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25日 · 看留言討論. 作者\Henry羅寶鴻老師. 編按: 自由和紀律對有家有幼兒的父母而言要取得其中的平衡點一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規範紀律的同時不能讓孩子失去了選擇權自主權教育及教養是一條不簡單卻不得不走的漫漫長路讓專家幫助我們 ...

  2. 2019年7月31日 · 每個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但孩子具備做選擇的能力嗎也就是說孩子做出的選擇能更快的促使他/她成功嗎很多爸媽都有這樣的想法我現在幫孩子進行選擇是因為他們不會選等孩子長大了他們自然會有選擇的能力抱有這種態度的父母會讓孩子對家長依賴成性等長大了孩子能有自我選擇能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別提做出更為合適的選擇了。 所以,孩子的選擇能力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有哪些方法可以採納呢? 一、灌輸給孩子「我可以」的思想. 當孩子從父母那兒不停的接受到這種思想 ,他們就會逐漸形成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習慣,從生活的各種小事(比如起床、吃早餐、上學等)到做選擇,他們都會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自己搞定。

  3. 2021年1月18日 · 首頁 » 父母「投射性認同」:太懂事的孩子,大都活得不幸福.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專欄作家 發表於 2021-01-18. 看留言討論. 個體神經系統的發育受先天因素的調控如遺傳基因母體在孕期中的各種激素水平等),這使得一些人從小就比一般人擁有更高水平的情緒體驗或智力發展對外部刺激也更加敏感。 作為一個高度敏感的人,這類個體可能會有異於常人的同理心和洞察力。 比如當踏進一個房間時,他們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那些不易被察覺的細微之處——若有若無的氣味、傢俱的佈局擺設、地板的紋路等。 更重要的是,即使對方一言不發,敏感的個體也能輕易識別ta散發出的情感上的信號和微妙的情緒流動。 當房間裡的氛圍有所改變時,他們的身體會自發地有所感應;類似地,當有人難過時,他們也能彷彿是自動地注意到。

  4. 2019年6月11日 · 推薦閱讀孩子的選擇權0-3歲的自由與紀律 謝明霏補充對孩子來說自我認同的第一種形式就是身體認同家長可試著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認同自己幫助建立孩子的存在感與價值感也讓孩子認同自己是值得被愛和擁有幸福的人。 圖文創作:健談

  5. 2021年3月25日 · 溝通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非一味的情緒宣洩,有效的溝通,包含以下幾個祕訣. 1. 避免指責 。 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2. 避免貼標籤 。 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3. 罵人不要超過十個字 。 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 比起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進去。 4. 停頓 。 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最好維持五五波的比例,如果大人說了超過七成的話,基本上溝通就有點失衡了。 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5. 詢問孩子意見 。 例如:你闖禍了,打算怎麼處理? 6. 孩子求助再給建議 。 當孩子自己來尋求建議,此時父母給的意見,孩子才會聽進去。 當孩子認為自己不需要協助,父母硬把自己意見塞給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迫。 7. 摘要孩子說的話 。

  6. 2023年3月16日 · 閒聊時我跟哥哥說:「讀國中跟小學不一樣這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學習環境還會影響未來升學的選擇權所以不是會了就可以應付的事而是需要更多的練習來達到精熟。 第二次月考後回到家,哥哥說:「媽媽,如果不算數學成績,我全部平均是九十五分。 」我拍著手說:「那很棒啊! 表示你慢慢地進入了國中的學習方式。 」哥哥又說:「可是,如果算上數學成績,我的平均分數是九十分。 我一聽,趕快站起來去抱住他說:「沒關係,媽媽知道你比媽媽還傷心。 但是! 數學發生了甚麼事,原本你不是說應該可以考93分的,這樣算起來數學考得很低分耶! 」哥哥說:「我考數學的時候,太緊張也太粗心。 所以錯的亂七八糟,平常小考,我都考得很好的,數學老師也嚇一跳。 面對孩子的失敗,孩子比我們更難受,更需要幫助.

  7. 2019年10月28日 · The Brilliant Brianne 發表於 2019-10-28. 看留言討論. 這篇,我命名為「希望你永遠不會用到的實用文 — — 教養計劃書」。. 是的你沒看錯,養小孩要跟創業或者籌辦活動一樣,寫一份「計劃書」。. 這是爭取監護的路上,很可能會遇到的一項作業。. 用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