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1日 · 今年9月更設計出線上失智學習營,讓國中、國小學童與家長,在專家的解說下加深失智症識能。. 再來是以時下青少年愛用的社群軟體作為溝通工具,促使青年關注失智議題的團隊「失去智我,找回自信・失智症知多少」,透過IG分享失智症相關的影視作品,並 ...

  2. 2023年12月29日 · 高雄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朱哲生第一線觀察近年老年人失智症憂鬱症焦慮症發生率越來越高且三病時常同時影響出現偏偏迷思作崇老年人普遍缺乏病識感加上身心科用藥常被汙名化嚴重影響患者妥善控制病情。 根據國發會推估,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提高,65歲以上人口預估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39年進一步突破30%,至2070年更將高達43.6%。 人口老化本身就是台灣醫療的最大挑戰。

  3. 2024年3月8日 · 楊玉婉解釋,乙醯膽鹼跟學習力和認知功能相關、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失智症病人的乙醯膽鹼濃度減少的,所以透過藥物來抑制分解乙醯膽鹼的酵素,減緩代謝速度,就能讓濃度上升,延緩惡化,讓退化速度不要這麼快,精神行為症狀也不會這麼多。 治療要見效,得達到「有效劑量」,偏偏受限於錠劑、膠囊的劑型限制,很多病人在最低劑量到有效劑量的調整過程中,從第一顆藥到第二顆藥,劑量可能瞬間翻倍,冒出噁心、嘔吐、頭暈等副作用,嚇到拒吃,不敢再嚐試。

  4. 2024年2月4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迎接農曆新年之前,也要關注長輩的健康狀況。 董氏基金會引用一項國外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民眾返鄉團聚與探望親友時,如果發現長輩有身體不適的狀況,除了關注生理狀況也要留意他的社交、人際互動狀態,是否有孤獨感與憂鬱情緒,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 因為研究發現,相較於沒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年長者,患有消化系統疾病者,其孤獨感較高,且與罹患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有高相關性。 這一項2023年9月發表於《臨床腸胃病學和肝臟病學》期刊的研究,針對2008至2016年《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約7110位在美國50歲以上者及其配偶的數據進行分析。

  5. 2023年7月22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黎姿嫻提醒,這類人應該記住要做有界限的善良,設定界線有如訂好遊戲規則,更能區辨人我,哪些事與自己有關,判斷該付出到什麼程度,才能互敬互愛,關係才能長久。 黎姿嫻舉例,在台灣,有些職場或人際團體喜歡強調「我們一體的」、「大家庭」,薪資福利差就別提了,當你試圖討論權益或工作劃分時,會跟你強調「不要計較」,當你承擔過多不屬於份內之事,卻只換來一點口頭誇讚,有時甚至連口頭誇讚都沒有。 「心理界線」就好比一棟房子的圍牆,黎姿嫻說,你房子裡的東西別人不能亂拿,反之亦然,如果圍牆鋼筋水泥,那外界就不易影響你,若圍牆低矮木欄,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干擾你,而有以下6點情況的人,就可能需要檢視自己的心理界限。 1.你好好先生/小姐嗎?

  6. 2021年4月10日 · 2021-04-10. 胡 照鑫. 孤獨 情緒暴力 負面情緒.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雖然數位時代無形中化解了國家之間的界線與距離但是數位疏離卻也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微妙日本知名心理治療師石原加受子認為時時把別人放在心上彼此互相關懷的確是體貼的表現但太過在乎別人甚至起了比較之心長久下來就會變成難以負荷的重擔。 石原加受子指出,一旦凡事太過在意他人,拿別人的人生衡量自己,不斷計較得失和勝負,無異於是在對自己施暴。 讓生氣、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成為吞噬自己的怪獸。 因此她建議,即使生氣、愛面子、焦慮、不安,都沒關係,負面情緒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一直以「他人中心」的觀點在想事情;唯有將他人中心轉變為「自我中心」,才不會再因迎合而痛苦、孤獨。

  7. 2023年12月3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議題普遍受到民眾關注,而網路近來就有網友投票出5大失智徵兆,其中「記憶力衰減並影響到正常生活」成為第一名公認的失智症徵兆,真的嗎?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記憶力變差雖然是難以避免的老化現象,要如何辨認正常老化,還是失智,其實可藉由事後回憶的情況來辨別。 根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公布的這一項統計,網友投票出5大失智徵兆有:記憶力衰減並影響到正常生活、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情緒與個性變化、參與社交活動慾望減弱、對時間地點感到模糊不清。 錢政平說,以「記憶力衰減並影響到正常生活」為例,正常老化的狀態表現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事後會想起來;而失智的表現則對於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