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臺幣,現今常簡稱臺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 [1],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今日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澎金馬)均可流通使用。 新臺幣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央銀行收回負責。 。新臺幣的基本單位為圓(常取同音字簡 ...

  2. 舊臺幣 是指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於 1946年 (民國35年)授權委託 臺灣銀行 於 臺灣 發行的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券」,當時相對於 日治時期 的「 臺灣銀行券 」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 1949年 (民國38年)6月15日發行了「 新臺幣 」,而稱為舊臺幣。 [1] [2] 而在得到正式授權之前臺灣銀行在1946年(民國35年)5月22日已發行舊臺幣,並採1:1作價收回臺灣銀行券,無兌準備金,最初只發行1元、5元、10元的券,9月1日發行了50元與100元的券,後來因物價波動,發行了500元、1000元甚至到1萬元的券,而雖然未發行,但也已印製了10萬元的券,而在進行幣制改革後,以4萬比1的方式發行新臺幣。 [3] [1] [2] 沿革.

    • 1949年6月24日
  3. 新臺幣,現今常簡稱臺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1],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今日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澎金馬)均可流通使用。新台幣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央銀行收回負責。新台 ...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舊臺幣 是指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於 1946年 (民國35年)授權委託 臺灣銀行 於 臺灣 發行的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換券」,當時相對於 日治時期 的「 臺灣銀行券 」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 1949年 (民國38年)6月15日發行了「 新臺幣 」,而稱為舊臺幣。 [1] [2] 而在得到正式授權之前臺灣銀行在1946年(民國35年)5月22日已發行舊臺幣,並採1:1作價收回臺灣銀行券,無兌換準備金,最初只發行1元、5元、10元的券,9月1日發行了50元與100元的券,後來因物價波動,發行了500元、1000元甚至到1萬元的券,而雖然未發行,但也已印製了10萬元的券,而在進行幣制改革後,以4萬比1的方式發行新臺幣。 [3] [1] [2]

  5. 臺灣銀行券(日語: 臺灣銀行券、たいわんぎんこうけん )為臺灣日治時期的流通 貨幣,由臺灣銀行發行,實際使用年限約從1900年代初至1946年,是臺灣第一個依照現代金融制度發行的貨幣。 若除去清治時期不具「準備金」概念的銀兩與匯票,臺灣第一套紙鈔是1899年9月發行的臺灣銀行券之壹圓 ...

  6. 台灣貨幣史,是指台灣使用貨幣的歷史。 台灣使用貨幣可能不早於10世紀中期,當時商人從中國大陸前往澎湖群島帶來宋朝錢幣。 明鄭時期曾發行「永曆通寶」錢,清朝統治時期時曾發行銅錢和銀錢。 日本統治時期曾成立台灣銀行,發行臺灣銀行券。 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政府曾在台灣發行舊台幣 ...

  7. 第五套橫式新臺幣券的特色是書寫方式由左至右的西化式中文書寫方式 (貳拾圓及伍拾圓硬幣除外),替代原本從由右至左的 傳統中式書寫方式 。 而發行銀行亦自 臺灣銀行 改為 中央銀行 。 面額100元及200元仍採用傳統設計,並保留 政治人物 肖像(正面為 孫中山 及 蔣中正 圖片;背面為 陽明山中山樓 及 總統府 圖片)。 面額500元、1,000元、2,000元則正面以 體育 、 教育 、 科技 為主軸,背面以 台灣 保育類動物 及 風景名勝 為主景, 水印 為各種 花卉 。 最為特別的是,面額1,000元與500元的人物的確真有其人,原型來自福星國小 [1]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