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約 16,500 項搜尋結果

  1. 【專訪國民黨議員候選人鍾沛君】稱王世堅是生命貴人! 前主播打選戰不再靠大老:終究有一天我翅膀得長硬 「議員好,我也是大安文山區,我有看到你要花錢讓王世堅跳愛情海!

    • 兩度易主、賣價翻倍,Iss堪稱「投資圈米其林指南」
    • Iss 成評比企業 ESG 指標,台灣企業怎麼「提升永續性?」
    • 不囿於權值龍頭股,Iss 設定各產業「關鍵議題」評分權重
    • 「隱私保護」愈趨重視,日月光連「客戶的客戶」都關心
    • 電子零組件、半導體、銀行,進榜企業數最多
    • 台灣 ESG 評比亮眼!勝過美、韓、香港,僅次英國

    ISS 是全球最大、專門提供上市公司股東會議案研究的中立機構;原本隸屬 MSCI,二○一四年被美國私募股權公司 Vestar 併購,一七年又轉賣給總部位於舊金山的投資公司 Genstar。兩次交易雖然僅隔三年,但 ISS 的「賣價」卻從三.六四億美元幾乎翻倍到七.二億美元。 若從兩次交易的相關「新聞稿」推敲,一四年公司易主時,ISS 表示「我們將持續在『公司治理』層面提供頂尖解方」,一七年的新東家則強調,過去三年「ISS 在 ESG 領域成功建立領導地位」;從中不難理解價差翻倍的關鍵,就是 ISS 快速建立的 ESG 分析能量。 也被稱為「投資圈米其林指南」的 ISS,在一八年三月又搶下另一座 ESG 灘頭堡,併購了專精於「永續投資」超過二十五年的德國評等機構 Oekom;事實上,綠能大國德...

    至此,ISS 在 ESG 世界的話語權,已經與納入 GMI 的 MSCI、手中握有 RobecoSAM 的道瓊永續指數、併購 Sustainalytics 的晨星等並駕齊驅。(編按:GMI、RobecoSAM、Sustainalytics 均為 ESG 評等公司)。 而對比於道瓊、MSCI 等指數公司,或是以基金評鑑為主的晨星,自然以 ISS 對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有著最直接影響力;據研究,被 ISS 列為 ESG 表現頂級的個股,在○五到一八年間的累積報酬率,比 MSCI 世界指數高出了十六個百分點。 「在對每一家公司股東會投票建議指南上,ISS 會附上對該公司在E、S 方面的評分,如果股東會出現涉及 ESG 的議題,ISS 則會特別進行個案討論,給出建議。」接受本刊採訪時,ISS 企業方案(...

    尤其,不同於多數國外機構多半僅著眼於台股當中的高權值大型企業,ISS 在決定評分「範圍」時,雖然也主要依據「公開市場指數成分股名單」,但亦會刻意納入在不同產業中,值得留意的「中小型」企業,因此,這份名單的樣貌,也與尋常以大企業、納入眾多金控公司的名單有所區隔,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或許更具有投資層面的參考意義。 在評分項目選擇上,ISS 會依據產業間的生態與營運模式差異,設定不同「關鍵議題」的評分權重,這些「關鍵議題」與權重反映出該產業「最具挑戰性」的風險。 以「供應商的勞工權利和工作條件」為例,對紡織業,ISS 設定的權重高達十五%,相較之下,該議題在銀行業的占比連七%都不到。 「權重」定出來後,ISS 最後的任務,就是架構一個不分產業、可供比較的評分系統。對此,ISS 採用的,是從 A (...

    他觀察到,或許是因為許多國家對「隱私保護」愈來愈重視,另方面,「法遵」也漸漸變成各國、乃至區域間彼此競爭所採取的一種手段;而日月光的供應商遍布全球,如果對所在地的相關法令缺乏了解,可能就會觸犯法規。 周光春舉例,「像最近美國的實體清單,我們也都是戰戰兢兢的,都會跟客戶一再確認,能否遵守現行的相關法令。」換言之,連「客戶的客戶」是誰都得關心。 他也特別向記者提到了日月光在「S(社會)」項目的進展。「去年我們高雄廠的員工年度離職率,首度低於十%,也是第一次進入集團自行設定的五到十%『健康範圍』。」 至於在 ISS 評分中,近三年整體 ESG 表現「進步最多」的企業,排名前三的是永豐金、台灣大哥大與中華開發。 對於永豐金排名的「大躍進」,長年關注台灣 ESG 議題、現任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的莫冬...

    前面談的是「各別企業」的表現,如果我們將 ISS 的排名,以「產業別」進行評分,同時仿照前面所述,排除掉具有先天優勢的「永續相關」產業後,得到的前五名,分別是通訊、電子零組件、交通運輸、醫藥生技及半導體;至於整體「進榜家數最多」的產業前五名,則分別是電子零組件、半導體、一般金融(銀行)、化學以及電子裝置。

    對於電子零組件、通訊及半導體產業等排名相對靠前,鄭俙達分析,可能在於「外資持股比率」的差異。「因為電子零組件、半導體都是外資持股比率較高的產業,近年來,許多外資機構投資者,都在加強對所持公司 ESG 方面的要求,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強化了公司在 ESG 方面提高資訊披露水準的動力。」鄭俙達指出。 值得留意的是,據 ISS 分析,台灣企業無論是在整體 ESG 的得分、進榜家數,乃至拆成「E」、「S&G」兩個分項來看,相較英、美與亞洲主要受評國家與地區,表現都相對亮眼。 例如,在 ESG 平均得分部分,台灣得分為一.八五分,僅落後英國,領先美國、韓國與香港。若進一步看「E」與「S&G」兩個項目得分,台灣依舊高居評比國家第二,顯示台灣企業確實在國際「良善治理」的這條「趨勢道路」上,持續大步向前。 (...

  2. 2021年2月19日 · 最近,這位傳奇的晶片大神完成了去年 6 辭去英特爾矽工程( Silicon Engineer ) 高級副總裁的交接任務,轉戰去了加拿大,加入了另一家鮮為人知的晶片新創公司。 只有大學畢業,卻在蘋果、特斯拉和 AMD 立下大功! 對於技術密集型的晶片行業來說,現年 61 歲的 Jim Keller 一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他只憑著一張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電氣工程學士學位文憑,便在碩士、博士堆中力戰群雄、脫穎而出。 而與很多工程師動輒就在一個公司或研究室裡待十年八年,才可能研發出一款重量級晶片產品不同,近 20 年來, Jim Keller 在眾多晶片公司裡肆意遊走,但出自他手的明星級產品卻層出不窮。 圖片來源: semiwiki.com Jim Keller 的職業生涯開始於 DEC 。

  3. 2019年12月27日 ·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國發會的「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從去(2018)年 5 開始推行,昨(26)天他們正式舉辦成果分享會,公布台灣確定孵出兩隻獨角獸的好消息,受到各界高度關注。. 這一年多來,國發會「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已 ...

  4. 2021年4月28日 · 今天 VidaOrange生活報橘 要介紹8個適合在通勤時間收聽的線上廣播節目(Podcast),推薦給喜歡接收新知、關心不同領域專業能力,想利用瑣碎時間思考、學習的你。

  5. 2022年6月17日 · 1972 年出生的沈劭蘭,第一次創業的時間點來得很早。 大學主修企管的她,本有機會在畢業後到銀行穩定工作,「但我當時就決定不要『幫人數錢』」,她笑道,很早就了解自己追求的不是穩定,而是喜歡靠雙腿去跑出業務。 30 歲時她心想,一個業務畢竟也只有一雙腳,跑下去年薪即使破百也仍然到頂,「我就開公司創業了,那時候並不知道會那麼辛苦。 」她大笑。 沈劭蘭解釋,業務出身的人有一股「底氣」,就是知道所有薪水都要靠自己談出來,「從零開始沒有什麼可怕的」,她換句話說,也就是「憨膽」。 30 歲時無家累,她用自己的業務才華開公司,沒想到許多第一次都接踵而來。 「我創業後結婚,34 歲生下大兒子,連著學習當老闆、當太太、當媽媽,發薪水、哄睡、餵奶等等等,所有任務都是第一次。 」她說。

  6. 2021年7月20日 · 檢視整體生態系變化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 2021 上半年幾值得注意的趨勢如下: 台灣新創機會:企業急需更有效率導入 AI 依據 Hive Ventures 2021 年第一季發布的台灣企業 AI 趨勢報告 中指出,25% 的企業已於組織內部署相對成熟的 AI 落地應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