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聖嚴師父首先解釋,所謂的妙覺性就是本性、空性,這是佛的大智慧;自性、空性是不變的,變的只是因緣,但我們可以由因緣來體會自性是空的事實。 然而由於阿難尊者不了解佛所說的,於是問佛說:「為何一切法都是因緣法,但自性卻不是因緣法? 並且見性不是要具備空、明、心、眼等四個條件嗎? 聖嚴師父表示,其實阿難尊者問的沒錯,只是會錯意了! 他強調,見本性是要透過這四個緣才行,但本性本身不是因緣法,它是空的。 但要如何才能見到空的自性呢? 那就必須透過空、明、心、眼才能發現空性。 師父進一步指出,所謂空,就是空隙、距離;明就是光明、光亮;心就是我們的認識心和虛妄分別心,並不是明心見性的心;而眼就是我們的眼神經、視網膜。 以智慧了解世間象. 然而具備這四個條件,是否就一定能見到明心見性的「性」呢?

  2.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中的地位極其重要,若舉晉譯六十卷本而,共分七處、八會、三十四品,在八會之中的第一會、第六會、第七會、第八會的四會都有普賢菩薩;在三十四品之中的第二〈盧舍那佛品〉、第二十三〈十明品〉、第二十四〈十忍品

  3. 所謂「大慧」目,是指偉大的智慧之眼,能夠見到眾生原來具有的覺性,也就是佛心。 聖嚴師父說,佛法中說的五眼,第一是每個人都有的肉眼。 第二是能看得很遠、很細緻,能看到未來,連精神體都看得到的天眼。 第三是只有阿羅漢才具備的慧眼,是指能斷人我的。 第四法眼則是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薩所具有的,能夠藉此見法性、證法身。 最後就是佛眼;而五眼具足就是所謂的大慧目。 至於覺心明淨,師父以天空中的雲霧和光明為例說明,雲霧好比無明、煩惱,愈濃厚時能見的光明就愈少,好比眾生原本都有本覺心,但卻被無明、煩惱所障礙,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具有覺心的。 而淨和染也是相對的,煩惱無明愈少,我們的心就愈清淨,沒有污染的清淨心,就沒有煩惱的無明,也就是所謂的覺心明淨。

  4. 《阿彌陀經》的是持名念佛。 依據近代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察梵文本的《無量壽經》所載念佛,是「隨念」、是「思惟」念。 其所明示的「乃至十念」、「乃至一念」,是用意念思惟無量壽佛名號,欲生彼國,即能如願往生。 有關念佛法門的詳細討論及介紹,請參閱另一本拙作《念佛生淨土》。 至於願文所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意謂,除了已犯五逆罪及誹謗正法罪者無法往生西方淨土之外,凡能信願念佛之人,不論有罪無罪,善多善少,都可往生彼國。 然於《觀無量壽佛經》的下品下生往生條下,則又有慈悲的開放之門,而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念佛,..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

  5. 長者居士也就是仕紳賢達。. 依《法華文句》卷五,「長者」有三種: (1)世間長者,姓高、位尊、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嘆、下歸。. (2)出世長者,佛從三世真如實際中生,功成道極,十號具足,乃名出世佛大長者。. (3)觀心長者,觀心之智從 ...

  6. 2017年10月2日 · 然而,禪淨何爭?.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曾說:「法門無量,必須以禪淨二法為本。. 」「法門無量,唯禪與淨,最為當機。. 」「法門雖多,其要唯二,曰禪與淨,了脫最易。. 以持平心態看待禪、淨兩種修持效益,如輊如軒。. 因而,此兩種重要行門之 ...

  7. 慧思禪師帶領弟子在大蘇山上過了幾年清明的日子,有一天,一位相貌堂堂的青年僧前來造訪,他叫智顗,禪師一見他,就明白後繼有人,於是將他收入門下,傳授他「無上心法」。 這個青年僧人,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天台智者大師。 智顗深獲慧思禪師的賞識,在大蘇山上一待七年,同樣地證得「法華三昧」。 慧思禪師南遷南嶽,囑咐智顗前往金陵弘法,從此師徒兩人分隔兩地,終生不曾再見。 慧思禪師於南嶽一住十年,後人因而尊稱他為「南嶽尊者」,而智顗在金陵待不多久,即前往天台山建立道場。 陳亡隋立,晉王楊廣縉守楊州,對智顗特別禮遇。 他邀請智顗為其傳授菩薩戒,賜「智者大師」的名號,並建立多處道場供智者大師講經說法。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智者大師入滅,臨終之時交代弟子將一封遺書交給楊廣,書中懇請楊廣發心協助建立天台山的新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