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柯文哲口譯憋笑完成工作〉,描述她嘴角曲線微微上揚融化網友的心」;《三立新聞網柯怒罵王八蛋 女翻譯靦腆憋笑超吸睛為郭恬君和議員高嘉瑜製作對照圖因為有網友說她們長得很像⋯⋯

  2. 詹金翰指出去年56月韓國瑜鬆口及正式宣布參選總統六合夜市的來客數就開始下滑原本各縣市來朝聖的人不再出現熱鬧的氛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對韓國瑜參選高度對立的詭譎感這讓六合夜市不再是發大財夢想的實踐之處

  3. 2023年6月26日 · 遲來的台灣#MeToo運動,揭開疤痕後怎麼走下去?. 2023年5月台灣#MeToo運動,從政黨開始延燒,社群媒體時代訊息快速傳遞,讓不少性騷擾當事人、見證者打破沉默,道出自己的#MeToo故事,從單一聲音如今變成合唱,這把火已從政治界燒進學術教育界、運動界、商界 ...

    • 嚴格要求完美受害者的迷思
    • 何以被害者常常無法逃脫
    • 反覆被施暴與創傷,可能導致嚴重的認知缺陷
    • 來自加害者的施壓和威脅

    我們一方面帶著遺憾的心情,一方面也好奇,為什麼被害者無法選擇合理的應對方式?如果被害者無法提出可接受的「辯解」消除大家的好奇心,我們就會把被害者和犯人看成是同一夥人,或是給予被害人「不聰明、不明智」的評價,默默認為是被害者促發了犯罪行為,並在被害者身上印上烙印。 為什麼我們會以這麼不合理又嚴苛的方式看待被害者呢?這樣的行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當然,在互相挑釁爭執之後發生的暴力行為與殺人情況也不在少數,但是即使是這樣的情況,最後決定訴諸暴力和殺人的,還是加害者,而非被害者。犯罪是因為犯人決定以特定人物為目標進行犯罪而發生的,例如:暴力行為是因為「犯人產生想打人的念頭,並且判斷可以毆打對方,因此決定打人」而發生的。亦即當打人時,加害人認為即使被報復或受到法律處罰是值得的。唯有加害人發現這會讓自己...

    幾年前發生了公司高層主管對著下屬職員的臉吐口水、丟東西、肆意辱罵等仗勢欺人的惡劣暴力行為,轟動了世界。事件中的加害者主張,犯罪原因是因為婆家管得太嚴格,導致她的衝動控制障礙,因此請求法院從輕發落。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唯獨在惡言相向與暴力行為受到處罰可能性明顯較低,也就是判斷對方是「可以辱罵與毆打的對象」時,該事件加害者的衝動才會無法控制。 那麼,即使被害者充分具有身體、精神方面的能力,為什麼無法擺脫犯人的手掌心,反而不斷遭受犯罪的傷害呢?為了要了解這件事,我們首先要認同一點,那就是人類不僅具有以合理、正確的方式思考的傾向,也同時具有「以不合理且不正確的方式思考」的傾向。合理的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al therapy, REBT)創立者阿爾...

    過去5年來,滿14歲以上人口的暴力犯罪被害率為0.37%到0.57%左右,至少與我們擔心的程度相比並不算太高,但成為犯罪被害者的瞬間,被害者的大腦就會將情況理解為「被害的機率為百分之百」,從此在「犯罪隨時都會再度發生」的恐懼之中瑟瑟顫抖。為了應對這種恐懼感,於是進入了長期的警覺狀態,即使事件已經結束了,邊緣系統激活狀態卻難以平息,就算暫時平息下來,只要一有細微的刺激,也會迅速再度活化,啟動生存模式。 這樣會耗盡受害者所有的精神能量,再沒有力氣對現實的要求作出反應。此時的受害者很難集中與維持注意力,所以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失誤,包括健忘、失神、發呆等解離的症狀。不僅如此,只要暴露在與事件類似的情境之中,心理創傷的記憶就會再度活躍,彷彿回到事件當下,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值得慶幸的是,如果沒有特別的...

    不僅如此,即使不是性侵暴力案件,也絕不代表被害者總是能得到應有的尊重,也不代表被害者的說法不會遭到質疑。有位被害者遭到某個突然出現的陌生醉漢強行拖走,被害者反抗之下被醉漢重擊一巴掌倒地,造成牙齒受損。但在裁判過程中,被害者卻被形容成「為了向犯人勒索金錢,被打巴掌後,假裝作秀摔倒在地,結果腳不小心沒踩好,導致牙齒受損」這樣的壞人。犯人坦承自己的確打了被害者巴掌,但主張被害者跌倒的直接原因並非是打巴掌。最終,法院認為此案不構成傷害罪──儘管在遠處的監視錄影有拍到犯人手伸向被害者以及被害者倒下的畫面。 在其他案件中,加害者還曾提出各種反駁,包含互毆、公然侮辱、名譽毀損等情況,反過來控訴受害者。不管這些反駁是不是事實,重點在於,他們知道這是給被害者最有效的威脅,讓被害者在身為被害者的同時,還要在為期...

  4. 高英傑把這篇珍貴的文章翻譯成中文令人看到在當時1930年代殖民地下有別於原住民普遍是被研究詮釋與控制的客體」,矢多一生罕見地從族群內部的觀點出發主體的視角替缺乏文字紀錄的族人留下集體記憶他同時也成為外來者與部落的中介及引路人開啟不同文化間的理解與交流從深山與整個世界接軌。 1927年,矢多一生以一個多月的時間陪同俄國語言學者 聶甫斯基 (N. A. Nevsky)到部落進行田野工作,傳授鄒語並採集民間傳說,合作編寫《鄒族語典》;1943年,他則協助民族音樂學者 黑澤隆朝 進行鄒族音樂的採集、研究與錄音工作,帶領族人至台中放送局並陪同練習錄音曲目。 而在面對殖民統治者與部落內部的秩序規範時,更時常在內外雙重的壓力中,勇於走出自己的路。

  5. 2023年6月15日 · 6月12日上午立委范雲蘇巧慧高嘉瑜等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邀請政府相關部門民間團體學者專家與會討論性平三法修法方向。 (攝影/陳曉威)

  6. 《今天不搞笑,Let's talk about love》 是知識性網紅「囧星人」在捷運鄭捷案後創作的影片,那其實就是她成長的自白:雖然有很多個家,卻沒有自己的歸屬;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一聲肯定。 這支影片獲得極大迴響,某方面也反映出,這或許不只是囧星人的過往,可能是許多家庭都難以啟齒的傷。 在夢裡,囧星人又迷路。 有的時候,她記不起家裡的地址;有的時候,她坐上反向的公車,怎麼都回不了家⋯⋯. 31歲,已經搬超過20次家。 因為父母離異,又各自再婚,讓囧星人在許多地方都居住、求學過。 她曾經在媒體上說:「不管在哪裡,我都是外地人。 在深圳,我有台灣口音;去上海,他們說你是南方人;去北京說你是上海人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