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什麼是酷兒 (Queer)?從歷史認識同志運動起源 - LGBTQ.tw 台灣酷家
      • 酷兒一詞來自英文「Queer (與odd同義)」,本意指「古怪的、與通常的不同的」,以中文來講的話,大致與奇怪、怪胎、變態等等相近,是蠻負面的詞彙,原先都是反同或恐同人士拿來辱罵同性戀的(其他的詞彙還有像是:fag, faggot, homo, dyke 等等)。
      lgbtq.tw/什麼是酷兒-queer?從歷史帶你認識同志運動的起源/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酷兒(英語: Queer )是一個傘式術語,是對所有性取向 非異性戀以及性別認同二元性別或非順性別的人的統稱。 這個詞最初的意思是「奇怪的」或「奇特的」,在19世紀後期,酷兒開始被用來貶低那些有同性慾望或關係的人。

    • 酷兒 (Queer) 的由來
    • 同志擁抱酷兒
    • 台灣同志運動的使用
    • 與酷兒相關的議題

    酷兒一詞來自英文「Queer (與odd同義)」,本意指「古怪的、與通常的不同的」,以中文來講的話,大致與奇怪、怪胎、變態等等相近,是蠻負面的詞彙,原先都是反同或恐同人士拿來辱罵同性戀的(其他的詞彙還有像是:fag, faggot, homo, dyke 等等)。 Queer 這個詞早先在統稱社會上與異性戀不同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舉例像是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等,這個詞彙也帶有社會弱勢或少數之意。在早年的同志運動中,Queer 這個詞彙因為會讓同志們感到受辱,是不被同志族群所喜愛的。

    然而從 1980 年代開始,許多的同志在同志運動中得到了滿載的自信來對抗歧視的敵意,他們擁抱了 Queer 這個詞彙,在同性戀族群中被廣泛的使用;某部分而言,透過 Queer 這個詞彙,他們提高了社會議論的聲量,在抗議的場合吶喊高歌,宣示拒絕社會主流文化;漸漸的,諸如同性戀、雙性戀,甚至有些對待感情與傳統一夫一妻異性婚姻有所不同的異性戀者也接受了酷兒這個稱呼。這也是 Queer 的定義變成性少數的代表詞彙的歷史源流。

    以語言與文化而言,台灣人的確是不了解 Queer 在歐美國家的意思,這個詞彙在台灣是鮮少使用到的,尤其是在台灣,同志運動向來都是壓抑且矛盾的,試想,若台灣的同志們走上街頭,高舉著「我們就是變態!」,並且試圖透過媒體來放大社會討論聲量,普羅大眾在傳統儒家保守從禮的思想底下,必定會被反對派大作文章吧! *備註:以歷年紀錄來看,不論是放膽裸露或是身著奇裝異服在遊行現場與身體自主權解放運動的響應,最後總是會被反同團體轉移同志或婚姻平權的焦點,因此同志運動團體也常常出現檢討聲浪,認為不該有被做文章的機會,以免被視為淫亂與不安份 。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Queer Film Festival)
    電影:同志亦凡人 (Queer as Folk)
  3. 2017年10月21日 · 酷兒本來指的是「古怪的」或是「怪胎」「變態」等意思,是很負面、拿來罵非異性戀群體的字眼,但是隨著時間的演變,很多同志在同志運動中獲得了自信來對抗敵意,也漸漸開始擁抱Queer這個字,酷兒也變成性少數群體的代稱之一,許多同性戀、雙性戀

  4. 酷兒(英語: Queer )是一个傘式術語,是对所有性取向 非异性恋以及性别认同 非二元性别或非顺性别的人的统称。 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奇怪的」或「奇特的」,在19世紀後期,酷兒開始被用來貶低那些有同性慾望或關係的人。

  5. 2019年7月5日 · 還記得在修這堂課的同時,身邊有不少朋友問了我一些問題:酷兒是什麼? 修這堂課對你有什麼幫助? 這篇文章我將先與大家簡單地介紹「酷兒」,再針對「修這堂課對你有什麼幫助?

  6. 酷兒理論(英語: Queer theory )是一種1980年代初在美國形成的文化理論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 性別決定系統 (生理性別為男性的人,天生具有理性、強壯、主動等特性,即「陽剛氣質」(masculinity);生理性別為女性的人,天生具有感性、脆弱、被動等特性,即 ...

  7. 2022年11月15日 · 何謂酷兒? 酷兒一詞源於英文「Queer」,本意為「古怪的、不正常」,在早先社會被用於指稱與異性戀不同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如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是個充滿負面、辱罵性的詞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