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尺,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
2020年4月10日 · 錐麓古道 ,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夢幻步道,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精心維護的步道,不僅是因為壯麗的峽谷景色,也想走走看開鑿在峭壁斷崖上的狹窄步道,體驗一下兩腿發軟的感覺。 此外,這條步道上也遺留了多處日據時代的遺址與痕跡,來此走一趟,就可以清楚感受到當初以人力開鑿這條通道的艱難,以及日據時期時的繁榮與如今的凋零。 雖然看照片錐麓古道好像很可怕,實際上太管處的維護以及防護措施做的相當好,除非自己貿然的接近懸崖並作危險動作、或因氣候不佳天雨路滑等因素,會發生墜崖的機率其實是很低的,因此是條頗適合新手的路線。 錐麓古道全長10.3公里,從慈母橋到燕子口,兩處都有柵欄,一定要申請入園證才能進入,絕對不要只是到了附近觀光,看到步道就心血來潮去走,被抓到可是要罰錢的! 錐麓古道高度及距離表 錐麓古道步道詳述
2020年6月11日 · 錐麓古道 是「合歡越嶺古道」殘存的遺跡,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高度落差約達 500 ~ 600 公尺,形成公園內最壯麗的景觀。 全程共計 10.3 公里,目前僅開放 3.1 公里,即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 古道是早期原住民在斷崖峭壁中修建的對外聯絡道路,這條道路有些路段只能一人行走,驚險程度相當高。
其他人也問了
錐麓古道是什麼?
錐麓古道的登山口在哪?
太魯閣的錐麓古道是什麼?
爬錐麓古道需要什麼入園證?
2018年11月5日 · 亞洲自由行專家 ).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殘存的遺跡,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唯一歷史遺址,經過修復後,如今開放的古道共長10.3公里。. 錐麓古道由堅硬大理石構成,也因為大理石的特性使得錐麓古道即使被溪水沖刷、侵蝕,也不輕易脫落,長年下來所形成的 ...
- 前往錐麓古道前,你該準備什麼?
- 錐麓古道:難度 ✭✭✭
- 論隨行嚮導的重要性
- 百年傳唱的東亞第一大斷崖:錐麓斷崖
- 延伸閱讀
裝備:好穿耐走的登山鞋與運動襪、透氣防曬的服裝、遮陽帽、擦汗毛巾、登山杖、輕便雨衣或摺傘(山區氣候多變易雨,備不時之需的防水裝備很重要!)飲水:建議至少 2000ml(沿途無任何補水處,水一定要帶夠!)糧食:攻頂後的午餐、沿途補充熱量的零食證件:需事先申請入園證,並於當日攜帶入園證和有照片之身份證明文件以供查驗(本國人→身份證、健保卡或駕照、外國人→護照、學生→學生證)入園時間:上午 7:00-10:00全長:單程約 3.1 公里,來回共 6.2 公里海拔:起點燕子口約 274 公尺、終點錐麓斷崖約 765 公尺路線:單向折返此行我們的專屬教練是太魯閣族勇士「Kingku」,中文名陳建國,讓我們深刻體會了隨行嚮導的重要性——懂得最佳取景角度可以幫忙拍出奇蹟美照、認識生態環境協助你登山還能長知識、熟悉地形地貌讓旅途更安全放心,還會依團員的狀況調整步行速度、適時適地休息,最重要的是從當地太魯閣族人口中說出來的文化歷史、精彩故事格外引人入勝。 擔任我們一日嚮導的 Kingku 陳建國,是正港太魯閣族勇士,還曾參與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演出呢! 關於太魯閣族(Taroko):最早起源於南投地區,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祖先。現代人類學者認為,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擁有共同起源,可區分為泰雅亞群與賽德克亞群兩大分支,太魯閣族分支自賽德克亞群中的太魯閣群。 致曾經風華的斷垣殘壁:巴達岡部落遺址 巴達岡是太魯閣族的老部落,也是日治時期以...
終於來到這一段享譽國際、引人入勝的曠世美景,鬼斧神工天然切割的大理石崖壁在身旁,海拔落差 500 公尺的立霧溪與九曲橋在腳下,而前人捨命開鑿的可敬精神在遠方;走在寬度不到一公尺的斷崖路徑,戰戰兢兢、屏氣凝神,只有震撼可以形容此刻的心情。 許多人擔心錐麓古道驚險、難走,其實相關單位將道路治理的相當平整,且幾乎都有架設鐵鍊或繩索,只要行走時專心不分神、貼近山壁緊握繩索、不要太靠近崖邊或是做出危險動作,原則上是非常安全的,而且這一路天險之美,絕對值得一生珍藏、一世回憶。 1. 報名點我:花蓮錐麓古道一日。太魯閣秘境|新城車站接駁+入園申請
前往花東大眾交通攻略(火車、客運、飛機、交通船) 來去「花蓮」看海!有浴缸能泡澡的花蓮飯店住宿精選 本文由Tripbaa趣吧!亞洲自由行專家與時刻旅行合作授權,原文刊登於:花蓮太魯閣・錐麓古道|申請入山/空拍/歷史全攻略,漫步雲端看斷崖美景,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2020年12月11日 · 錐麓古道 原為日治時期開鑿的 合歡越嶺 道路的一部份,原貌尚能保存,除了自然景觀之外,也是很好品嘗人文歷史的路線! 要進入 錐麓古道 ,都要先到燕子口步道東口之小木屋 (台8線178.1k),購買門票 (全票200元;半票100元),並繳交 入園許可證 、 錐麓古道入園公約 。 出入均有管制,要請管理人員協助開門! 走進入口不到1分鐘,就可以在 錐麓吊橋 拍網美照囉! 看著立霧溪兩旁的陡峭山壁,就覺得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 走過吊橋,抵達步道區,要開始往上坡走囉! 此條路線建置得宜,很多地方都有架設輔助繩索,若遇下雨,可善加利用! 約1公里處,會看到 巴達岡遺址! 雖看不到當時的建築物,但依稀能感受當時的生活榮景! 續行的路段也會看到吊橋! 往吊橋的下方看過去,彷彿看到森林之眼!
爬錐麓古道最重要的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入園證. 殘酷的是 入園證是限量的. 若此行目的就是完成古道的話, 在尚未成功申請入園證之前先不要訂旅館/買車票/租車喔. 以下整理入園證申請的重點: 申請重點 入園名額限制: 平日星期一到四每天96人, 星期五六日每天156人. 入園證名額可去 國家公園入園申請網 查詢 (路線>請選擇 (下拉式選單)>錐麓古道) 系統可申請時間: 7am ~ 11pm. 最後申請時刻為前一工作天的下午三點前, 也就是說如果 爬山日是星期六日一, 那最慢就要在星期五下午三點前申請 喔. 入園門票成人200元小孩學生100元, 當天現場付款就好.
錐麓古道原為日治時期開鑿的合歡越嶺道路的一部份,如今合歡越嶺古道的許多路段已開築為中部橫貫公路,錐麓古道是原貌保存較好的一段。 錐麓古道在海拔700~800公尺左右,沿著斷崖峭壁,以人工一錘一鑿地在大理石面上開出一條小徑。
2022年5月12日 · 2022/05/12, 錐麓古道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被日本人譽為東亞第一斷崖,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唯一的史蹟保存區,期待已久的地方終於有機會來看看它的美,這裡是日治時期開鑿的合歡越嶺道路的一部份,但後來部分路段開築為中部橫貫公路,但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沿著陡峭山壁而行是相當獨特的地方,站在斷崖峭壁往下而看就是中部橫貫公路,還有立霧溪谷多麼壯麗的峽谷美景,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中錐麓斷崖段的步道長約500公尺,沿途都是幾近垂直峭壁,而步道建於峭壁上方,為錐麓古道最高點亦為最精華之驚險路段。 最後2.4公里就是一路下坡,會先經過八達岡吊橋與八達岡駐在所,這個駐在所現今也只剩下長滿雜草的基地與水泥柱等遺跡。
2023年5月27日 · 軌跡記錄錐麓古道總里程: 6.77 公里、花費時間:5 小時 25 分鐘、總爬升高度: 740.34501611851 公尺、總下降高度: 730.12922144564 公尺 注意事項:手機GPS僅供輔助使用,登山需依實際狀況判斷處置,以免發生危險。行進間切勿查看手機,需查看手機時,應於安全地點並停下腳步。
2021年1月22日 · 2020年得卡倫步道! 近1800階扶搖直上的天梯步道,挑戰腳力、腿力、心藏負荷力!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原路徑只有30公分,僅容的下並立的雙腳,1917年(日據時代)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方便載運火炮,族人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垂懸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開鑿過程是非常艱辛又危險,說是血淚築的古道一點都不為過! 美麗壯觀的錐麓古道,走時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若是畏高或膽子不夠大,請儘可能握著繩索向前行 雖說路徑狹小,但還是能夠一人行,也不要因為景觀大氣忘情到忘了一旁就是斷崖唷,拍照、錄影要更加小心
2017年2月10日 · 一、錐麓古道於民國106年3月16日起實施收費,全票為新台幣200元整;半票為100元整 (學生;滿6歲未滿12歲);未滿六歲之兒童免費。 二、須先辦理入園申請 (https://npm.cpami.gov.tw/index.aspx)許可後,入園當天到台8線178.1k燕子口步道東口之小木屋 (錐麓古道登山口),憑入園許可證購票及繳交錐麓古道入園公約再進入錐麓古道。 三、申請許可、繳費、入園流程圖 四、票券使用: 1、購票前請先出示入園許可證與優待證明文件,未辦理入園許可或未完成入園審核程序者,不得購買票劵與進入錐麓古道。 2、現場收費亭僅售當日票劵,無受理預售票劵,票券售出後概不予退費。 一張票券限一人使用進入錐麓古道。 3、購票位置屬山區,請自行安排交通並自備須用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