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約 50 項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0日 · 警方六大防騙貼士: 1. 不應隨便在網上披露個人資料; 2. 切勿輕易接受交友邀請及相信初相識網友; 3. 切勿下載來歷不明應用程式; 4. 提防回報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 5. 若「投資公司」使用個人銀行帳戶或虛擬貨幣收取投資資金時,很大機會為騙局; 6.

  2. 2021年6月11日 · 近日不少市民收到假冒滙豐PayMe發出可疑驗證碼短訊,要求用戶提供驗證碼,騙徒隨後即可控制該用戶的PayMe戶口,並轉走帳戶口內的存款。 由今年5月初至6月8日,方接獲49宗牽涉電子支付平台及假冒銀行網站的騙案,涉及金錢損失超過430萬元。 【一個月被騙逾千萬元 「殺豬盤」騙案如何運作? (附防騙貼士): 按此 】 金管局呼籲市民提高警覺,任何人士若曾向該網站提供其個人資料或進行任何交易,應聯絡有關銀行及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 點擊圖片放大 方指騙徒只要取得兩組數字,就可以騎劫電子錢包帳戶轉走存款,手法如下: 假扮朋友向你發訊息,套取電子錢包一次性「驗證碼」及6位數字「交易密碼」; 假冒銀行發出釣魚短訊並稱戶口有異常情況,附連結至假網站盜取你的網上銀行戶口資料。

  3. 2020年10月27日 · 當地刑事警察局指出,騙徒先選定一些冷門、業績欠佳的港股,大量買入後,再由「女網友」搭訕,誘騙受害人用大筆資金買入該股份,騙徒藉此將全部股份轉賣給被害人獲利,由於港股無漲跌幅限制,當被害人發現受騙時,股票市值已所剩無幾。. 本港 ...

  4. 2021年6月3日 · 向有關銀行查詢後,發現騙徒以受害人身份開設「電子錢包」戶口,再經受害人銀行帳戶提取2萬元至電子錢包。. 經調查後,案件列作以欺詐手段取得財產。. 警方呼籲,市民如接獲一些來歷不明的電話或短訊指可以幫助申領政府消費券,一定要小心核實 ...

  5. 2021年4月12日 · 香港人使用信用卡的程度非常普遍,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字,去年第3季在市面流通的信用卡多達1934萬張,是香港人口逾兩倍。網上使用信用卡的安全情況亦成為重要的議題,根據方數字,今年1月案件已達54宗。在盜用信用卡個案中,亦涉「網絡釣魚

  6. 2022年8月3日 · 保監局剔5風險 明年起須填聲明書. 近年「保費融資」盛行,即保單持有人以保單作抵押品借貸。. 保監局在最新一期的《監管通訊》中則指出「保費融資」有5風險,呼籲大眾除非已仔細考慮當中涉及的所有潛在風險,否則不應進行保費融資安排。. 《監管 ...

  7. 2019年2月12日 · 電子錢包在去年相繼爆出安全漏洞,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早前在接受訪問時透露,正研究進一步收緊及統一電子錢包認證要求,甚至考慮全面實施「實名制」認證。但有專家認為,根本之處是盡快設立「認識你的客戶」平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