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7日 · 看留言討論. 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愛”與“被愛”是每一個人的真實需求。 但實際上,有一部分人需要愛卻無法因為愛而與他人產生親密關係。 於是,本應給人帶來甜蜜、美好、回味、纏綿的親密關係,卻給當事人帶來失望、痛苦,甚至膽怯和怨恨。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無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往往是因為內心住著一個被嫌棄的自己。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類情感的心理原理。 人最初的情感通常產生於原生家庭。 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被養育、被照顧、被愛的方式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成年後的親密關係模式。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一個人嬰兒時期需求的滿足狀況,將決定他們成年後的情感類型,並且很容易伴隨終生。 心理學家們把情感類型分為四種: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和混亂型(焦慮逃避)。

  2. 2019年6月10日 · 超音波是每次媽咪產檢最熟悉的檢查之一,究竟透過超音波可以看出什麼呢? 而醫師又如何透過超音波來檢查媽咪肚子裡的小生命呢? 讓醫師來告訴你。 Q.超音波檢查怎麼估算預產期的? 在妊娠12週以前,我們會利用超音波去量測胎兒頭臀圍,也就是寶寶頭頂到屁股的長度。 此時,胎兒發育都是非常規律的,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頭臀圍來校正胎兒的生長週數,以此來推估比較正確的預產期,這樣比單純用最後一次生理期來估算要來得準確喔,畢竟許多人排卵的時間常常不一定是那麼規律與準確的。 推薦閱讀:不拿孩子健康賭! 自費NIPT2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測. Q.懷孕5個月內若超音波檢查都沒問題,就可放心? 基本上,胎兒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個體,所以絕對不可能在某一個階段就可以斷定不會有任何的問題發生。

  3. 2021年3月25日 · 看留言討論. 【媽媽經編按: 一名居住在美國的網友在推特分享了一則媽媽友故事,這名媽媽友某天被正值叛逆期的15歲兒子嗆:「如果沒有媽媽的話,我就輕鬆太多了」,結果她當下聽到孩子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應對方式卻不是單純責罵,而是選擇「停止一切媽媽會為兒子做的事」,換句話說就是讓他體驗「沒有媽媽」的日子。 這名媽媽友的方式的確直截了當,只準備食材、不煮飯,也不再幫洗衣服,當然更不會接送上下學,所有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讓兒子自己看著辦。 結果,兒子受不了後父親控訴這一切,爸爸卻回:「你媽媽很棒」,隨後學校輔導員告狀,輔導員聯絡母親確認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也跟孩子說:「你媽媽很棒」。 最後大概隔了3天左右,兒子就母親道歉了。

  4. 2021年9月9日 · (客體,指嬰兒出生後的主要撫養人,一般指母親)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是得不到客體良好的照看,總是被否定、忽視,或是被不穩定的對待,孩子就可能就會內化這種否認的聲音。 一個孩子的考試成績是99分,如果他父母的反應是:“怎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是一百分? ” 那麼,他可能會覺得委屈、憤怒。 但出於恐懼或嘗試溝通失敗,他不敢直接和父母發生對抗。 長期下來,他會內化這種委屈和憤怒。 委屈的部分,可能會導致深層的抑鬱。 而憤怒的部分則會隱藏下來,在他逐漸成熟、獲得力量的過程中,讓他變得的過度叛逆,甚至與父母為敵。 而另一種可能也許更糟。 因為他沒有其他可依賴的對象,他感到,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必須要妥協。

  5. 2024年2月5日 · 媽媽經編輯部 更新於 2024-02-05. 看留言討論. 撰文\喜佩涵. 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育理念傳頌千年,其思想啟蒙諸多學子,更以「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聞名。 然而如此仁愛的孔子,居然也有對學生「無言以對」的時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推薦閱讀: 要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已的想法,而非制止孩子不能頂嘴! 《論語‧陽貨篇》:「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 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有天,孺悲被魯哀公派去找孔子學士喪禮,卻被以生病為由推辭。 當他摸摸鼻子走人時,孔子卻彈起瑟來,一邊唱著歌,刻意讓孺悲知道:我沒有生病喔! 只是不想見你。 這就是有名的「不屑之教」。 孔子說謊可不是聖人品德有問題,而是深具意義的教育理念--原來,孺悲仗著權貴,沒有引介就要求見面,非常失禮又托大!

  6. 2024年4月19日 · 作者\babylike. 當面臨孩子叛逆期時,總是生氣又心力憔悴,父母都知道國中青春期的叛逆期要小心,但還有 4 歲及 8 歲的叛逆期容易忽略,只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但其實是他們生理及心理成長的變化過程,了解孩子 3 個叛逆期階段的原因和引導小撇步,幫助爸媽們一起渡過每個叛逆期階段喔! 第一階段叛逆期: 4 歲. 4 歲是一個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比起 2 – 3 歲時更能清楚表達,接觸世界的範圍更加廣,其中也慢慢遇到的不同的挫折,無論是學校、家裡、弟弟妹妹的出生等,也比較不好哄騙了,這階段說的「不要」就是真的不要、容易「愛生氣」、「任性」、「行為反應激動」、「堅持己見」等。 4 歲引導小撇步: 不遷就也不時刻關注孩子當下哭鬧的情緒,給彼此一些冷靜時間和空間。

  7. 2022年2月7日 · 所謂「生長狀況的評估指標」,就是許多爸媽所熟悉的 身高、體重 以及 頭圍。 當我們綜合身高、體重與頭圍等3項指標,來製作嬰兒的成長曲線圖,就能評估寶寶身體的成長狀況 。 在這三個面向中,身高能反應寶寶的骨骼發展跟身體發展狀況;體重能反應寶寶的營養吸收狀況;而頭圍的部分,由於嬰兒在0~3歲是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頭圍的成長速度太快、或太慢,都需要家長特別留意。 家長也能利用衛福部「 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輸入寶貝的生長狀況資訊,來看看自己寶貝的生長狀況是否需要特別關注。 郭醫生也建議家長能每月紀錄寶寶的三項指標,再透過網路上的相關工具去製作自己寶寶的生長曲線,透過圖表來觀察寶寶的成長狀況;倘若需要跟醫生諮詢討論時,也能讓醫生更了解家裡寶貝的身體情況。 參考資料:衛福部「 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