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国. 民 族. 汉. 职 业. 资深媒体人. 出生地. 台北. 曾 任. 中央日报副总经理. 人物经历. 郑佩芬曾任中央日报副总经理现任台湾女童军总会国际委员21世纪基金会董事会董事据台湾中央社报道2019年10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有关2020选举的违反党纪案件最终决议开除国民党资深媒体人郑佩芬党籍。 [1] 郑佩芬,汉族,中国国籍,出生于台北,台湾老牌“名嘴”、媒体人。

  2. 佩芬. 本词条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添加义项. 中国台湾媒体人 羚邦集团财务经理.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 ...

    • 概览
    • 事件背景
    • 事件起因
    • 事件经过
    • 事件结果
    • 事件影响
    • 事件评价
    • 事件争议
    • 后世纪念
    • 艺术作品

    明朝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 [1]),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2-3],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5]。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概述内图片来源:《中国史稿地图集》 [6])

    外交背景

    明初的外交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 [10]但在邦交理念上有所不同。明太祖积极、主动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对周边国家采“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 [11]有观点认为,明廷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平外交模式,影响有明近三百年。 [12]也有观点认为,“不征”是明朝对内设定的最优外交目标,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武力;明朝的目的在于以武力为后盾,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 [13]而具体交往模式的选取,又与交往对象在明朝外交层级中的位置有关。 靖难之役中夺得皇位的朱棣,锐意沟通域外国家。在郑和之前,他派遣尹庆于永乐元年(1403年)出使了古里、 [15]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又于永乐二年(1404年)出使了爪哇和苏门答腊。 [16]在郑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又南征安南,将之纳入明王朝版图。“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为郑和后续的下西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经济背景

    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励精图治,农业经济恢复了。在手工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元末时江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海船建造业,到明初更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除南京龙江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 [18]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达,对外移民的增加,所有这一切,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科技条件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明太祖于1389年编制的《大明混一图》就是实例),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 造船技术 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约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车船、 [20]平衡舵、开孔舵。 [21]在船型方面,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在海船船壳结构上,中国海船采用搭接法,形成“鱼鳞式”结构(亦称“错装甲法”结构),从而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 且不易漏水。船舶载重量也相当可观,南宋时已可达万石以上; [20]在载客量上,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环境上,中国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洗漱设施, [21]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 [20]备有充裕的食品, 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 [21]、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航海技术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在天文航海技术方面,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地文航海技方面,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 关于航海图,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Mills)和布莱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细的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诸说总述

    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 [23]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以及出于宗教目的 [24-25]等说法。

    寻建文帝说

    建文元年到四年(1399-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在明代,顾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语,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 [8] [26],郑晓、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怀疑。 [26-29]此后,查继佐《罪惟录》、傅维鳞《明书》以及清代官修《明史》之《郑和传》 [23]与《胡濙传》 [30-31]均收录这种说法, [32]近现代学者如许立群、范文澜也曾加采用。 此种说法受到不少批评。明人朱国祯认为,建文帝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窜入异域,也不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 [34-35]还有研究者指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时间长,朱棣的皇位在此过程中早已稳固下来,不可能历次都为了寻访建文帝。 [33]此外,这种说法也缺乏可靠原始史料作为支撑,《明史》就此还有自相矛盾之处。 [36]尽管如此,也不排除寻找建文帝是一个可能的动因。

    宣扬威德说

    如果说寻找建文帝下落的说法主要出于猜测,那么宣扬国威说则有原始史料根据。 [38]对于宣扬威德这一点,学界有多种解读。其一,认为下西洋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 [39],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并认为所谓 “耀兵异域”的说法应该有所修正。其二,认为这从根本上出于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40]其三,认为下西洋并非出于“夸多斗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扬德化。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45-46]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 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三人。 [48-49]其后,郑和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为旧港之主。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明成祖下令斩杀了陈祖义等三人, [48] [51]又宽恕了谢罪的西王, [47]并对郑和此行感到满意, [52]赏赐了旧港之战的有功将士; [53]又因郑和称航海期间天妃多有感应,遣朱焯加以祭告。

    第二次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郑和船队在永乐五年(1407年)奉命出发,访问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然后再一次驶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里为目的地。明朝使节们正式册封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以纪念这一盛事。这次的回国途中有一部分船队访问了暹罗和爪哇。 [5]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 [56]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这次下西洋,《明实录》及《明史》均未记载,上述永乐五年至七年的出访时间系据《天妃之神灵应记》 [57],学界就此仍存有争议。

    第三次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地, [58]正使郑和奉成祖命招敕,赐给当地酋长双台银印,冠带袍服,树碑并建立满剌加国,暹罗自此不敢侵扰满剌加。 [59]满剌加国王感念明朝的帮助,后曾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亲赴明帝国朝觐。 [58] [60]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 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郑和船队还朝。成祖赦免了亚烈苦奈儿,下诏另择贤君, [61-62]进一步提高了明帝国在东南亚的威信。 [64]对于下西洋将士,成祖下令在太仓宴请犒劳。 此次航行,《明史》及《明实录》均作永乐六年(1408年)九月成祖派遣郑和等出发, [67-68]且《明史》将此作为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一说,《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在这次航行中树立的。 [64]

    宣德九年(1434年),王景弘率船队出使苏门答腊等南洋国家, [109-111]船队约在年末回国。 [112-113]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去世,明英宗继位。同年,随王景弘船队入贡的苏门答腊国王之弟哈尼者罕奏国王老耄,明廷嘉许老王,令老王之子嗣位。

    正统元年(1436年),明廷遣古里、苏门答腊等十一国使臣随同爪哇使臣出航,并请爪哇国王分送其他国家的使者回国。 [116-117]一说,辅政大臣还曾于该年以明英宗的名义命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并由此终止下西洋贸易; [118-119]这与《明实录》原文有出入,或为误读。 [120-121]但无论如何,下西洋已然落幕。

    政治

    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也使用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 拓展朝贡体系 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5]这种朝贡体系是非霸权(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还是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强国国际政治体系。 [129]郑和也被视为明朝的和平使者。

    经济

    开拓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 朝贡贸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为大宗,甚至有学者认为寻找海外香料、满足国内需求,是促成郑和下西洋的一个根本原因。 [19]官方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开,遵循平等自愿、等价交换等原则,其使用的“击掌定价法”传为美谈。民间贸易则由私人自发展开,例如据考证郑和船队的官兵便可以携带商品在沿线国家展开贸易。 改进国内生产 学界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例如,性坚质细的海外硬木因郑和下西洋而进入中国,使中国匠师们对于硬木操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31]在陶瓷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而进口的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为呈色剂 [132],形成了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产生了新器型(如扁壶、花浇)和新纹样。一说,景泰蓝的发展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引发财政危机 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 [38],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有报道称,郑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引发了帝国的恐慌,仅耗费银两一说即达600万两, [134]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由于船队携带铜钱出国收购,致使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引起钱币的大规模贬值。

    文化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 宗教文化 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 [136]《三宝垄华人编年史》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一项证据。 [137]在伊斯兰教的输入方面,郑和船队的分船队曾经到达天方国,带回了该国大清真寺的写真画本, [138]加强了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 [139]郑和船队也在海外传播佛教,《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就是这方面的例证。还有推测称,以天妃信仰为代表的道教也随郑和船队在海外传播。 地理著述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航海的参与者中,马欢留有《瀛涯胜览》 [141],费信有《星槎胜览》 [142],巩珍有《西洋番国志》,介绍下西洋途径诸国的情况。 [1]在地理认识上,郑和下西洋后,“西洋”一词的含义更为扩大,有了泛指海外诸国、外国之意。 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明代中晚期茅元仪将之收录在《武备志》中,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144]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1]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 此外,有观点认为《两种海道针经》中的《顺风相送》的成书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顾起元:按此一役,视汉之张骞、常惠等凿空西域,尤为险远。后此员外陈诚出使西域,亦足以方驾博望,然未有如和等之泛沧溟数万里,而遍历二十余国者也······惜哉!其以取宝为名,而不审于《周官·王会》之义哉! •何乔远:葢太监郑和与王景弘、侯显辈领之有岁。当是时,四夷君长,执赆献琛,顶踵相望。赐宴之日,有忭舞天日,稽首阙庭,叹未尝有,译鞮之馆,充牣旁皇,奕然壮观矣。然而往来使送接伴赏赉,费亦不赀。 •茅元仪·:夫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使光天之下,无不沾德化焉,非先王之天地同量哉。唐起于西,故玉关之外将万里;明起于东,故文皇帝航海之使不知其几十万里。天实启之,不可强也。 •万斯同等《明史稿》:①诸邦惮其兵威,且贪中国财物,莫不稽颡称臣,厚礼使者。是蛮邦绝域、前...

    争议概况

    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近代以来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缺乏或彼此有出入,加之评价标准、分析路径等的差异,学界就郑和下西洋争议颇多。其中,仅涉及郑和本人的,就有关于其主要宗教信仰(有伊斯兰教说 [165-166]、佛教说 [167-170]、道教说 [171]、多元信仰 [172]等等观点 [173-174])、“海权思想” [175-182]、死亡的时间地点 [183]等的争议,这些详见词条“郑和”,本词条主要梳理其他有关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争议。

    宝船大小

    关于郑和航海船只(尤其是宝船),《西洋番国志》等均概言其巨大,但缺少具体尺寸。 [184-185]不过,《皇明纪略》 [186-188]、《客座赘语》 [8] [26]等也有零星记录。其中,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一书,部分版本的卷首记载称:“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184]这段记载提供了宝船具体的尺寸,《明史·郑和传》的说法与此相同。 [23]在明代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上,两次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的巨型舵杆 [184],似可与之相符。而支持存在大“宝船”的郑和研究学者,也为数不少,如郑鹤声、郑一钧 [189]、庄为玑 [190]等著名学者均持此说。 学界也存在反对观点。通过对《瀛涯胜览》多种版本的比对,有学者指出宝船尺寸的记载很可能并非出自马欢本人之手,而是后人的附会。 [191]而附会的来源,可能是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档案去向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命兵部查三保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项忠追问官员,库中档案,怎么能够失去?当时在场的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即使还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193-194]《客座赘语》则称刘大夏焚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 [8] 对于刘大夏销毁档案说, 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其一,《大明律》严禁销毁官文书,如果刘大夏销毁官文书,不可能不受惩罚,但刘大夏反而平步青云;其二,刘大夏的墓志铭只记载了其藏匿征安南档案而没记载其销毁下西洋档案;其三,综合判断下,所谓刘大夏销毁下西洋档案有移花接木之嫌,可能是根据刘大夏藏匿征安南档案而虚构的故事。 [195-196]即使是《殊域周咨录》的记载,也并未指明是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而只是他表明自己对于下西洋的态度。 《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批郑和档案如果没有被刘大夏销毁,则其去向仍然是个谜。大批郑和档案失踪,给郑和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限制。

    纪念地名

    南海岛礁 1947年、1983年,中国政府以明成祖、明宣宗两位下西洋发起者的年号,以及郑和等下西洋领导者、参与者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的姓名,命名南海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诸岛礁。 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宣德群岛,分别是西沙群岛中位于西部和东部的两组群岛。 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尹庆群礁(尹庆:配合郑和行动的明朝宦官);马欢岛,费信岛,巩珍礁(巩珍礁为1983年首次命名);景宏岛,晋卿岛,道明群礁,杨信沙洲(纪念施进卿、梁道明、杨信等相关人物)。 海底地物 2015年,中国命名的124个国际海底地理实体中,涉及郑和下西洋的有郑和海岭、巩珍海丘群、巩珍圆海丘。 2016年《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比例尺1:200万)》标注的南海海底地名中 [211],涉及郑和下西洋的包括马欢海丘、费信海丘、尹庆海山、景宏海山等。此外,还有以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命名的长宁海丘,以郑和船队的船只类型命名的宝船海丘、战船海丘和水船海丘。 此外,在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留下了与郑和有关的地名(例如三宝垄),还有以郑和命名的寺庙等等。 [212]此类地名详见词条郑和。

    纪念邮票

    为纪念郑和在航海史上的伟大功绩,中国邮政部门曾于1985年7月11日发行了《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2005年7月11日,中国邮政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

    纪念活动

    2005年7月11日,被确定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举行包括文物展、纪念大会 [160] [214]在内的系列纪念活动。 [215]国务院也正式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也即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确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216]同年连战访问大陆时,胡锦涛总书记赠以象征和平开放的“郑和七宝宝船”模型。 在境外举行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纪念活动也有很多。例如,2006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展览在津巴布韦举办。 [219]2019年1月15日,“郑和下西洋”图片展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总部开幕。

    小说戏剧

    明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明无名氏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 晚清彭鹤龄小说《三保太监下西洋》; 此外,当代中国还有话剧《郑和下西洋》 [224-226]和同名交响京剧、 [227]滇剧 [228],以及歌剧《郑和》、歌舞剧《郑和与海》等等; [229]域外艺术家也以包括木偶剧在内的多种形式演绎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

    影视作品

    1977年金翁执导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1987年中菲联合出品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1985年朱祖贻编剧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2005年陈骞 、王俊执导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236]同年,还有美国纪录片《伟大传奇再现-郑和下西洋》; 2008年美国纪录片《海神》; 2009年吴建荣执导动画片《郑和下西洋》; [239]马骁执导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3.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清-曹州府辖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 ...

  4.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郑成功是17世纪著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 ...

  5. 郑佩佩,1946年1月6日生于中国上海,华语影视女演员。1963年考入南国实验剧团,毕业后加入邵氏电影公司。1963年,郑佩佩出演首部电影《宝莲灯》,在片中反串男角饰演刘彦昌。1964年,出演文艺片《情人石》获得国际独立制片人协会金武士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女演员。

  6. 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周朝姬姓周厉王儿子姬友的诸侯国。郑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都城棫林(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