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25日 · 4種皮膚顏色看癌症症狀. 一、紅. 皮膚發紅是由於血流加速、紅細胞數量增多,或者毛細血管擴張充血造成的。. 平時在運動和飲酒後,人的皮膚會變成潮紅色;如果既沒有運動,也沒有飲酒,那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了以下幾種疾病了. 蜘蛛痣. 這是肝硬化的症狀 ...

  2. 2021年2月24日 · 大腸鏡是預防大腸癌最精確的檢查手段之一,台灣大腸癌已經蟬聯 13 年癌症發生率排行榜的第一名,而除了國民健康署提供的糞便潛血檢查之外,其實更適合的檢查是「大腸鏡」。 1. 整理包/新冠肺炎確診症狀已改變!2 點跟流感最不一樣、最新變異病毒JN.1是

  3. 2020年4月7日 · 蔡聰聰指出,心臟衰竭分成四個階段,若達到第四級的時候平均五年存活率只剩下50%,死亡率比癌症還高。. 國人因心臟疾病致死十大死因排行第二名!. 出現 7 個症狀要警覺.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仍居榜上排名第二位,奪去21,569條 ...

  4. 2021年11月11日 · 根據國衛院的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延長3年壽命,還可降低癌症死亡風險10%。 透過規律運動不但可以控制體重,也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 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從事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有助於預防胰臟癌。 體重控制. 研究顯示,體重若超過個人理想體重的40%,男性罹癌風險將增加33%,女性則增加55%。 維持體重必須控制身體質量指數 (BMI)18.5~24間,或是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為基準。 遠離菸酒. 研究發現,癌症的死亡約有3成與抽菸有關,而且不僅是吸菸者本身有風險,二手菸、三手菸對於健康的危害絕不亞於當事人。 而酒精則會對胰臟造成氧化壓力,進而讓胰臟受到損害,增加發炎機率,胰臟若常發炎,便容易產生癌病變。 文/黃慧玫、李祉函. 延伸閱讀:

  5. 2019年6月23日 · 日期:2019 年 6 月 23 日 作者: 盧映慈. 當身體某個地方疼痛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醫生。 但是說不出自己「哪裡痛」,在我們去看診的時候,可能會跟醫生雞同鴨講半天。 而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醫生沒辦法馬上幫忙解決問題,一定會讓人非常焦急。 而《醫生,我怎麼了》這本書中,就提供一些判斷的方法,讓你可以好好的跟醫生溝通,也能多少了解自己現在的嚴重程度。 身體的痛分2種. 身體表面感受到的疼痛稱為體感痛。 體感痛是可以用手指出疼痛部位,位置特別明顯的疼痛。 像是皮膚、肌肉(橫紋肌)、骨頭、腹膜(肚子內側的牆壁),這些地方都具有體感痛的感應器。 另外雖然平常很少會提及, 但其實「血管的疼痛」也是屬於體感痛 。

  6. 2019年7月10日 · 醫生說我有心臟肥大怎麼辦?. 因為心臟肥大的原因有2種,所以在檢查出「心臟肥大」的時候,必須做進一步的診斷來找出真正的原因。. 一般來說的心臟肥大初步診斷都是心電圖為主,但心電圖的準確度大約只有一半,也無法知道是心肌肥厚還是心室擴張的 ...

  7. 2018年12月28日 · 腎結石該看腎臟科還是泌尿科?. 醫師:關鍵差在「內外」兩字. 很多人會覺得泌尿科是看「尿尿」的,腎臟科才是看「腎臟」疾病。. 所以健檢時超音波一照,發現腎臟特別腫、或是疑似有結石、覺得腰痛,都會去掛腎臟科,其實應該要掛泌尿科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