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5日 · 第1課:收養是在幫孩子找家. 收養是因為孩子需要家,孩子的權益與需求優先,而不是考量大人的偏好與利益。 在台灣,身心發展有狀況、特殊家庭背景(如父母有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礙、吸毒、酒癮、入獄、犯罪紀錄等)的孩子,找到歸宿難上加難,如果一直沒有人收養,最後不是進入育幼院,就是送養到國外。 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妙儀說,該基金會安置的疑似愛滋寶寶,即使後來已排除感染愛滋病,但收養人仍有疑慮,出養困難,「還是很多人擔心會被傳染。 」後來多半被外國家庭收養。 例如國內有一名確認感染愛滋的孩子,被一對美國阿拉斯加夫妻收養,那對養父母甚至他的手足一併收養,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顧;因美國保險給付的關係,孩子的愛滋病用藥不是每項都獲給付,不過養父母也以商業保險來補足,孩子現在長得活潑開朗。

  2. 小兒謝宗霖(小州)是於7月中落幕的「亞太區民主教育年會」的主辦人,在此之前則是全人實驗中學的老師。 當初,在趙珮均安排下,小州是台灣最早的體制外學校「森林小學」第二屆學生、哥哥謝明諺是「全人中學」第一屆學生,算是在台灣接受體制外教育的「第一代」。

  3. 2020年4月15日 · 原生家庭出養孩子前3原因為:經濟狀況不佳、家庭無法提供照顧或教養、未婚生。 收養者以40~49歲最多。 單身收養者僅5人。 收養孩子3大原因:生育困難、喜歡孩子、願意照顧有需要的孩子。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整理:張靜慧. 收養申請比懷胎生還長. 10年前收養女兒的洪太太提起,當初收養過程中單是等法院裁定就將近一年,她幾乎每個星期都打電話問書記官進度,後來承辦法官出國進修,還換了一個法官,「這一年心一直懸著。 」更可惜的是,等得愈久,養父母愈可能錯過跟孩子建立依附關係的黃金期。 有些收養人如果沒在居住地媒合收養成功,會向外縣市的收出養機構申請,舟車勞頓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也相當可觀。

    • 不只是媽媽而已──媽媽還能是什麼?
    • 親子使用者需要的是個被生活的城市
    • 誰組成「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 兒童遊戲權及兒童參與權倡議團體
    • 拒絕「肯德基」和「麥當勞」遊具
    • 從使用者到弄懂所有專業的公民使用者
    • 讓全世界的遊戲倡議網絡來當智庫

    台灣的公共兒童遊戲空間,長期被忽視,沒預算、沒設計、更沒品質,白話就是:「你公園搞成這樣,要我怎麼養小孩」?不過,如果變成一個依據使用者需求設計建設的公共空間,參考親子真實使用經驗,硬體設施符合需求、親切友善的圖文告示,加上親子使用者進出帶來的流動,一塊塊原本只是靠官僚僵直思維和便宜行事產業鏈環環相扣去拼湊的城市肌理,就會被植埋進一顆顆兒童主體的遊戲種籽,就像在皮下針灸植入藥劑,藥效便在肌理擴散影響。 在這樣被柔化生根的城市脈絡當中,我們才能在眾力協同撐出的實質空間下,讓孩子長出適性主體的生命萌芽。 親子使用者本身、政府機關、民間機構、景觀建築、都市規劃、設計專業、親職研究、幼兒教育、社會學者、設備廠商、社區工作者等所有關係人,面對兒童公共遊戲空間重災區,需要攜手合作將「兒童主體需求促成自由...

    親職教養術和反造城市或城市共生有什麼關係?從使用者需求及經驗,來主導城市空間規劃設計的角度觀看,也許就比較能理解,為什麼我們這一群媽媽領銜的親職照護者,要帶著所有人一起看見「親子」這一個使用者族群,讓這群人「被常規化地成為城市設計不可或缺的一員」,讓城市可以真正涵融其使用者的生命。 以下篇幅,就讓筆者用「特公盟」這3年多的故事,帶大家看看台灣版的「由上而下制式結構的城市治理願景」、「實務規劃設計」和「由下而上自發創意的使用者主體需求和經驗」之間,各種各樣的拉扯張力之下,每一位有著獨特差異性的成員,如何從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台南市、高雄市、花蓮市,甚至全台各地,結合成一股改造城市的力量。

    特公盟,是一個結構鬆散但行事機動的團體,發起人林亞玫常自嘲大家是一組「雜牌軍」人馬,只要是公園改造範疇內任何該做的事,就會有自發自學的成員主動跳坑和補位將其完成。但是,這樣的一群人,是怎麼聚集,並在3年之內,促成台灣許多兒童公共遊戲空間的改變呢? 這就要從2015年10月28日這一天說起。當時,開始發起這個運動的成員,是一位經常帶著3歲多孩子參加共學活動,並到台北市幾個公園玩耍的全職媽媽,也就是發起者本人,她發現一處原住民公園的磨石子溜滑梯被拆除了,一開始感受到好像有點生氣,但還沒有那麼在意,或許對自己的衝擊,還沒有那麼直接。 沒有想到「今天這樣搞他家,明天就會拆我家」,後來工程圍欄框住的,變成是她家附近的青年公園,而拆掉的是孩子最愛玩的太空堡壘磨石子滑梯,和一座瑞典原裝進口的高塔滑梯,她發...

    「兒童參與表意權」是什麼? 從台灣有公園及其附設遊戲場的公共基礎建設以來,極少有使用者實質參與及表達意見的案例。兒童是國家基礎,包括各種不同身心能力狀態的兒童。對孩子來說,讓兒童現身表達意見和參與所有建置公共遊戲空間的過程,代表的是溝通和表達;結合思想和行動,則滿足了孩子成就感、靈感、動感和使命感。我們積極促成不同年齡參與表意的方式,如透過遊戲模式(如兒童遊戲工作坊)的需求觀察及意見萃取,同時給兒童被理解和主動反饋的機會,使其能表達對公共遊戲空間的感覺和意見。 那麼,「兒童遊戲權」又是什麼? 簡單來說,因為兒童是相對弱勢,兒童遊戲場就是要鞏固兒童的空間使用權利。這個社會對兒童往往是輕忽的,整個童年都在準備成長,為長成大人做準備,但事實上「玩」對兒童很重要,要好好長大就要玩得足夠。但公共遊戲空...

    記者會後,台北市的公園改革似乎開始動起來,而我們也不斷到全台各地分享一開始「爭取保留磨石子滑梯」的故事,希望議題繼續擴散到全國。但每到一個地方,就發現各地公園幾乎長得一樣,建築工程許可由毫無兒童身心發展及遊戲專業的廠商取得,甚至連景觀設計專業經常都沒有發揮的餘地。在極短工時和極少預算下,僅在公園劃定某處為兒童遊戲場空間,擺放品質堪慮、低齡缺挑戰且模組制式「罐頭遊具」,於是,我們的訴求增加了「拒絕罐頭遊具」這一個重點。 在英國,像台灣罐頭遊具這樣輕忽並便宜行事的組合,被稱為「肯德基」(KFC〔identical Kit, Fences & Carpet areas〕,指長得很類似的組合遊具、圍欄和地墊區域)。在美國,這組合則被叫作「麥當勞模式」(McDonald’s model),意指訴訟文化...

    當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制定的國家標準(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CNS)中,有兩條涉及公共戶外兒童遊戲場的條目CNS 12642及CNS 12643,而台北市政府當年(2015)9月,執行公園兒童遊戲場場域設備普查和檢驗,發現全市公園內的磨石子溜滑梯都不符合國家標準CNS,會危害兒童的安全,因此主責單位公園路燈管理處開始進行地景化改善工程,意即:將不符合CNS的設施,修改成只能看不能玩的設施,無法改善的話則全面拆除,並以塑膠套裝遊具取代。 對於我們這一群素人,國家標準CNS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詞。為了不在任何會議上持續被公部門、設計師和廠商再用國家標準CNS的理由搪塞,聯盟中幼教專業和職能訓練背景的成員,開始負責擔任所有成員的專業培訓總舵,一邊找幼教學者研習兒童發展課...

    驚悚的是,當我們越是帶著大家一起看到不同國家對孩子遊戲的重視,越是驚覺台灣對於兒童與親職的忽視。少子化的現象,加上敬陪末座的新生兒出生率,並沒有讓政府因此在公共、非營利等多元托育或基設政策上茅塞頓開,也沒有因而把兒童遊戲政策當作是可以從城市層級拉抬至國家層級的一劑維生素。 兒童權利公約在國內的施行仍然只是表面文章,公共遊戲空間法令及管理辦法過時無效,教育部、衛福部和內政部對於兒童遊戲的責管,仍維持「民不動、我不動」。當芬蘭把「社區育樂公園(Leikki-puisto)」作為公共托育一環的消息傳來,特公盟更堅信將「遊戲空間當作親職教養術」,會是台灣親職能夠自助自救的方法之一。當國家沒有把「養孩子」這一件事當做份內之事,特公盟的成員就要把「大家的孩子大家一起養」這一件事,當作是「全世界的專家都可...

  4. 2016年6月26日 · 一般而言,社會局會給予照顧一個孩子的寄養家庭,每個月約1萬8千元至2萬3千元不等的寄養費,包括照顧孩子飲食、住宿及所有生活用品,寄養家庭可自由分配。 而婕婕所有復健課程,也從中撥出。 對張巧存來說,這是不能省的花費,就算要跑不同診所、要花很多時間,也要找最好的老師。 「你會看到孩子進步,她有需要,只要她有進步,我做什麼都覺得OK! 總是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寄養媽媽伸出援手,但一段時日後,孩子或回到原生家庭或被出養,這段短暫相逢日子,卻是孩子未來最重要的關鍵。 「為孩子的未來作準備」,成了寄養家庭最重要的任務。 「準備」不只是身體的照顧,還有受創心靈的耐心呵護。 「我想要把孩子照顧好,比較大的,要教他們獨立,以後回家了,如果爸媽又情緒不好,至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才不會又被打、受虐。

  5. 2023年8月13日 · 《報導者》日前貼身跟訪一名台裔美國人郭.里斯(Kuo Reese,又名郭慧如)的尋路 ,揭露她的曲折身世後,我們再度聯繫多名因「私下收養」,而在成長路上飽受挫折的海內外當事人;我們也專訪在那個年代為傳宗接代而走上「購買」嬰兒之路的母親,母子倆如何在多年後坦誠這個艱辛的過往? 從他們的人生見證,又看到台灣如何花上40年,看見這群兒少曾被剝奪的權益? 基隆出生,被生母賣給住在桃園的人口仲介,由一對來自台北的陳姓中年夫婦「購買」,他們再去屏東尋找助產士偽造出生證明,年僅4個月大的阿仁(化名)從棄嬰成了陳家小孩。 26年後,阿仁發現這段往事。 他今年滿30歲,養父已逝,養母明珠(化名)高齡83。 母子兩人相差53歲,阿仁從小疑惑,「為什麼我的媽媽比別人年紀大那麼多?

  6. 2018年7月17日 · 圖片提供親子天下出版社) (編按本文為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用態度換夢想的二手商店書摘經親子天下出版社授權刊登標題為編輯所改寫座落於台灣花蓮壽豐鄉的豐田村一間用甘蔗葉鋪成屋頂的老屋裡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顧瑜君帶著村莊孩子當小老闆經營起一間公益二手店──這裡是五味屋許多人稱它是囝仔人ㄟ店」。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在很多孩子的生命中,是難以承受之輕。 當社會的價值觀與期望, 壓垮了能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的父母, 孩子與父母共同承受著來自社會的眼光, 連外界善意的幫助本身,可能一不小心都變成了壓迫。 這個故事是很多孩子共同的經驗。 家長是否能被理解與接納,很多時候僅在一瞬間。 很多孩子的親情是五味雜陳的存在,必須被慎重的理解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