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傳媒. 20220401. 水稻葉稻熱病初期病斑;滯留稻葉的露水會助長葉稻熱病危害。 (圖片來源/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臉書) 內容提供/積木文化 文/顧曉哲 插畫/林哲緯. 由 稻熱病菌 所感染而產生的稻熱病,分布於所有稻米產區,包括亞洲地區的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中國與印度,歐洲的義大利以及美洲的美國與巴西等85個國家,每年因為稻熱病菌所引起的稻作損失,可以填飽6,000萬人的肚子。 稻熱病非常棘手,很難擺脫,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稻作地區能完全脫離稻熱病的威脅。 稻熱病的病源體於 1891 年被義大利的 卡瓦拉 (Fridiano Cavara)命名為稻梨孢(Pyricularia oryzae),並在1896 年被日本人 白井光太郎 進一步描述,是分布最廣泛的植物病害之一。

  2. 20220320. 臺灣早有旱稻種植,而在水稻引進後,稻米在近代成為臺灣最大宗農作物。 (攝影/陳大中) 內容提供/貓頭鷹出版 文 /翁佳音、曹銘宗. 臺灣氣候溫暖、潮濕,非常適合稻作。 米在臺灣是傳統的主食,所以臺語俚諺說:「 一樣米飼百樣人 」,罵人:「 食米毋知米價 」,安慰自己:「 時到時擔當,無米才煮番薯湯 」。 「飯」的本義指煮熟的穀類,華語說小米飯、白米飯、糯米飯、高粱飯等。 但臺語講「飯」就是指煮熟的米,最傳神的一句話是:「食飯皇帝大」,形容吃飯最重要,不能被打擾、中斷。 人類種稻、食米的歷史淵遠流長,考古發現在8,000至10,000年前就有稻的栽培,不過當前世界糧食作物總產量的排名是玉米、稻、小麥、大麥。 臺灣的旱稻與水稻.

  3. 凌聚農業專注智慧軟體的研發,幫助臺灣農業升級。 撰文/梁鴻彬 攝影/吳尚鴻. 「農產品的產銷儲運唯有導入科技及數據的管理,才能解決農業現場的痛點! 」凌聚農業的總經理林靖祐表示,17年來持續投入深耕智慧農業的科技軟體開發,目的是為了實現農產品的流通與全程溯源。 位在嘉義新港的「儂鑫有限公司」(祥好農場)每天要出貨兩萬包蔬菜,場長葉永霖以親身經歷表示,引入「凌聚農業」的「農業ERP」及「農易配」智能派車系統,不但能掌握從種植、採收、倉儲、配送、銷售及財務等流程和數據,掌握一條龍的農產品產銷過程,更重要的是經由雲端資訊流的控管,解決農業現場的痛點。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卡阿郎巨木是目前已知臺灣第一高樹,樹高79.1公尺的「桃山神木」退居第二名,第三名則是大雪山區南坑溪附近樹高73.7公尺的「西施巨木」,前十名高樹樹種均為臺灣杉。 在森林中找尋一棵樹並確認樹高,難度極高,「找樹的人」利用全臺光學雷達(光達,LIDAR)資料,先由成功大學計算測量,篩選出可能目標,再透過人工跋山涉水實地測量確認。 找樹團隊日前花費8天路程,於南投丹大山區、卡阿郎溪上游,中央山脈陵線西側下切1,000公尺處找到光達測量77.6公尺的巨木,以在地地名命名「卡阿郎」,是布農語的螃蟹之意。 遠眺「卡阿郎巨木」景觀。 (圖片提供/找樹的人) 「找樹的人」團隊在「卡阿郎巨木」腳下拍照留念。 (圖片提供/找樹的人)

  6. 農傳媒. 20180117. facebook. twitter. 採訪整理/ 林宜潔 製表/ 邱柏綱 首圖攝影/ 謝佩穎. 臺灣的農田水利事業從 17世紀開始發展,到現在已有 3百多年歷史,從初始階段的私有私營、日治時期的中央管理,國民政府來臺後幾經變革,發展成現今的農田水利會,過程中曾經歷改制公務機關、會長遴選、水利會定位等諸多討論,值此當時,更值得我們仔細複習這段歷史。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篇文章請見〈 水脈、糧脈、錢脈,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後何去何從? 明鄭時期:水利設施萌芽. 臺灣農田灌溉的開端可溯回元朝時期,當時以簡易引流灌溉,並沒有水利設施的建造。 到了荷蘭治臺(1622~1661年),首次出現水利建設,如「井」、「陂」等,臺南、臺中都出現了攔水堰,也有木製的引水設施。

  7. 影響每一個人的台灣農業與農地公平正義」一書,提及89年農發條例修正案通過後,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允許農地農宅興建,掀起一波農地買賣熱潮,成為豪華農舍林立、農地價格大漲的濫觴;20年後,國土計畫開行,究竟是守住農地? 還是再開流失破口? 始終令人擔心。 國土功能分區圖四年內公布,將是搶救農地最關鍵時刻。 (圖片提供/豐年社資料照片) 農委會手上有秘笈 掌握全國農地質和量.

  8. 「自由貿易是趨勢! 」吳榮杰指出,臺灣自加入WTO即應對貿易自由化有所準備,盡量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自由化是「短空長多」,短期間可能受到衝擊挫折,但長期來說,就是逼自己產業升級,農業不會每一樣都比不上人家,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只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市場會更大。 他舉例,臺灣自加入WTO以來,農業已不再追求價格成本競爭,而是朝向追求智慧化、高附加價值發展;以前不重視採後處理,現在農產品為了銷售國際市場,便愈來愈注重冷鏈物流。 臺大農經系名譽教授吳榮杰認為,自由貿易是趨勢,臺灣農業應該盡量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 (圖片提供/吳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