者,也就是不用選擇「3+4」天或「0+7」居隔方案。 羅一鈞也補充提醒,曾確診個案且康復3個月內再次接觸到確診個案,如果出現相關新冠肺炎症狀,而且推測無其他病因的話,建議還是要進行快篩或PCR採檢。 由於確診者康復解隔離後,視同無傳染力,3個月內如果重複驗到病毒,多為舊案時陰時陽的狀態。 國內目前統計有457名個案之前染過其他病毒株,這波再染上Omicron,代表並非染疫過就絕對免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