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察其所安看他做事是否滿足於現狀」。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廋」,本義為山崖下的隈曲處,引申為隱藏。 本句話字面意思是「人還能藏在哪裡呢? 」反問意謂肯定,重複意謂強調,意思是「這個人肯定無處可藏了。 「視」、「觀」、「察」都是「看」的意思,但稍有區別,「視」是不太關心的看,「觀」是稍加注意的看,「察」是用心仔細的看。 無論怎樣看,此處就是看三項內容:「所以」、「所由」、「所安」。 就一件事而言,「所以」指所做的事情,「所由」指做事的原因,「所安」指對做事的感受,對這三方面看清楚了,對一件事也就看清楚了,對做這件事的人也就看清楚了。 看清楚一個人,也就是此人無處可藏的意思。 看清一個人,也就是要正確了解人。

  2.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出自《 論語·為政篇 》 解釋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過去的所作所為看仔細他的心安於什麼情況。 這個人還能如何隱藏呢? 猜您喜歡. 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 《孫子兵法·軍爭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篇》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篇》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孫子兵法·謀攻篇》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孫子兵法·虛實篇》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篇》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篇》

  3. 論語 : 為政 -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譯文對照: [ 不顯示] [現代漢語翻譯] [ 英文翻譯]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為政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 第1頁,共1頁。 共1段落。 第1頁,共1頁。 喜歡我們的網站? 請支持 我們的發展。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 (c)版權2006-2024 。 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 https://ctext.org/zh 。 請注意: 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 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 沪ICP备09015720号-3.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 在此提出 。

  4. 这一章就教我们如何知人的方法这里讲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讲到一个视一个观一个察这三句就是知人的方法在刘宝楠先生的《 论语 正义里面说「视以浅深次第为义」所以这个是一步比一步深入视是从表相上来看观就看他的念头察是观他的存心。 也有的说,视是看他的当下,现在的表现,这容易观察;观是讲他的过去,他的为人;察是讲他心意的去向,安在哪里? 我们来细细的学习这一章。 首先来看朱子的《集注》,他说「以,为也」。 「视其所以」这个以当为字讲,就是视其所为,他干的是什么?是为善还是为恶?朱子说「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君子所为就是善的,小人的所为是恶的。 所以从他们的所为里头,你就能看到这个人是君子,是小人。 这是第一步,从他的造作、行为去观察。

  5.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 人焉廋哉④? 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为。 所以:所做的事。 ②所由所经过的途径。 ③安:安心。 ④廋 (sōu):隐藏,隐蔽。 【翻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 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解读】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 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 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

  6.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為政: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為政》 外文名 :do politics. 章數 :24章. 作者 :孔子. 創作時間 :春秋時期. 代表思想 :儒家. 孔子及論語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農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 全中國各地也有是孔廟祭祀孔子。 孔子像.

  8. 2020年3月9日 · 孔子却自有一套观人法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意思是从人的行为上看从人的动机上分析再考察他安心于何处。 这样的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 这句话蕴含着孔子观人的三层次。 首先是视其所以,看他做了些什么,呈现出来的是善事还是恶事。 这是评价的基础,即看人不要先去预推其动机的善恶,先看行为本身的伦理价值。 在这个层次上先不要着急去强调他的动机,不然好心办了坏事,似乎可以得到原谅,这不符合公正的原则。 因为恶的行为可能有好的动机,但造成了实际的伤害。 这就是古人讲的“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第一个层次强调对行为要以实际所为评价为主,动机考察为辅。 问题是,行为带有隐蔽性与实效性,动机上也存在故意与过失。 善的行为可能出于伪装,恶的行为也可能出于过失。

  9.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都要察其所安』,一動就觀察他的用心做完事再觀察他的心情幹好事若覺得不滿意或是感覺很得意」。 這觀察他,如果做了好事,他覺得不滿意還是自己感覺很得意,看他的心情。

  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乾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