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犀 (學名: Diceros bicornis ),是 犀科 犀屬 的唯一一種,產于 非洲 的 肯尼亞 、 坦桑尼亞 、 喀麥隆 、 南非 、 納米比亞 和 津巴布韋 。 儘管名叫犀,它們的體表顔色實際上更接近于灰白色,這個名字一般被用來區別于 白犀 ( Ceratotherium simum ),事實上這兩種犀牛的區別不在于顔色,而主要在於體型,犀要比白犀小許多。 犀目前包括四個亞種,被 IUCN 列爲瀕危動物。 外表特徵. 尖嘴. 成年犀肩高143-160釐米,身長2.86-3.05米,體重在800-1400公斤之間,最重的可達1820公斤,母犀牛要比公犀牛輕。 犀的一對角為角質,前角較長,一般為50釐米,最長的可達140釐米。 有時候還會長出第三支比較小的角。

  2. 黑犀牛Black rhino等五种犀牛包括白犀牛印度犀牛Indian rhinoceros)、苏门答腊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和爪哇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中的一类保护动物黑犀牛曾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3. 犀 (學名: Diceros bicornis ),是 犀科 犀屬 的唯一一種,產於 非洲 的 肯尼亞 、 坦尚尼亞 、 喀麥隆 、 南非 、 納米比亞 和 辛巴威 。 儘管名叫犀,它們的體表顔色實際上更接近於灰白色,這個名字一般被用來區別於 白犀 ( Ceratotherium simum ),事實上這兩種犀牛的區別不在於顔色,而主要在於體型,犀要比白犀小許多。 犀目前包括四個亞種,被 IUCN 列爲瀕危動物。 外表特徵 [ 編輯] 尖嘴. 成年犀肩高143-160釐米,身長2.86-3.05米,體重在800-1400公斤之間,最重的可達1820公斤,母犀牛要比公犀牛輕。 犀的一對角為角質,前角較長,一般為50釐米,最長的可達140釐米。 有時候還會長出第三支比較小的角。

  4. 西部黑犀 ( 學名 : 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 ),又名 西部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 ,是 黑犀 最稀有的 亞種 。 牠們曾一度廣泛分佈在 非洲 中西部的 大草原 ,但因被大量獵殺而致數量急速下降,並於2006年被認為已經 滅絕 。 2011年11月10日,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宣布此亚种灭绝。 [2] 特徵. 西部黑犀長3-3.8米,高1.4-1.7米及重795-1364公斤。 牠們有兩隻角,第一隻長0.5-1.3米,第二隻長2.5-60厘米。 牠們像其他 黑犀 都是吃草的,主要棲息在 大草原 。 保育狀況. 西部黑犀於20世紀初被大量獵殺。 於1930年代的保護下其數量有所上升,不過隨著保護力度的衰弱,牠們的數量再次大量下降。

  5. 犀牛 是 犀科 ( 學名 : Rhinocerotidae )動物的總稱,屬 哺乳綱 奇蹄目 ,為 植食性動物 ,主要分佈於 非洲 和 東南亞 。 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體型僅次於 大象 的大型陸地動物。 所有的犀牛基本上都是腿短和身體粗壯。 體肥笨拙,體長2.2~4.5公尺,肩高1.2~2公尺;體重2800~3000公斤,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至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1] 現存的4 屬 5 種 的犀牛除 白犀牛 外,都瀕臨絕種,其中以 爪哇犀牛 的數目最少,約50頭左右;而黑犀牛也只有約1萬到3萬頭。

  6. 2024年2月16日 · 曾惠敏 / 編譯. 根據聯合國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由於受到氣候變遷與人類破壞棲地等因素的影響世界上有超過五分之一具遷徙習性的動物面臨滅絕風險不過一度瀕臨滅絕的非洲黑犀牛近年來在肯亞的保育下數量有回升趨勢毛色美麗的雪豹大多分佈在中亞海拔3000至4500公尺的高山但氣候暖化正威脅著牠們的生存環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主管歐克里歐丹表示,「氣候變遷當然會成為風險,因為雪豹生活的棲息地是高山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將失去大量棲息地。 聯合國最近發布1份研究報告指出,在近1200種被列入《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的物種中,有4成4的數量正在減少,並且有22%可能完全消失。 譬如雪豹和喀什米爾地區的飛鳥,主要是因為氣候因素讓生存處境惡化,但人類的過度開發導致棲地破壞與破碎化則是最大威脅。

  7. 2024年3月14日 · 非洲黑犀牛Black Rhinoceros在各種瀕臨絕種動物中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動物之一因為牠的棲息地遠在非洲但其實牠之所以瀕臨絕種其實和亞洲市場息息相關,「人間獨角獸為何要走上滅絕之路? 馬上了解一下! 非洲黑犀牛特徵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