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98年8月1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處升格為農委會所屬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1999年7月1日 臺灣省虛級化 , 臺灣省政府 農林廳糧食處 裁併為農委會中部辦公室及第二辦公室2004年整併為 農糧署 ),原所屬機關改隸為農委會附屬機關。. 2004 ...

    • 部本部:421人, 附屬機關:7,726人
    • 行政院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吉仲 (1966年3月29日 — ),台灣農業經濟學家以及政治家, 屏東縣 萬丹鄉 人,曾任 中華民國農業部 部長前身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 國立中興大學 主任秘書、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 農業經濟學系助理研究員、臺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等職務 [1] 。 早年及教育 [ 編輯] 陳吉仲出生於屏東縣 萬丹鄉 社皮村農家 [2] ,雙親為萬丹紅豆農夫 [3] ,至今仍在萬丹種田。 [4] 陳吉仲自小協助家裡農務直到讀大學為止。 [5] 母親為洪來金、哥哥為陳吉原、妹妹為陳淑蓉。 畢業於 屏東高中 後,陳吉仲於1985年入學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經濟學系。

  3. 沿革 [編輯] 糧署臺北辦公區所在地:糧政大樓 糧署北區分署 1896年4月台灣日治時期之初,臺灣總督府即成立「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管理台灣農業糧食業務。 1901年,殖產部改組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1919年,殖產局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農務局食糧部」。

  4.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提示 :此條目頁的主題不是 農業合作社 。 農會 ( Farmers' Association )是 中華民國 特有的 農民 社團法人 組織,也是經營多功能、多目標、連環相輔性的綜合性事業體,其性質兼具教育性、經濟性、金融性、社會性 [1] 。 其業務雖與各國常有的 農業合作社 (英語對應詞: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 Farmers' co-op )類似,但本質屬性實有岐異之處,也與德國的農民協會(德語原名:Bauernverband)、美國的農民聯盟(英語原名:Farmers' Union)、或 日本 與 韓國 的農業協同組合(簡稱農協;英語譯名: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有所不同。

  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位台灣農民。 農業是台灣的主要產業之一,它對台灣的 糧食安全 做出貢獻,也使農村得到發展及 保育 [1] 。 台灣約有24%的土地用於農業。 [2] 。 台灣農業史 [ 編輯] 日治時期 台南州 嘉義農林學校. 20世紀30年代台灣鄉村的一列由牛拉動的窄軌列車. 史前時期 [ 編輯] 農業自古以來就是台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 臺東縣 長濱鄉 發現的距今約3萬至5萬年前的 舊石器時代 遺址中發掘出人們狩獵和捕魚的遺跡。 距今約5千至2千年前的 新石器時代 人們逐漸進入 坐式生活型態 ,開始種植水稻及其他農作物,並已馴養動物。 距今約2千年前的 鐵器時代 ,台灣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開始製作鐵器,使得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6. 農業試驗所大門.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簡稱 農試所 ),為 中華民國 農業部 的附屬機關,負責該國的農業試驗研究工作。. 最初可追溯至自1895年8月成立的「水稻試作所」,所本部位於 臺中市 霧峰區 ,另有三間分所設於 嘉義市 東區 、 雲林縣 古坑鄉 與 高雄市 ...

  7.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簡稱 農村水保署 )為 中華民國農業部 的附屬機關,1961年4月11日成立時為 臺灣省政府 機構。 負責 台灣 的 水土保持 、 農村再生 、山坡地監督與管理、 土石流 警戒發布等工作。 也是《 水土保持法 》、《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 》等法規的主管機關,重要計畫包含整體性治山防災、氣候變遷下大規模崩塌及不安定土砂防減災計畫、重劃區外緊急路設施改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農村再生基金等。 歷史 [ 編輯] 1959年 八七水災 後, 台灣省政府 即成立「台灣省山地牧資源開發計畫委員會」,進行籌劃山地牧資源開發、保育專責單位。 1961年4月11日,在今址成立「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山地牧局 」,屬省屬三級機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