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6日 · 台灣熱飯糰VS日本冷飯糰. 說到飯糰,不如先從台灣本土的飯糰開始說起:台灣目前傳統早餐店可見的橢圓形飯糰,是俗稱的菜飯糰;本是中國江南地區早餐食品,也流行於香港一帶,以長糯米為主,也會參雜其他米、五穀米等等。 加上油條、肉鬆、榨菜,也有以醬瓜和砂糖為餡料的偏甜口味。 一般食用時,將熱熱的飯糰與豆漿或鹹豆漿一同食用;而日本,最普遍的飯糰配料是酸梅 (醃過的梅子),或是用醬油燉煮的小菜。 你可以在飯糰裡放入任何喜歡的配菜,因此飯糰有非常多種口味。 有些人會把配菜放在飯糰的最上面,在第一口就能同時吃到配料和米飯。 在學校,飯糰是孩子的午餐,有些餐廳的菜單裡也有飯糰。

  2. 2018年3月15日 · 書傳媒 2018-03-15.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很多在減肥的人,怕一般麵包容易胖,所以都改吃全麥麵包,甚至把它變成三餐的主食。 但這樣的改變,有可能讓你更容易胖、更不健康 QQ.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日本功能飲食協會理事長 白澤卓二. 比起精製麵包,全麥麵包更健康? 一般的認知裡,全麥麵粉會將麩皮、胚乳等都一起搗成粉狀,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也不易讓血糖值急速升高。 不過,卻有研究報告指出, 全麥麵包比白麵包更容易讓血糖值上升 。 日本推廣椰子油飲食法的第一人白澤卓二,同時是日本功能飲食協會的理事長,常在電視、雜誌等媒體上介紹抗老的方法,廣受到日本人的好評。 在其著作《你吃椰子油的方法 80% 都是錯的! 》指出,其實全麥麵包並不比精製的白麵包來得健康。 全麥麵包容易讓血糖上升?

  3. 2021年4月15日 · 質感生活. 【人氣食譜】跟著日本和菓子專家做「醬油糰子」、「艾草糰子」,Q彈有嚼勁的甜點最療癒了! VO 精選好書 2021-04-15.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定格超圖解,不甜不膩の 手作日式甜點:日本頂尖和果子專家教你,從內餡、選皮到練切,蒸、烤、微波都可以,一次學會新手也不失敗的關鍵小細節! 》,由 蘋果屋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文/ 和菓子教室講師 宇佐美桂子、西式糕點店甜點師 高根幸子. 《VO》導讀: 糰子QQ軟軟的口感總是讓人感到療癒,除了常見的「醬油糰子」外,這次日本和菓子專家也分享了甜口味的「艾草糰子」食譜。 這種造型可愛又帶點日式風情的小點心,最適合一邊看書、散步或是看電影,一邊享用了。 (責任編輯:鄧羽辰)

  4. 2020年3月25日 · 蘿蔔糕一塊就是一份澱粉的量 ,蘿蔔糕台灣人很少會吃清蒸的,大部分都是油煎。 所以如果你是用油煎的蘿蔔糕,這樣一份兩片油脂就要再加上兩份90大卡,整道料理都是油加澱粉。 2. 飯糰: 地雷第一名,外面包的是糯米, 糯米的升糖指數很高,而且不易消化 ;裡面包的肉鬆、油條都是地雷食物呀! 3. 油條: 油條作法為麵團丟入油鍋當中油炸,就是炸麵包的概念, 高熱量又沒有營養價值 。

    • 起源故事
    • 媽祖到臺灣
    • 三月瘋媽祖

    媽祖信仰起源於中國福建地區,隨著閩粵移民而盛行於臺灣、香港、澳門等地, 以及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的華人社會, 甚至在日本、琉球、美國、加拿大等地都可見到天后宮、媽祖廟,顯示出媽祖的影響力與國際化。 媽祖姓林, 是宋代福建莆田湄洲人,傳說自出生時,從未啼哭過,故被取名為「默」,又稱「默娘」。關於林默的生平故事有許多版本,大多形容她自幼聰慧靈巧、慈悲善良,與神佛有緣,並有神通,能預知人的旦夕禍福,經由鄉間的傳播,使得林默聲名大噪,被稱為神女。 其得道後,鄉民們感念祂的神蹟,故修建祠堂奉祀,從此顯靈救難的事蹟越來越多,尤其是沿海的居民廣受庇佑,是漁民出海捕魚的心靈寄託,於是成為了中國東南沿海居民的重要信仰。

    媽祖信仰何時來到臺灣,最早應可追溯至十七世紀,然而為何如此盛行於臺灣呢?除了渡海移民的信仰習慣外,更重要的原因與清朝政府派施琅攻打臺灣有關。 施琅原先為明鄭軍隊的重要將領,卻因故得罪了鄭成功,其家族慘遭誅殺,施琅為了報仇而轉投清軍,在清康熙皇帝的支持下,施琅率清兵進攻鄭家軍。施琅為提高軍隊的士氣,供奉海神媽祖祈求護佑,順利攻下臺灣後,將此戰績歸功於媽祖顯靈,因而奏請清康熙皇帝冊封媽祖為「天后」。 職是之故,媽祖成為了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受人們敬奉的神明之一,全臺各地都可見到天后宮或聖母廟,據官方統計共有二四座(統計至一○二年)。 近千座天后宮中,屬於較早期興建的媽祖廟,大多是從福建所分靈而來,例如來自湄洲者稱為「湄洲媽」,源於同安者稱「銀同媽」等稱呼,著名的宮廟有澎湖天后宮、臺南大天后宮、臺南銀...

    在媽祖的信仰圈中,當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時,依照習俗各地天后宮都會大肆舉辦祭典及進香活動,分靈的廟宇會返回祖廟進香或進行媽祖遶境護佑信徒,俗諺「三月瘋媽祖」,就是形容在此時節各地媽祖廟熱鬧的景象。 近年來臺灣的媽祖慶典活動已成為宗教觀光活動,著名的「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遶境」、「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等, 吸引上萬信眾踴躍參與,媽祖信仰不僅已是國家所認定的重要民俗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媽祖信仰列入無形文化資產,成為了世界重要民俗文化之一。 (註)分靈:「分靈」,又稱「分香」,是指信徒從祖廟中祈求神明分尊(身)、香灰、令牌等代表神明之物,帶回自家或新建寺廟供奉祭祀,並且定期需返回祖廟進香謁祖。臺灣屬移民社會,因此分香與進香的傳統自清以降就非常盛行,顯示出漢人慎終追遠的精神。

  5. 2018年4月11日 · 美援在改變台灣飲食習慣上扮演重要角色. 其實, 早期台灣住民以米食為主,以麵粉製成的糕、餅,充其量只被當作點心。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豐富的國家檔案,正在舉辦「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特展」,分享國人過往米食型態為主,到如今,一般人不再獨尊米食,各類麵食也成為日常生活中主食的歷史。 檔案管理局解釋,光復初期,各省赴台灣進行接收作業人員,政府必須設法從大陸地區購買麵粉,以供麵食製作。 38年,更多中國大陸軍民跟隨政府撤退台灣,糧食需求頓時倍增,轉而從美國進口麵粉。 美援初期,美國貸款給台灣與供應物資,輸入麵粉與小麥、原棉、黃豆等農產品,許多民眾將美援麵粉製成麵條,緩解物資匱乏。

  6. 2021年4月16日 · 台灣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鎮瀾宮,於每年農曆 3 月間舉行長達 9 天 8 夜的大甲出巡遶境,被 Discovery 列為世界 3 大宗教活動盛事之一。媽祖遶境的文化意義為何?為什麼這麼多信徒虔誠參與?中研院學者為你解答。(責任編輯:連柏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