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9月8日 · 黃韻玲 (英文名:Kay Huang,1964年10月1日 —),台灣女歌手、女演員、音樂製作人,現任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董事長,素有「音樂精靈」之美譽。 [1] 是 三金 (金馬、金曲、金鐘)入圍者。 生平經歷. [編輯] 黃韻玲1964年出生於 宜蘭縣。 1979年,黃韻玲14歲時就報名參加第三屆 金韻獎 歌唱比賽,與 許景淳 、黃珊珊、張瑞薰合組重唱組合「四小合唱團」,並獲得優勝。 1980年代,台灣流行樂壇興起「新音樂運動」,黃韻玲即為其中一份子。 簽約 滾石唱片 後,1986年,她推出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憂傷男孩》,即獲不俗的迴響。 黃韻玲不僅自己能寫詞作曲,編曲、 樂器 演奏、 和聲 甚至歌曲製作亦是樣樣精通,才華洋溢,因此有「音樂精靈」之美譽。

  2. 黃韻玲 (英文名:Kay Huang,1964年10月1日 —),台灣女歌手、女演員、音樂製作人,現任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董事長,素有「音樂精靈」之美譽。 [1] 是 三金 (金馬、金曲、金鐘)入圍者。 生平經歷. 黃韻玲1964年出生於 宜蘭縣。 1979年,黃韻玲14歲時就報名參加第三屆 金韻獎 歌唱比賽,與 許景淳 、黃珊珊、張瑞薰合組重唱組合「四小合唱團」,並獲得優勝。 1980年代,台灣流行樂壇興起「新音樂運動」,黃韻玲即為其中一份子。 簽約 滾石唱片 後,1986年,她推出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憂傷男孩》,即獲不俗的迴響。 黃韻玲不僅自己能寫詞作曲,編曲、 樂器 演奏、 和聲 甚至歌曲製作亦是樣樣精通,才華洋溢,因此有「音樂精靈」之美譽。

  3. 21 小時前 · 黃韻玲回憶:「我寫曲其實都算快,因為已在腦海構思很久,醞釀到差不多程度了,所以花的時間不多,不過填詞倒是花了點時間。 黃韻玲笑說:「我自己曾經歷過那種沒自信到一文不值的情況,我並不是永遠都能量飽滿。

  4. 黃韻玲 Kay H. 76,605 likes · 2,768 talking about this. 工作詢問請洽果核音樂: goaheadmusic2010@gmail.com 02-2658-1516.

  5. 2020年10月8日 · 出道34年,黃韻玲從詞曲創作編曲評審到主持、演出舞台劇,在音樂界有「音樂精靈」之稱。 如今,她的名片上還多了另一個身份——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

  6. 2023年12月31日 · 黃韻玲在北流董事長的頭銜之下,她是才女,寫詞、作曲、編曲、樂器演奏、和聲、製作,1986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憂傷男孩》,以〈回味〉獲第24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以《初熟之物》專輯獲第七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創作歌手獎」。

  7. 2024年9月8日 · 黄韵玲 (英文名:Kay Huang,1964年10月1日 —),台湾女歌手、女演员、音乐制作人,现任 台北流行音乐中心 董事长,素有“ 音乐精灵 ”之美誉。 [1] 是 三金 (金马、金曲、金钟)入围者。 生平经历. [编辑] 黄韵玲1964年出生于 宜兰县。 1979年,黄韵玲14岁时就报名参加第三届 金韵奖 歌唱比赛,与 许景淳 、黄珊珊、张瑞薰合组重唱组合“四小合唱团”,并获得优胜。 1980年代,台湾流行乐坛兴起“新音乐运动”,黄韵玲即为其中一分子。 签约 滚石唱片 后,1986年,她推出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忧伤男孩》,即获不俗的回响。 黄韵玲不仅自己能写词作曲,编曲、 乐器 演奏、 和声 甚至歌曲制作亦是样样精通,才华洋溢,因此有“音乐精灵”之美誉。

  8. 2023年9月28日 · 黃韻玲說自己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獲得很多人的協助、看到很美好的事情、有許多吸收知識的管道,如果這些途徑可以再加上現代科技的助力,那麼年輕的世代應該會學習到更多。 當時在她腦中浮現的,是「培育」、是「傳承」。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有一次問過李宗盛,我說大哥,你有沒有寫不出歌的時候,他說當然有,我問那怎麼辦? 他回我說『等』。 你可能要等三天、三個月、三年。 」黃韻玲現在想起這個故事,剛好呼應著轉換跑道的自己,這或許也是她在等待的一個機會,可以為音樂圈、為下一代年輕人做些什麼的機會。 成為一位領導著,從龐大的學習開始. 真正踏入這個未知的領域,黃韻玲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場非常龐大的「學習」。 北流作為新開幕的展演場地,剛巧從2020年開始經歷整整三年的疫情,可想而知其中所面臨到的挑戰。

  9. 三個人的晚餐作曲 黃韻玲作詞 姚若龍 越過落地玻璃窗 我努力把眼光放向遠方 隔著白色的煙霧 沒有人說抱歉 也沒有人哭 沈默怎麼能說明一切 等待 ...

  10. 2020年10月29日 · 黃韻玲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一個奇特的精靈。. 她出身於民歌時代,走過 80、90 年代黃金歲月,創作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經歷流行音樂產業重大變遷,卻始終還站在時代浪潮上,依然被大家喜愛、尊敬。. 一如訪談中她重複強調的:創作這件事永遠都沒有「夠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