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2日 · VO 精選好書 2018-09-12. photo via pexels. 《VO》導讀: 精神科醫師提醒不小心對子女需索無度的父母:「婚姻就像精子與卵子結合後成為一個全新生命兒子要開始學習當丈夫女兒要開始扮演妻子同時還是別人的女婿媳婦將來還可能為人父母已經不單只是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需索要適可而止。 (責任編輯:陳姿伃) 文/精神專科醫師 賴奕菁. 「醫生,你問我當初為什麼會結婚……」思考良久後,她終於眼神空洞地回答我,「我已經想不起來了。 水乳交融、不分你我的美滿婚姻是愛侶們的願望。 畢竟,誰想與錙銖必較、自私算計的配偶共同生活。 然而,像是「油」、「水」般不容,卻是很多婚姻無奈的現實。 而曾經相愛,互許終身的兩人,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種局面呢? 為了家裡,她無悔付出.

    • 何為糾纏型母親?
    • 糾纏型母親是什麼樣?
    • 如何知道我是否有/成為了一位糾纏型母親?
    • 糾纏型母親會對子女造成怎樣的影響?
    • 有一個糾纏型母親,我該怎麼辦?

    糾纏(Enmeshed)意為陷入、被纏住。就像無孔不入的母愛猶如一網藤蔓纏繞在孩子身上,綁住四肢,裹著腰身,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糾纏型的母親和其子女之間的主要問題是關係混淆(Enmeshment),這一概念由Salvador Minuchin首先提出,關係混淆是描述家庭成員之間邊界模糊或幾乎沒有邊界,彼此過分關心且投入對方的生活,從而抑制了個體化發展(individuation)的失調狀態。孩子天生對於母親有依戀和愛的渴求,而這種渴求卻使母親迸發出一種令人窒息的關愛,由此便觸發了關係混淆的狀態。 關係混淆也被John Bradshaw用來描述孩子變成其父母代理配偶(surrogate spouse)的家庭關係,例如兒子承擔了母親的丈夫的角色。 在家庭中,糾纏型母親較父親來說更...

    糾纏型母親的一些特點: 1.控制性強,她認為自己有權利去干涉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 2.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財產 3.母親和孩子的角色是反轉的,母親不斷要求孩子去預測並滿足她的需求,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養育者,與此同時,孩子自己的需求被泯滅了 4.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卻未曾真正給予指導 5.她們的最終武器是(讓孩子產生)愧疚

    我們很難驚覺自己是否有/是一位糾纏型母親,因為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混淆往往延續了很長時間,而身在其中的人很難發現它的模式。 另一方面,糾纏型母親在表面上看來是很美好的。在外人眼中,她可能很關心孩子,親子關係看起來也非常親密。可正因為看似美好無害,才更不容易發現它背後所裹挾的侵略性。「母愛」這個偉大的字眼給予了糾纏型母親太多的正當性。 即使察覺到它的過程可能也是緩慢且艱難的,但是,它依然是可以被發現的。以下是一些你可能處在關係混淆狀態的跡象,可能會幫助你審視自己的關係: 1.你對母子關係全身心地投入導致它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從而忽略了其他關係; 2.你的自尊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近期母子關係好壞; 3.當出現衝突或雙方產生不一致時,你會感到極度焦慮和恐懼,會耗費大量精力去嘗試解決問題; 4.當你無...

    小時候(child as a child): ·阻礙個體的自我分化過程; ·喪失獨立的人格和自主感,不能形成健康的身份特徵; ·自己做出的決定更多出於取悅母親的需要; 長大後(child as an adult): ·容易在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中受傷,或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 ·在專業或職業選擇上表現出更多的優柔寡斷,或更加依賴父母並遵照父母的決定; ·已婚子女在婚姻生活中滿意度較低,並且在自己的家庭中難以建立邊界。

    1.建立家庭邊界(set family boundaries) 明確你的界限(name your limits)在生理層面,我們都知道當別人離你的物理距離近於多少釐米時就會感到被侵犯,情感上也是如此。想清楚在情感上的界限可以幫助明確自己的位置; 傾聽自己的感受(tune into your feelings) 不適感和怨恨感就像黃牌一樣,這兩種感受的出現預示著你可能在喪失自己的邊界; 允許自己設限(give yourself permission)在拒絕別人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陷入恐懼、愧疚和自我懷疑的陷阱。向糾纏的母親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很多人會產生愧疚感,「我不是一個好女兒/兒子」。但設限是自我尊重的表現,在一開始允許自己設置界限,並努力去維護它吧; 保持堅定(be assertive...

  2. 2020年9月8日 · 做旬在頭旬頭七)、三旬等民間所謂的大旬舉行的稱做旬」,過去的慣例是由女兒女婿出錢請往往在女兒旬三旬演出然而現代做旬通常不足七日由死亡到出殯時間切很短所以此項未必在做旬日演出只要在喪家 ...

  3. 2015年6月17日 · 老是替兒子女兒想要留多少錢若干房最後就是父子相殘兄弟鬩牆女兒呢你以為留現金給女兒留不動產給兒子順便長孫還能分一份這就是公平嗎別忘了現在民法的約定都變了外孫也可以跟自己姓長孫也可能跟女方姓

  4. 2020年1月6日 · 蘇東啟的太太、蘇治芬的母親蘇洪月嬌,因為知情不報也被捕,經疲勞審訊、軟硬逼供,並被特務帶至刑求現場,看受刑人被拷打的慘狀,明言威脅她再不合作將有同樣下場,但她沒有屈服,最後被判刑兩年,當時幼子蘇治原剛出生,蘇洪月嬌就帶著兒子坐了 2 年黑牢。 她後悔了嗎? 沒有。 回憶往事,蘇洪月嬌說:「我下定決心,自己必須要堅強,我沒有悲傷的權利,我必須為我先生伸冤,這不只是蘇家的家務事,我必須為整個台灣做事,這是我的使命感。 來,這種「政治世家」,你喜歡你去當。 蘇治芬自己曾被政治清算,她絕食 200 小時證明自己清白.

  5. 2021年2月9日 · 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費時 20 追蹤 台灣家庭的互動模式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從中發現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 研究成果挑戰了西方經典示範論觀點,反映性別差異影響家庭互動, 也預示臺灣未來可能將由大齡女子承擔較重的養老壓力。 要不要再拚個兒子? 雖然重男輕女的傳統已慢慢改變,生活中依然時不時耳聞「要再拚個男生嗎? 」,尤其是嫁給獨子的女性,總有那麼一絲半點肚皮得爭氣的壓力,藝人小 S 的新聞便常圍繞著「拚兒子」的話題。 生兒子究竟為什麼重要? 關鍵原因之一: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兒子被視為老後依靠的主心骨。 但真的是如此? 中研院 家庭動態調查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資料顯示,成年離家的子女中,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

  6. 2016年5月31日 · 我三歲的時候被四個人性侵。 我被迫和性侵我的人住在一起三年,直到五歲,才脫離他們掌控。 我決定要面對這些黑暗的回憶。 我要站在我成長的土地上,擊敗我的過去。 無論它多恐怖、多荒謬、多不堪,我要凝視著它,正面迎戰它。 遺棄. 三歲時,媽媽帶我到奶媽家,並告知我,他們要搬到新家。 當時陪著我的,只有一個娃娃和一個奶嘴。 然後媽媽就留我一個人在那個家庭,度過了三年。 剛住到奶媽家時,我並沒有那麼害怕他們。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我的父母越來越少來看我,我和奶媽家的人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與僵硬。 我們家本來和奶媽家是住在同一條巷子裡。 當我知道爸媽要搬新家,我因為很怕被單獨留下來,所以就一直跟媽媽說,我要一起去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