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0日 · 「胎兒不大就一定生的出來嗎? 其實,目前的臨床指引在建議剖腹產的適應症當中跟這個比較有關的就只有這兩項耶: Fetal macrosomia (>4000gm EBW) (胎兒體重過重 >4000公克) 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CPD) (胎頭骨盆不對稱)。 其中,並沒有頭圍大於10公分這樣的標準喔! 說實話我不知道很多人會問我頭圍(其實是 BPD,好,不重要)大於 10 公分要剖腹產的根據到底出自哪裡耶? 當然,頭大自然相對身體也比較大體重也比較重,不過,不要忘了,預估都是會有誤差的! 你想想看,我們是用頭圍腹圍腿長來幫寶寶估計體重,關於測量寶寶大小: 我的胎兒身長多少? https://drsu.blog/2017/12/20/super-171220/

  2. 2019年9月7日 · 各階段引導重點 3 歲前-物權概念模糊 1. 多提供與同儕相處的機會,教導輪流、分享的概念,鼓勵但不強迫。「你的玩具這麼好玩,如果也願意借給弟弟玩,他一定很開心。」、「上次拿到小朋友分享給你的餅乾,一定很開心對不對?你也可以跟他們一樣這麼做。

    • 什麼是分離焦慮?
    • 為什麼要好好的處理分離焦慮?
    • 蝦咪?媽咪也會有分離焦慮!
    • 克服分離焦慮的五大重點

    孩子到了幼稚園的哭泣、耍賴、抱著爸媽不肯走,當媽咪離開時,孩子緊抱著安撫物、咬手指來降低焦慮,還有拒絕參與團體活動等等的行為,都代表著孩子的分離焦慮。這篇文章所指的分離焦慮並不是DSM-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裡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s),而是『幼兒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害怕自身安全及擔心不知何時能再見面,因此表現出超乎預期的過度焦慮,在外顯行為的部分,主要是抱著父母不放、大哭、倒在地上耍賴、恐懼等等。 各位父母應該都能明顯感受到,隨著孩子在7~9個月開始進入『選擇性依附』階段,就開始特別會黏某個大人,也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一旦主要照顧者離開,孩子就會大哭、不安等情形,這狀況直到孩子兩歲才趨緩。

    國外學者Howard(2011)曾針對2080個家庭樣本進行為期五年的縱貫研究,發現嬰幼兒早期曾與媽咪分離一星期甚至更久的時間,這樣的孩子在3歲時個性會變得比較消極,3~5歲之後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也比較容易出現負面的親子關係,足見嬰幼兒早年依附關係對其社會適應及認知等發展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主要照顧者因為害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而趁著孩子不注意時偷偷離開,會更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及不信任感,因此,如何好好的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減少對人際關係、社會適應的衝擊,真的是很值得學習的課題。

    一般來說,網路上許多親職教養文章提到的幼兒分離焦慮都是指孩子,然而,依附關係是雙向的,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媽咪與孩子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害怕、悲傷、不捨、罪惡、愧疚等等的感受,外顯行為則是依依不捨、欲走還留、在校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等等。 其實這些屬於媽咪本身的分離焦慮,然而,當孩子感受到媽咪的不安與害怕,或是感受到媽咪不信任幼稚園這個環境,孩子的分離焦慮就更加深了。

    (一)生活技能的學習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不喜歡上學,往往不只是因為與媽咪分離,而是因為上學代表著很多挫折及壓力。上幼稚園之前可能父母覺得孩子太小,因此生活大小事都是父母幫孩子全部打理好,上幼稚園之後要自己穿襪子及鞋子、整理物品,還有上廁所、洗手等的衛生習慣,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如果什麼都不會,孩子很可能因為挫折及壓力而更討厭上學,因此,父母開始讓孩子慢慢學著練習這些生活技能吧!

    (二)提早為進入幼稚園做準備

    國內研究顯示,當孩子在入園前做好進入幼稚園的準備,可降低媽咪及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的不安感受,可以如何提早進行呢? 1. 和孩子一起購買入園物品 帶著孩子一起購買進入幼稚園需要用到的產品,除了可以協助孩子增加入園的準備度,也能引發孩子上學的好奇心。 2. 循序漸進地增加團體活動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1或2個孩子,因此孩子從小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的頻率偏低,不妨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先從親子課程開始,坊間有許多免費的親子課程、親子共讀活動,先帶孩子從人數較少的小團體開始進行,等孩子比較適應,再慢慢擴展到人數較多的大團體,讓孩子感受到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互動時的開心、快樂,以及觀察學習其他孩子的互動方式,也可以減少孩子初次入園的分離焦慮。 3. 規律的生活作息 雖然每個幼稚園的課程活動不同,但是晨間活動、午餐、午睡及點心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媽咪能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先幫孩子建立生活作息,其實也是協助孩子更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4. 帶著孩子認識新環境與老師 許多孩子是到幼稚園的第一天才看到老師,可以想像到時孩子分離焦慮的強度會很強烈~可以先讓孩子知道從家裡到幼稚園的路線,如果可以的話...

    (三)預告的重要性

    除了初次入學的分離焦慮,其實星期一症候群、放長假後的第一天上學也是孩子分離焦慮很高的時候,預告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降低不安的感覺。例如:拿著日曆跟孩子說:『這一天開始上學,你可以認識新朋友,還有學到好多新東西。』『你看看時鐘短針指到4,長針指到0,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我保證會做到喔!』一旦向孩子預告了時間,家長就真的要做到,若有突發狀況也要跟孩子說,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3. 2023年9月15日 · 最近更新 2024年1月25日 09:42. 前兩個月換奶,當初會換是因為寶寶那時候有點便祕的症狀,而且每次大便都會生氣,有時候比較用力還會氣哭,去藥局的時候藥師推薦豐力富全能HMO,當下沒有馬上買,先在官網申請了試喝包,發現寶寶至少喝了不會討厭,而且還有送150元折價券,就購入給寶寶試試看。 藥師說這罐剛出不久,成分很好、家長詢問度很高~ 這罐主打能提高免疫力、抵抗力對寶寶腸胃很好,另外也有幫助大腦發育提高學習力! 除了解決便祕,成分還很全面,讓我很放心。 現在喝了有一個月多了. 覺得腸胃的部分有點效果,嗯嗯變得很順、也有發現食慾也比較好耶~ 最近寶寶對玩積木變得很有興趣,也很會模仿大人的動作,每天都有很多驚喜很可愛! 換到適合的奶粉覺得很開心,分享給媽媽們~ 孕媽飲食與保養.

  4. 2017年3月31日 · 感謝 仙娣小秘密 授權分享,原文: 《教嬰兒說話》爸媽自己也可以教出雙語寶寶,只要你想~~ 1.入門篇. 歡迎到仙娣小秘密粉絲專頁按個讚,認識這位空姐媽咪哦!. 懷孕只胖七公斤!. 成為苗條孕婦的秘笈大公開!. 很多家長應該都跟我一樣,知道英文對於現在 ...

  5. 2016年12月7日 · 或許有不少媽咪,都曾聽過小孩說出一些乍聽之下感覺像是童言童,但仔細一聽,才發現這些話似乎是來自於還待在孕肚裡的記憶,也就是「胎內記憶」。 我還記得在肚子裡發生的事喔! 胎內記憶,顧名思義,就是小寶寶還在媽媽子宮內的記憶,像是: 「裡頭很溫暖、我時常飄來飄去,轉來轉去,偶爾手與腳會撞到牆壁。 「像是噗通掉進海裡的感覺。 水暖暖的、有點鹹,有時我會喝很多喔。 「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手和腳都會撞到牆,有時還會擠到臉。 —池川明,2015,《媽媽,我記得你》 『寶寶在溫暖的子宮裡,在羊水中飄動、翻轉、伸展,擺出各種動作與姿勢,偶爾踢一踢媽咪的肚子,這些寶寶可能都記在腦海中呢』 優惠活動. 每三個就有一個,記得自己為什麼來到世上。

  6. 2015年10月8日 · 1. 孩子有樣學樣 :體罰的行為在家庭當中製造出許多暴力現象,大家都同意身教比言教重要,也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所以打孩子的同時就等於教育他們:毆打比你弱小的對象是被允許的行為、透過暴力可以達到你想要的目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