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6日 · 長榮第3季財報出爐每股獲利15元創新高本土法人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基於七大理由將長榮目標價看到372元九月時候本土法人指出顯示貨櫃海運市場第四季淡季不淡對陽明維持買進建議目標價為及356元。 本土法人指出,9月到隔年3月是貨櫃海運季節. 華航有21架全貨機,成為支撐營收成長的新動能,9月營收為130.46億元,年增率達47.36%,其中,航空貨運營收達117.1億元,比上個月的增加16%,貨運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由於10月、11月的航空運價比9月還好,法人看好華航第4季的貨運營收表現。

  2. 2024年3月25日 · 林文鵬表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生前遺囑指定長榮集團總裁由張國煒接任巴拿馬長榮董事長應為張國煒況且111年5月10日巴拿馬長榮股東臨時會選出由張國明擔任常任董事長因此長榮海運是否和具有合法代表權之巴拿馬長榮代表人簽署契約? 相關交易有無經過巴拿馬長榮股東會同意? 均涉及長榮海運董事會是否涉及非常規交易及特別背信罪。 告訴狀指出,因為相關股權及不動產交易的證據資料,均在長榮海運董事張國華、柯麗卿、戴錦銓、張衍義、吳光輝、林文貴、謝惠全、獨立董事游芳來、張家琦、黎昌州等10人之個人所掌控或由所把持的長榮海運所掌控,為免發生滅失、偽變造或隱匿,請地檢署依法搜索、扣押保全各項證據,並盡速傳喚相關人等到案。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3. 2024年3月27日 · 分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小股東控告張國華等董事涉嫌背信認為長榮海運及子公司向長榮集團的海外金庫巴拿馬長榮國際 (EIS)接連購買四筆資產資金流向不明。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今 (27)日以EIS股東身分,接受媒體採訪並表示贊同兄弟分家,但必須公平、透明。 根據長榮海運公告的交易內容,從去年6月花費7.8億美金買新加坡公司股權,到今年1月買south asia 1980萬美金、倫敦不動產5300萬英鎊和台北港貨櫃公司4億台幣,半年多來總共近300億元的鉅額交易,對象都是EIS,讓 長榮海運小股東委託律師林文鵬控告長榮海運以張國華為首的董事會所有成員,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罪及特別背信罪。

  4. 2024年4月15日 · 分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日前小股東提告長榮海運與長榮巴拿馬國際 (EIS)數百億元交易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台北地檢署交由檢肅黑金專股偵辦中主管機關金管會僅表示配合檢調進行查處由於目前北檢業已受理告訴及告發並完成分案金管會的回應令外界質疑功能不彰長榮海運則是完全靜默不回應媒體後續演變再成媒體焦點。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於105年1月往生,在世時便已預立遺囑,規劃好未來集團接班和遺產分配,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戴錦銓、吳界源、劉孟芬成了遺囑執行最大阻礙,不但沒遵照遺囑讓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甚至在未告知其他繼承人的情況下,自行指定繼承人之一的張國華為巴拿馬長榮的常任董事長,張國華也任命柯麗卿為巴拿馬長榮的總經理。

  5. 2022年6月10日 · 日系外資認為鴻海2022年營運和電動車業務展望維持正向看好鴻海2022-2023年營業利益將年增12以上電動車業務可望增加未來營運調升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45元。 也在此追蹤一些鴻海家族股票: 至於鴻海的本益比是否有上修空間呢? 外資的預估價格是否客觀合理呢? 在此我提供專業分析師的看法,請點閱觀看鄉民投資客影音,即可清楚了解,以上。 【鄉民投資客】Youtube播放清單.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股市/「鴻海股東會」7大看點! 分析師點名集團3個股「樂觀性」|鄉民投資客. 【有影】股市/金融存股族一週增3.34萬! 分析師曝進場時機|鄉民投資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析師. 股市. 鴻海.

  6. 2024年3月29日 · 長榮海運小股東委託律師林文鵬控告10位董事涉嫌非常規交易及特殊背信罪29日又有一位股東到台北地檢署遞狀提告10位董事涉嫌非常規交易及特殊背信罪股東認為長榮海運不思是否交易違法反而發表聲明宣稱股東受到唆使傷害長榮海運聲譽揚言採取必要措施令同樣身為小股東的他決定站出來控告全體董事要檢調查個明白。 據了解,除了現身的這兩位,還有不少小股東也寄陳情函至台北地檢署,需要檢察長盡速偵辦。 今天提告的小股東陳祐良質疑,長榮海運3位獨董游芳來、張家琦、黎昌州為何讓高達300億元的交易輕易通過,難道是長榮海運請來的人頭,領領車馬費而已嗎?

  7. 2022年8月26日 · 三大重點必觀察. 2022-08-26. 編輯部. 再生能源 台股 航運.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官隆 / 台北報導. 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成交量,所謂量先行,新高量帶來新高價,新低量帶來新低價,又有一個說法是,無量放空口袋容易空;但是近期的台股,從7月中國安基金進場之後,真的經常都是無量上漲。 既然無量上漲,就要留意到底是否玩真的,可以觀察幾個面向,首先就是看到8月的上櫃指數特別強勁,包括一些中小電子、車用零組件、生技股,完全不管加權指數的震盪,上櫃的強勢,反應了法人的季底作帳,但是9月是否會換股操作呢? 漲多的族群需要謹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