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 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 》指,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超富裕家庭向繼承人隱瞞了資產規模,相當多富豪沒為下一代繼任做準備。 23%富裕家庭對子女隱瞞財富規模. 29%家辦沒為下一代繼任做準備. 調查揭露家族辦公室如何為富豪管理金錢. 報告於去年10月至12月調查了全球19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其中四分之三位於美國。 受訪家辦監管的資產至少為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平均為8.646億美元(約67.44億港元)。 受訪家辦所服務的富裕家庭平均總資產為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 23%富裕家庭對子女隱瞞財富規模.

  2. 2024年4月29日 · 發布時間: 2024/04/29 13:30. 分享:. 富豪留下神秘遺囑 100年後子孫才能領遺產 2萬件古錢幣 如今價值5.6億元. 有錢人寫平安紙分配財產,若子女尚年幼,可能會指定其成年後才可繼承。. 不過,有些繼承人等待的時間尤其長:有富豪訂立「神秘遺囑」,規定100年後 ...

  3. 2024年5月7日 · 發布時間: 2024/05/07 20:00. 最後更新: 2024/05/08 13:20. 分享:. 應否向父母坦白真實人工?. 28歲青年為避付家用「報細數」:給了也浪費 網民:平日扮窮可促進和諧. 年輕人出身後,相信也不會隨便向親戚朋友披露真正個人入息,惟恐財務的「底牌」被看穿。. 搵得 ...

  4. 2024年4月30日 · 三四十歲,有人已事業有成,有人依舊在人海浮沉。 CNBC引述美國社會科學雜誌近期一篇調查「美國生命歷程與財富積累」顯示,千禧世代成為貧富差距最大的一代 ─── 而隨著財富大轉移的到來,該差距將更加顯著。 千禧世代成貧富差距最大一代 討論平均值無意義. 該 研究 顯示,千禧世代(即當下28~43歲的世代)內部的貧富差距是所有世代中最大的——這帶來了一系列的階級緊張與怨恨。 精英千禧世代正遠遠超過前代人,然而,絕大部分的千禧世代依然在學生貸款、底薪服務業、高房租以及低儲蓄之間苦苦掙扎。 研究顯示,該時代35歲的平均財富比嬰兒潮時代整整少了30%,然而,最頂尖10%的千禧世代,其財富卻比同齡的嬰兒潮世代高出20%。 「千禧世代的內部差異巨大,因此 談論所謂的『平均』經歷沒有任何意義。

  5. 2024年5月7日 · 滙豐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約6成打算於亞洲區內其他城市定居的中國內地富裕人士,認為香港是區內最理想的居住城市,他們都計劃於未來5年內移居香港。 調查於2024年4月中進行,滙豐對114名擁有可投資資產達300萬美元或以上,並有意或有興趣在亞洲其他城市獲取居留權的中國內地高淨值人士進行了一項網上調查,了解他們的移居偏好和考慮因素。 滙豐認為,調查結果凸顯香港在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的吸引力。 7成受訪者已在港作出投資. 調查顯示,受訪者偏好香港多於其他亞洲城市,是由於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有明顯優勢、金融基建穩健、擁有國際網絡及醫療系統可靠。 此外,子女能否獲得優質教育亦是受訪者關注的因素。 滙豐又指出,調查顯示七成計劃移居香港的受訪者已經在香港作出投資,當中大多數(60%)都打算增加投資。

  6. 2024年5月6日 · 當巴菲特想讓其接班人、現任非保險業務主管阿貝爾(Greg Abel)對股東問題發表意見時,他習慣性地把阿貝爾叫成了「查理」。 這個小口誤引起了股東的歡呼。 芒格罕有拍案. 要求巴菲特入股比亞迪及Costco. 巴菲特強調芒格對巴郡投資組合的影響,當中,比亞迪 (01211) 和好市多(Costco,中國內地稱「開市客」,美:COST)是芒格最推崇的兩隻股票。 巴菲特提到,芒格通常贊同他的投資建議,唯有兩次是芒格拍案要求他「買買買」,分別是入股比亞迪和好市多。 回想起來,我在Costco(的投資)應該更積極。 他在(投資)這兩間公司上,是合時合理,準確命中。 (He was right, big time, in both companies)

  7. 2024年5月2日 · 根據72法則,將72除以年回報率,便可估算本金翻1倍所需要的時間。 以年度回報7.2%的產品為例,它需要10年使本金升100%,而年度回報6%的產品則需要12年。 為下一代建立教育基金,可選擇的工具眾多,表2比較了5種常見理財工具: 包括教育基金保險. 保證入息儲蓄壽險 (Coupon Plan) 長期儲蓄保險. 投資相連壽險計劃 (投連險,ILAS) 月供股票. 籌劃教育基金,不少人注重保證回報。 不過,在5款產品中,只有教育基金保險、保證入息儲蓄壽險 (Coupon Plan)和長期儲蓄保險提供保證回報,而且除非提早斷單,否則一般不會虧損本金,較為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 至於追求高回報的投資者,則可考慮投連險或月供股票。 不過,高回報伴隨高風險,如投資失利,有可能得不嘗失,蝕本離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