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灣光罩 (英語: Taiwan mask corporation )是 台灣 的一家 光罩 製造公司,成立於1988年,總公司座落於 新竹科學園區 。 1980年代後期,台灣有許多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成立,因此衍生對半導體光罩製造的龐大需求,工研院則由美國國際材料研究公司(IMR)進行技術移轉活動以建立光罩技術設施,同時工研院亦積極發展自有技術,並且將技術移轉給私有部門。 於1988年從 工研院 衍生的第三個民間企業,負責提供半導體光罩製作。 [1] 2017年起陸續併購三間公司,分別為晶圓產能代理公司美祿科技 [2] 、觸控面板IC公司威達高科、Flash封裝公司群豐科技。 [3]

  2. 光罩護膜Pellicle),即表示是光罩上的膜或薄膜的意思結構為一薄膜展開在框架上以免於光罩受到微塵或揮發性氣體的汙染。 自1970年代後期即開始發展,早期的保護膜大都使用 硝化纖維素 ,其波長在350~450nm, 折射率 約為1.5,厚度則2.85 mm。

  3. 光罩 (英語: Reticle, Mask ):在製作 集成電路 的過程中,利用 光蝕刻 技術,在 半導體 上形成圖型,為將圖型複製於晶圓上,必須透過光罩作用的原理 [1] 。 比如沖洗 照片 時,利用底片將影像複製至相片上。 結構 [ 編輯] 實體結構:佈滿積體電路圖像的 鉻 金屬薄膜的石英玻璃片上的圖像。 倍縮光罩(Reticle):在投影式光刻機中,掩模作為一個光學元件位於會聚透鏡(condenser lens)與投影透鏡(projection lens)之間,它並不和晶圓有直接接觸。 掩模上的圖形縮小4~10倍(現代光刻機一般都是縮小4倍)後透射在晶圓表面。 為了區別接觸式曝光中使用的掩模,投影式曝光中使用的掩模又被稱為倍縮式掩模(reticle)。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半導體光. 在 微技術 領域中, 光檢測 (英語: mask inspection )是檢查 光 製作正確性的操作技術 [1] 。 用於定位光缺陷的是高級自動化系統,如 掃描電子顯微鏡 等 [2] 。 「光檢測」一詞也可能非正式地指稱真正寫入光前的 光資料檢測 ( mask data inspection ) [3] 。 參考文獻 [ 編輯] ^ "VLSI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by Yasuo Tarui, 1986, ISBN 3-540-12558-2, Chapter 4: "Mask Inspection Technology"

  5. 民族一路側的門廳中庭利用長達100米的拱狀透明採光罩引入自然光線取名為晴天園地手扶梯旁設有劇場式階梯休憩席位及15米高的巨型書牆商場走道於多處手扶梯兒童遊戲場旁設置小型書牆休憩區及兒童書籍休憩區呈現濃厚的書香氣息全棟商場計

  6. 露台 ,又稱 陽台 、 陰台 ,是一種從 大廈 牆壁 「外壁」突出,由 圓柱 或托架支撐的 平台 ,其邊沿則建 欄杆 ,以防止物件和人落出平台範圍,是為 建築物 的延伸 [1] 。 儘管露台和陽台泛指同一種建築物,但其實兩者有其些微分別,無頂也無遮蓋物之平台稱露台,有遮蓋物者之平台稱陽台 [2] 。 歷史 [ 編輯] 中國 [ 編輯] 中國最先出現露臺的時代是 宋朝 時期,多由 石頭 或 枋木 建成,用於演出 戲曲 ,故此,此種露臺規模非常大,高達丈餘,與 舞臺 同義,故亦衍生有「露臺子弟」一詞,形容非官方的 演員 。 宋朝作家 孟元老 撰的《 東京夢華錄 》,在「元宵」條中寫:「樓下用枋木壘成露臺一所,采結欄檻,……。 教坊鈞容直、露臺子弟,更互 雜劇 。

  7. 2020年9月30日 · 光罩护膜Pellicle),即表示是光罩上的膜或薄膜的意思结构为一薄膜展开在框架上以免于光罩受到微尘或挥发性气体的污染。 自1970年代后期即开始发展,早期的保护膜大都使用 硝化纤维素 ,其波长在350~450nm, 折射率 约为1.5,厚度则2.85 mm。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