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28日 · 食安知識隨堂考以「翻書」方式設計,將常見的食安疑問呈現在書的封面上,透過互動遊戲讓民眾翻開書本,了解正確的食品安全資訊。. 善用飲食選擇 你我都可改變明日餐桌與環境. 明日餐桌好食市集 讓飲食選擇成為改變力量. 食育探歷史 高麗菜、蓮霧原是 ...

  2. 2016年3月31日 · 此外,依欣心中還有一個疑慮,自從投入復健後,膝蓋時常感到不適,她懷疑是否是過去跆拳道,不慎留下的舊傷? 經由骨科專業檢查後,醫師判斷,應是疤痕硬化拉扯,所造成的不適感,這番看診完,雖然疼痛依舊,但是聽見醫師診斷,依欣總算能夠放下心中重擔,繼續專注與疤痕抗衡。

  3. 「就剛好家裡ㄇㄟ」,張承騏說,其實「不求人」更好用。 在瘢痕組織生長時、新生皮膚特別容易搔癢,雖然多數的照護建議是最好別抓癢、搓揉以免破壞疤痕皮膚,但對燒燙傷的病人來說,除了冰敷、止癢藥膏,種種可以稍稍止癢的工具也是必備。

  4. vision.udn.com › vision › story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5. vision.udn.com › vision › story願景工程

    • 真相一、減塑/無塑≠環保
    • 真相二、可分解=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 真相三、小心永續是口號
    • 真相四、可回收≠再利用
    • 真相五、天然材質添加=環保?

    在減塑風氣下,「塑膠不好」、「塑膠不環保」觀念深植人心;但讓我們釐清一下「減塑」的做法: 🌍「垃圾減量」是真環保!如果生活中減少使用如塑膠袋、塑膠湯匙、塑膠吸管等一次性產品,能夠有效降低廢棄物產生,的確是環保的表現! 🌍 「產品減塑」也不錯!例如原本要花 100 克塑膠製成的產品,只需要 60 克就完成。 🌍「混血塑膠」是用其他材質代替部分塑膠,例如原本 100% 塑膠的材質,部分改用甘蔗渣、玉米澱粉取代。減塑是減塑,但就讓原本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塑膠瓶,變得難以回收,或使回收品質下降。回收之所以要分類,就是為避免不同材質混淆成一鍋雜菜湯,單一材質回收製成的再生塑膠,才夠純,品質才會好。

    我們經常看到標榜「可分解」的環保商品,卻不知道「可分解」的條件,必須在特定溫度、濕度之下,以專業堆肥系統處理,才能確實分解。且台灣目前還缺乏這樣的回收系統。 「可分解」可不是隨隨便便丟到路邊或海裡,就能像薩諾斯彈指那樣消失啊!大家可以試試看兩個月後,這個杯子是會真的分解、回歸大自然呢?還是脆化得裝不了飲料,淪落到垃圾和非垃圾之間? 還有還有,這個杯子的墊圈是 OPP 材質,是貨真價實的塑膠,在哪裡都不可分解唷!

    這個「環保永續杯」指出,因為是天然材質,所以使用期限為兩個月。 用一次性的杯子不環保,那只能用兩個月的杯子會更環保嗎? 小小提醒:是說疫情期間大部分店家不能自備環保杯外帶,啊這杯子不就放在家裡過期⋯⋯

    此「環保永續杯」的產品包裝指示是「丟至一般垃圾」,卻在杯子底部標注了「7 號 PBS」,如果依照台灣的回收法規,是要丟到塑膠回收系統沒錯。 不過,這就是矛盾之處,7 號塑膠如 PLA、PBS 等材質,都是標準的「資源回收不利用」,它們最終的下場,就是被從回收桶中挑出來,燒毀。

    這個杯子使用的材質為含甘蔗纖維的 PBS,我們也很容易認為這是一種天然的材質,超環保啦! 其實, PBS的來源有以石油為主製成,也有以生物基來源的生物可分解材料製成,但不管什麼來源,最後都是熱塑性聚合物樹脂。 但廠商提供的檢驗報告中僅表示「PBS 不含 PP、PE、PS、PVC、PET 等塑膠」,當然囉,因為你是別種塑膠啊~! 找回環保的初心!看到「環保商品」時,我們可以這樣重新思考: 🤔 家裡是不是已經有同樣功能的餐具、杯子、提袋⋯⋯? 🤔 購買時,請思考你可以用多久?環保商品不是本身就環保,而是你使用到一定的次數(拉長他的生命週期),才會「環保」。 🤔 到底誰說環保的東西都不能用太久啦?要看你怎麼挑選、怎麼維護啦! 🤔 有單一材質做選擇的前提下,請避免使用「混血塑膠」或含有植物纖...

  6. 2017年4月25日 · 完整報導 台灣的食物浪費相當嚴重,每天廚餘可堆起60座101大樓,其中又以家戶的廚餘最多,如何讓食材充分利用,並且讓多餘的食材或食物適時的供應給需要的人,是台灣亟需要建立的飲食倫理與善的循環。

  7. 聯合報系 陽光行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