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7年3月16日 · 1. 經常會刻意增加眼神交流的次數,表現出真誠的模樣。 2. 一旦被問到可疑問題時,「眼神交流次數」反而明顯增加。 3. 轉移眼神,可能會舉手擋在眼睛前,阻隔眼神交流的機會。 4. 假裝受到干擾,轉移視線或揉眼睛。 另一個欺騙指標:眨眼頻率.
- 往「右上」移動:創造影像
- 往「左下」移動:正在進行內在對話
- 往「右下」移動:正在專注身體感受
當視線「往右上方移動」時,則是正在進行視覺上的「創造」。 當你詢問:「請想像一種動物,牠是大象、老虎、獅子合而為一的樣子。」很多人的視線就會在瞬間往左上方移動之後,再往右上方移動。當對方在想像一個從未見過的動物,並試圖將它影像化時,你經常可以觀察到這樣的視線動向。 另外,當你在問小孩「為什麼沒寫功課」時,試著注意他視線的動向。當他回答「我肚子痛」時,如果視線在一瞬間「往左下」移動,後來又「往右上」移動,就代表他正在「創造」一個說法。
正在進行內在對話的人,視線多往「左下方移動」。例如,有人問你:「請舉出你喜歡的三位電影導演的特徵。」你正在思索「日本導演的話是黑澤明或小津安二郎吧? 我也喜歡史蒂芬‧史匹伯或柯林‧伊斯威特,成龍的動作片也好難捨去……」,確認要怎麼回答時,視線通常都會往左下方移動。
相對於此,運用身體感覺時的視線是往「右下方移動」,例如有人問你:「泡石造溫泉池是什麼感覺?」「赤腳走在沙灘上是什麼感覺?」;另外,像「在無重力狀態下吃飯什麼感覺?」等,想像從未體驗過的感覺時,視線也是往「右下方移動」。 不過,有一些人的視線左右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度測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視覺優位者會習慣先用視覺來想像(視線往上)一件事,然後才是想像聲音(視線往橫向),或運用身體感覺(視線往下)。試著若無其事地仔細觀察對方的視線在瞬間的動向,以得知他的優位感覺。 (本文整理、摘錄自《漫畫圖解立即可用的 NLP》,如果出版社)
2017年6月16日 · roll one’s eyes at someone. roll one’s eyes 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滾動眼珠,其實顧名思義就是把眼珠往上滾,翻一個大白眼 XD,當我們感到不耐煩時,時常會有這個舉動,不過千萬別被當事人看到囉!. She rolled her eyes at us when she heard us gossiping about her ex-boyfriend. 當 ...
2017年6月17日 · 除了外表長相,第一印象的形成涉及許多因素。 心理學家亞伯特.馬布蘭(Albert Mehrabian)提出「55、38、7形象定律」,區分成3要素: 1.非語言(body language): 在不認識彼此的情況下,人們對另一個人的印象,有55%來自「非語言」的肢體動作與外貌表現。 2.語氣(tone of voice): 即說話的聲調、音量與速度,在第一印象占比38%。 3.言語(actual word spoken):
2023年6月9日 · FOV(視場角):視覺可以接受影像的角度範圍。人類雙眼視場角達到了約 188 度,只有正面 60 度人眼才能專注和聚焦,剩下約 128 度餘光才是影響 VR 沉浸感的關鍵。 穿透視野(Passthrough field of view)允許用戶在戴著頭戴式裝置的同時看到現實世界的
2016年12月22日 · 如果看異性的眼睛容易害羞怎麼辦? 今天,我就想針對「眼神」這個很重要的非語言溝通途徑,與大家分享幾項技巧: 眼耳並重的溝通技巧. 一般而言,我會建議 人們交談時最好有70~80%的時間可以看著對方,你會較容易對他產生認同與理解,也較容易彼此喜歡。 國外有項調查顯示:課堂中聽課同時也會注視老師的學生,對上課內容的吸收力與對老師的喜愛程度,會高於只聽課卻不看老師的學生好。 這是因為人際溝通不只要用耳朵聽,更要用眼睛看;耳朵讓人「聽」到內容,眼睛看卻讓人「感受」到內容。 眼睛注視更可以促進感情的交流,當你在講話而對方卻沒有再看你的時候,相信你也會不禁懷疑他是否有在聽或者根本就不喜歡你?
2018年4月23日 · 柏克萊的人格與社會研究中心(Institute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Research)進行的一項指標研究顯示,經驗開放性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超凡創意的特徵。 在經驗開放性得高分者,容易受到新奇冒險所吸引,並樂意探索各種做事的方式;經驗開放性得分低者則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