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 · 鴻海今年股東會將改選董事,郭台銘透露將降低個人色彩,日常運作退到第二線;郭台銘仍將主導集團大方向,不輕言退休,日常事務交由各次集團和子公司負責人掌握。
2017年5月18日 · 【為什麼我們選這本書】從無名小卒、台灣首富,到全球最佳執行長;從10萬元起家、到4兆奇蹟的領導人——郭台銘。 為什麼他做得到? 2016年,他入主夏普,被喻為日本第三次開國。 也是台灣企業首次入主日本百年品牌,終於,不必再靠先進國家技術轉移,而要在日本崢嶸頭角。 鴻海,歷經43年不懈奮鬥,從10萬元起家往10兆營業額邁進。 面對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機器人、雲端、大數據隱然是未來新主流,愈來愈龐大的鴻海集團將如何彈性靈活、迅猛出擊? 來看這本書,帶你深度剖析鴻海霸主郭台銘的性格、領導、風格。 (責任編輯:方綺) 一流客戶雕琢出來的使命必達 鴻海一直享有市場上的「殘存者利潤」。 只要有公司失去競爭力而退出市場,繼續留在市場上的公司,就能順其自然接收其利潤。
2019年6月12日 · 鴻海 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 中央社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鴻海過去採取郭台銘的一人主導模式,隨著郭台銘辭去董事長一職,以及鴻海邁向成熟,集團旗下事業體增加,決定採取 9 人經營委員會的模式,未來各項決議會先透過 9 人小組討論,再交由董事會做最終決定。 由於鴻海旗下有多個事業群,群體決策能夠統合各方觀點,並且避免強勢領導人退位,旗下大將彼此不服的情況。 然而群體決策也會有效率低落,與團隊成員專注自己事業體目標的問題,這些是鴻海未來需要面對的狀況。 (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 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 鴻海新設經營委員會塑造新的經營模式,領導鴻海集團。
- 「人民工時」可望攀上世界第一。台灣工時長期以來盤據世界第三、第四名,始終無法榮登世界第一,導致政府難以帶領人民打拼經濟。然而,曾創下富士康 14 連跳事件、工程師加班不給 加班費、作業員站10小時 不敢喝水 等事蹟的鴻海集團領導人郭董,其超越凡人的管理思維,不僅讓員工從懶惰變勤奮,也使鴻海成為世界有名的血袋工廠。
- 「強人獨裁」才能當飯吃。郭董曾說「民主不能當飯吃」,堪稱是先知般的 預言。台灣自從解嚴之後亂了整整三十年,江蕙、成龍等藝人先進也曾表示「台灣就是太自由所以亂」。
- 上任後「罪犯全消失」強人杜特蒂掃蕩菲律賓毒販,成果有目共睹,但其實該手法是從郭董身上學來,因為郭董在公開 反對廢死 時曾表示「要是我的話,一個禮拜就槍斃」,煞氣風範令人著迷。
- 人民不必浪費時間「上街頭」施政過程最怕反對者阻礙,尤其以民進黨為首的獨派政黨更是擅長焦土摧毀戰,導致國民黨時期的政策窒礙難行。不過在強人郭董的領導之下,不會再發生這種惡鬥文化,倘若有反對聲浪,第一時間就會遭到消滅。
2017年7月27日 · 鴻海總裁郭台銘日前在股東會上,允諾將投資美國超過新台幣 3 千億元,投資範圍橫跨 6 州。 據本刊獨家消息,全美 50 州當中,就有 15 州,包括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等,積極爭取鴻海,州長、高階官員,想辦法跟郭台銘說上話,請鴻海去投資。
2017年1月24日 · 「第一、保護主義的興起將無法避免。第二、政治為經濟服務的趨勢確定又明顯」,這兩個重點,在2016年中的股東會中,郭台銘就曾提到過,只不過,當時郭台銘或許還沒有那麼清楚,但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兩岸情勢,讓郭台銘能夠更具像的描述他的 ...
2019年5月6日 ·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參選總統轉換跑道,傳出鴻海財務重臣黃秋蓮(中)將接班出任鴻海董事長。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郭台銘決心退居鴻海第二線,且未來預期將專注在總統競選上。 不過,作為全台最大企業的董事長,郭台銘後繼接班人成為鴻海股東心中最大的問號。 究竟誰會上位? (責任編輯:陳伯安)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參選總統,內部高層接班態勢漸明朗,傳郭台銘將退居第二線仍位居集團總裁, 鴻海新任董事長規劃由財務重臣黃秋蓮擔任 ,總經理另由專業經理人專任。 郭台銘上週在美國表示要轉換跑道,鴻海集團人才濟濟,相信一定會讓大家看到一個沒有郭台銘的鴻海集團會做得比過去更好、更棒。 郭台銘說,集團雖然少了他,但工作持續有人接棒,「而且做得比我在的時候,還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