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談女性的好朋友~月經~女性月經體內荷爾蒙,卵巢變化,子宮內膜變化說明。. 關心女性就從生理期開始。.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在月經的循環週期中,必須經歷menstrual phase (月經期)、follicle stage (卵巢濾泡期、子宮內膜增生期)、ovulation ...

  2. 443【十六味流氣飲】 - Dr. Yang 楊麗姝中醫網路醫院. 文章回覆 (0) 443【十六味流氣飲】. 十七、癰瘍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益氣養血,清熱解毒。. Dr.Yang複方科學中藥. 十六味流氣飲. (1) 出典:.

  3. 別名: 大棗,又名紅棗、乾棗。 分類: 十一、補養藥. 功能: 補氣. 來源: 本品為鼠李科植物大棗之乾燥成熟果實. 性味歸經: 甘、溫。 入脾,胃經。 功效 :用安中養脾,平胃氣,調營衛,和百藥。 主治 : 飲食減少,反胃吐食,泄瀉,津液不足,過敏性紫斑病。 參考連結: 【大棗】-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 出處:(《淮南子﹒說山訓》) 良醫往往在疾病尚未形成之時便加以預防,使人體健康而無病﹔聖人每每于禍亂還未釀成之際就予以戒備,使國家無內憂外患。 如果疏于預防,病形已形成而予以療治,則元氣必然受損﹔倘若失于戒備,亂勢已發生而進行鎮壓則生靈難免遭殃。

  4.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5. 別名: 分類: 二、清熱藥. 功能: 清熱涼血. 來源: 本品為茄科植物枸杞之乾燥根皮. 性味歸經: 甘微苦寒。 入肺,肝,腎經。 功效 :清虛熱,涼血。 主治 : 陽虛潮熱,盜汗,心煩,口渴,肺熱咳嗽,喀血,虛勞有汗骨蒸。 參考連結: 【地骨皮】-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靜以養身,儉以養性。 出處:(《南史﹒陸慧曉傳》) 古人養生的根本之道,在于調養精神。 靜與儉,就是調養精神的兩個重要方面。 靜指思想清靜。 此則體內正氣充聚而不散亂,雖然外界有各種致病因素,也難以侵害人體。 現代實驗研究也証實,靜養心神是人體的一種自我調節,它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使人體生理功能處于極佳狀態。 儉指少私寡欲。

  6. (7)備註: 本方有強化臟器機能,解除毒素之效,故各種化膿性疾患及皮 膚病等皆適用之,並可作為敏惑性體質之改善劑。本方使用於 濕疹疾患之濕性紅斑症、丘疹性或小膿庖性有著效﹔又數十年 未癒之蕁麻疹,以本方服用3~6個月可使毒素中和,解毒而 得根治。

  7. 別名: 分類: 五、祛濕藥. 功能: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化石草之乾燥莖葉. 性味歸經: 苦寒無毒。 入肝,腎,膀胱經。 功效 :利尿,消炎,化石,清熱利濕。 主治 : 腎臟炎,腎結石,水腫,泌尿道結石,肝炎,膽結石,高血壓。 參考連結: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Dr. Yang小語: 氣有餘便是火。 出處:(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氣屬陽,陽盛則熱。 當情志不舒,或痰、濕、食積、瘀血等因素影響人體時,氣的運動受阻,當升不得升,當降不得降,開合不利,局部之氣積而有餘,由溫變熱,熱而化火。 產生火熱的症狀,有躁擾狂越、目不明、浮腫疼酸等等。 朱氏的這個論點,與他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與“氣常有余,血常不足”學說密切相關,須將它們結合起來分析,才能對他所創的滋陰瀉火法有較深的理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