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 阿朗壹古道 全長8.4公里,古道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阿朗壹」之名是源自於當地達仁鄉安朔部落的舊稱,旭海到安朔這段路程,就被稱做「阿朗壹古道」。 阿朗壹是一條橫跨屏東與台東的歷史古道。 (圖/Shutterstock) 阿朗壹古道早期為原住民打獵、學者探險的路線,後來也成為先民拓荒而開拓出來的舊道,目前阿朗壹古道可由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與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兩端進入,走在古道中可以看到此處特有的依山傍海之景色。 阿朗壹古道橫跨屏東與台東。 (圖/ 奧丁丁體驗 ) 【推薦閱讀】 10大最親民新手百岳你爬過了沒? 經典入門必爬路線一次收藏! 爬山健行步道|合歡山、抹茶山、阿朗壹古道 登山住宿首選推薦 阿朗壹古道 古道縱走 阿朗壹古道 申請準備方式 阿朗壹古道沿途都是豐富的藍田石。
阿朗壹古道長約8餘公里,步道兩邊入口分別是「台東縣的南田村」及「屏東縣的旭海村」,從哪一邊開始走都可以,以下的步道敘述是從台東端開始。 推薦由旭海安檢所開始→帆船石→軍艦岩→好漢坡→觀音鼻山→南田礫灘。 步道約半日可完成,建議順遊旭海、滿州一帶。 點我去預約申請 在自然景觀方面,阿塱壹古道因為延伸至台灣海岸段,加上還未開發,使得這裡的海岸景觀仍然相當完整,尤其岸邊的長礫石灘,一顆顆渾圓的鵝卵石,大小不一、分致錯落在岸上,像極一堆堆的石盤。 古道鄰近區域保存了少數台灣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海濱有大量的草海桐,古道內更有瀕臨絕種的竹柏、恆春福木,珍稀動物如綠蠵龜及椰子蟹,均曾在此現蹤,且有三十一種陸蟹生長於此。 此外,樹蛙、蝶類也在阿塱壹古道內生生不息。 古道區分為四段,每一段的景觀都大不相同。
2020年10月30日 · 抵達旭海村/阿朗壹古道有兩個方式: 1.開車前往 開車前往機動性比較高,而且沿途也可以欣賞恆春半島的美景,同時開車的話則是從旭海或南田端進入阿塱壹古道均不成問題。 2.搭乘公車 (應該比較少人會做這個選擇XD) 查了一下恆春的公車班次,有一班302公車可以抵達旭海,每日至少兩班次,其中6:00從恆春出發且7:10抵達旭海,回程則是17:45旭海出發且18:55抵達恆春,這段期間除了可以走阿塱壹古道之外,結束後還可以泡個旭海溫泉放鬆一下。 阿塱壹古道健行記 阿塱壹古道全長約8點多公里,基本上不會太難走,但是沿途鮮少遮蔽物,因此防曬的工作需要做足,而且也需要自備足夠的水及午餐等,做足準備才能出發。
2020年4月10日 · 阿朗壹古道全長7.2公里,步道兩邊入口分別是「台東縣的南田村」及「屏東縣的旭海村」,從哪一邊開始走都可以,以下的步道敘述是從台東端開始。 台東南田入口處至觀音鼻 從台東南田進入阿朗壹古道,一開始的路平坦好走,沒多久就會來到台東縣與屏東縣的縣界處-塔瓦溪,越過塔瓦溪,就進入屏東縣。 進入佈滿礫石的海灘,這裡的海岸可發現兩種特有圓石:「南田石」和「西瓜石」,分別摻有石英岩理硬砂岩及礦粒、紋理豐富變質岩塊。 請用雙眼欣賞、相機拍攝就好,絕對不要將石頭帶走,屬於當地的東西就將它留在原地。 況且,改變或破壞自然保留區內的原有自然狀態是違法的行為。 走在這塊礫石海岸上,因為石頭較硬且凹凹凸凸,較不好走且對腳踝的負擔較大,最好慢慢行走。
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古稱琅嶠卑南古道,是台灣現存最古老而且保存完整的古道。 由於安朔至旭海以及港仔至佳樂水這段全台環島公路唯一的缺口,且長期以來未有人為干擾,因此保存了台灣最後的海岸原始森林及許多特有生物,來到這裡,頗有走入 ...
2022年2月3日 · 阿朗壹古道北起台東南田,南至屏東旭海,是全長8.4公里的原始步道,一定要提前申請才能走。 前年 徒步環島 時,就是因為沒有提前申請,只好繞道而行。 這次喬了好久,終於要出發啦! 順便幫大家整理阿塱壹古道申請方式與注意事項。 更多行程可參考→ 屏東旭海|不只阿塱壹古道 旭海隱藏行程大公開 阿朗壹古道申請方式 網路預約 報名商業團 阿朗壹古道 為什麽要申請解說員 阿朗壹古道 注意事項 阿朗壹古道 屏東旭海-台東南田 阿朗壹古道 3大特色 阿朗壹古道申請方式 阿朗壹古道屬於自然保留區,一定要有解說員才能進入,沒有申請的話會有罰款,以下提供2種申請方式 網路預約 出發前8-30天,至屏東縣政府網站填寫 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表單 ,申請入山證及解說員。 報名商業團
2020年12月11日 · 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台灣現存的古道之一。 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南北向,東臨太平洋,鄰近區域保存了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 為清代琅嶠卑南道(今屏東縣恆春至臺東縣卑南)的其中一段。 台灣政府因準備在這個地區闢建台26線公路,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目前部分路段被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受相關法規的管制。 牡丹社事件後,1874年至1895年間(清朝同治13年至光緒21年間),清廷先後開闢八條東西越嶺道路通往台灣東部。 其中一條道路由恆春鎮通往卑南,即為琅嶠-卑南道,總長約203公里。 根據文獻紀錄,古道大致由恆春東門起程,往東越小嶺,再溯港口溪北上至源頭附近後,向東翻越山嶺出八瑤灣,最後沿東海岸往北抵達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