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8日 ·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表示,已敲定在今天(29日)早上8時半向民主黨提交報告。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昨天(28日)表示,民主派議員在今早9時與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會面,聆聽民調結果的分析及結論,其後民主派將會開會商討,料今天早上11時半見記者,公布最終結果和決定。 2人會留任:志全、朱凱廸. 表明會留任的人民力量志全和議會陣線朱凱廸則已去信立法會秘書處,指基於第六屆立法會「四年合法會期」即將屆滿,履行議員的責任亦已完成,表明決定於9月30日後繼續擔任立法會議員。 5人未公布最終決定. 表明傾向延任的會計界梁繼昌表示,所屬業界意見相當清晰,大部分聲音希望他留任,被問到若絕大部分民主派議員離開議會,他是否會繼續留下來?

  2. 2020年8月20日 · 出版: 2020-08-20 20:13 更新:2020-08-20 22:48. 9. 民主派今日(20日)早上宣布,會透過全港性民調決定來年去留。.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連同立法會議員譚文豪,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公民黨傾向留於立法會,但會尊重並跟從民調結果。. 楊岳橋表示,公民黨傾向留 ...

  3. 2020年11月18日 · 雖然NCC主委陳耀祥不斷強調這中間絕對沒有政治力介入不過也有許多反對意見認為親綠媒體三立新聞台也製作過不少假新聞」,或有五十步笑百步之感而顯然蔡政府是針對政治不正確的紅媒中天動刀」,也不乏殺雞儆猴的意味但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台灣社會的政治立場失去多元和包容也讓所謂的台式民主」,蒙上一層陰影而這中間的爭議或許只能留待台灣社會公評。 先前外界曾認為蔡政府對中天案最終會祭出許多「妥協」方案,而最終讓中天「關台」的決定,加上近期的「美牛爭議」,會否如同「卡管案」一樣,又讓台灣輿論重回2018年「討厭民進黨」景象,民進黨或許得「好自為之」。

    • 2010年:「五區總辭」與政改之爭 開啟往後分裂局面
    • 2013年:本土與大中華之爭 令「六四」滲雜火藥味
    • 2014、2015年:大台與退聯、「左膠」與「鬼」
    • 2016年:六號與七號、「新生代力量」與「關鍵一席」
    • 2017年:「薯片叔叔」的淺藍夢
    • 馬嶽:分裂具「必然性」 籲尋找迴旋空間

    2009年,當時的激進派政黨社民連提出「五區總辭 變相公投」建議,稱想透過立法會五個地方選區各派一名民主派議員辭職觸發補選,以單一議題回應政改爭議,讓市民公開表態支持雙普選,向政府施加民意壓力。該年9月,公民黨響應加入行動。當時民主黨對「公投」概念抱懷疑態度,民主黨兩大元老李柱銘和司徒華一度有意見分歧,前者認為公投可行,後者則反對。最終民主黨2009年12月宣布不會參與行動。 2010年1月底,5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梁家傑、陳淑莊、黃毓民、梁國雄一同辭任,政府於5月16日舉行補選。不過在中央嚴詞批評、建制派和政府杯葛下,補選投票率只有17.1%,五人無懸念下重返議會。同年6月17日,時任特首曾蔭權與「五區公投」總發言人余若薇公開辯論政改。 至於該次政改的另一大枝節,民主黨兩度進入中聯辦...

    2012年,中港民生和政治矛盾浮上水面,本土派隨之而生。自六四事件發生以來,港人一直風雨不改前往維園悼念,但此情況在2013年出現變化。支聯會該年六四晚會原定主題為「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引起本土派反彈,有人提出香港人紀念六四不應背負「愛中國」的包袱,最後「愛國愛民」四字被抽起。本土派則於尖沙咀另起爐灶悼念。 這場「本土」與「大中華」之間的爭論,將兩派的意識形態分歧表露無遺。爭論過程中,亦不免滲雜一些火藥味,如《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批評,港人年年去維園流淚痛哭,只是為了彌補當年支援北京學生,最後鎮壓收場後的愧疚心理;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則反指陳雲等本土派「放棄普世價值」。 2013年只是相關爭議的開端,往後幾乎每年六四,相關爭拗都會被重提一次,直到今年六四集會首次被禁才沒有發生。

    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金鐘以學聯、傳統泛民、左翼人士為首的「大台」是和理非路線代表,阻止行動升級或向藍絲施襲者還擊,也有左翼人士走到現場,建議讓出部分佔領區。自運動開始後,有本土派人士指控大台、「糾察」、左翼人士「騎劫」運動,認為他們無權決定棄守前線示威者奪取的佔領區,不時有人走到現場大叫「小心左膠,提防散水」、「沒有大台,只有群眾」等口號,並試圖「拆大台」;大台則拒絕本土派人士上台發言,左翼進一步指控本土派是「鬼」、「搞散運動」。兩派之間積累嚴重的路線分歧甚至私人恩怨。 當時政府自10月21日與學聯代表會面後再無跟進動作,運動愈拖愈久,民氣持續消耗。11月30日,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升級行動包圍特首辦,但行動失敗。其後時任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受訪指,行動失敗證明激進抗爭未必有用,引起爭議。隨後...

    2015年,現任行政會議成員的湯家驊辭去當時立法會議員一職,並退出公民黨,觸發2016年2月28日的新界東補選。當時三名主要競爭者,為民建聯周浩鼎(3號候選人)、公民黨楊岳橋(7號候選人)、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6號候選人)。梁天琦於年初一晚至年初二凌晨旺角騷亂後「走紅」,成為「本土新生代」、武力抗爭的代表人物,吸引年輕選民支持。 當時主流泛民認為如周浩鼎獲勝,建制派在分區直選將有18席,可同時控制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的分組點票,必須守住「關鍵一席」,於是鋪天蓋地為楊岳橋宣傳,甚至有部分人認為梁天琦的參選是「鎅票」、「益建制」,應該「讓路」予勝算較高的楊岳橋。加上主流泛民在旺角騷亂中與武力抗爭割席,兩派再起論戰。當日兩人在選舉論壇中的對戰出現火藥味,梁天琦的「無底線抗爭」論與楊岳橋的「有險可守」...

    2016年DQ事件後,本土派沉寂一時,街頭示威和民主運動也失去方向。2017年特首選舉,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與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短兵相接,與退休法官胡國興共三人入閘。當時有部分民主派人士認為,「薯片叔叔」曾俊華擅長溝通、公關技巧高、取態在建制之中較為溫和,相對「極左」路線的林鄭月娥而言是「lesser evil」,當選可讓社會「休養生息」,走出對立氣氛。曾俊華當時破天荒同時獲得建制、泛民兩派的選委提名入閘,亦有民主派政黨人士加入曾俊華的競選團隊。 不過民主派內有另一種聲音,認為曾俊華同樣是建制派,同樣支持《基本法》第23條立法,而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特首終究要向中央負責,誰人當選政治路線都不會有太大分別;本土派也認為曾俊華同樣明言打擊港獨,與林鄭沒有分別。最終,曾俊華在民望佔大比數優勢下,以...

    一名不願具名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向《香港01》記者慨嘆,不像建制派般有西環統一口徑、整體大局永遠凌駕個人/黨派利益,民主派的光譜非常碎片化,也沒有任何「共主」可以統合各派、令絕大部分光譜人士都信服,有時少不免部分黨派會將自身利益置於大局之上,相信此情況難以解決。 馬嶽亦向記者分析,本地民主派之間的分裂,背後有其必然性,因為民主運動長期沒有成果,面對的打壓也愈來愈強,肯定會有路線激進化的取向,激進派會愈來愈容易吸引支持者。在香港,近十多年都是這個軌跡,十年前社民連是激進派,到後來本土派登場,又有「勇武」、港獨等等被認為更激進的派系,整個光譜拉闊了,衝突也愈來愈容易出現。去年反修例事件期間的「和勇不分」、「兄弟爬山」,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團結」,但始終一到選舉,議席就只有那麼多,僧多粥少;即使在體制...

  4. 2020年8月5日 · 連日來政界意見紛陳方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參考回歸前成立臨時立法會一是由現屆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 綜合政界及學者意見,兩個方案都可能與《基本法》有矛盾,因《基本法》68條規定立法會選舉產生方法、69條規定立法會4年一屆。 當中支持延續現屆立法會一年的人士認為,該方案更務實、成本最低,而早前被取消參選資格的4名現任民主派議員,較大機會可以續任。 相反,若中央決定成立臨時立法會,可能會委任新人入局,4名被DQ議員勢被拒諸門外。 劉兆佳。 (資料圖片) 人大作《決定》 設臨立會免人大釋法.

  5. 2020年8月19日 · 人大常委會日前宣布立法會延任不少於一年民主派陣營對於去留的討論陷入膠著狀態泛民前日17日發表聲明指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戰線惟人民力量陳志全及議會陣線朱凱廸則表態支持杯葛議會部分本土抗爭派亦強烈反彈眼見分裂一觸即發部份溫和民主派及抗爭派今日19日發起跨陣營聯署呼籲要尋求共識以民意作為最終決定的依歸不應在此時此刻以過份言辭互相攻擊。 聯署信中表示,是留是去都不是容易作出的決定,因此只有跟從民意,讓公投和民調結果決定,才是能向未來負責,解開目前困局的唯一出路。 參與聯署的包括抗爭派張秀賢、張文龍、李軒朗,及溫和民主派周小龍、胡耀昌等。

  6. 2021年7月27日 · 財會主席陳健波指議會延任下財會運作更加暢順其中一個原因是無泛民議員透過發問拖時間」。 延任立法會系列之二. 民主派去年總辭後,每次大會開會時間大減四成三。 (統計數字由立法會提供香港01整理) 「響鐘」次數、時間大減 泛民總辭後無人被逐. 過去每遇爭議法案或審議《財政預算案》,民主派慣以「拉布」拖慢會議進度,其中一招是點算法定人數,藉每次15分鐘點算時間拖延,甚至觸發流會,建制派很多時只能在議會內「坐定定」,確保夠人。 隨着民主派辭職,立法會大會「響鐘」次數大減,由前4年平均每年125.25次,急跌至過去一年只有19次,大減八成五;若計及本立法年度泛民仍在任的首8場大會,已點算了83次人數,合計全年暫時有102次點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