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鼩鼱
    • ㄑㄩˊ ㄐㄧㄥ
    • 釋義:
    • 動物名。食蟲目鼹鼱科。一種形似小鼠的哺乳動物。頭部和背部呈棕褐色,腹部為棕灰色或灰白色。體被短黑毛,具有臭味,以逼退天敵。多生活在山林、田野、沼澤中,捕食昆蟲、蝸牛、蚯蚓等,也吃植物種子和穀物。
  1. 錢鼠又稱為「鼩鼱」、「臭鼩」、「地鼠」或是「尖嘴老鼠」,為鼩鼱科 臭鼩屬。

  2. 「鰆」是日治時期官方用語,它可以廣泛使用到所有「馬加鰆屬( Genus Scomberomorus )」;日人漢字之所以用此字,乃是「魚」在「春」天來到、捕獲。 自1902到1935年間,《臺灣日日新報》對土魠魚的報導不少,如1905年高雄州岡山郡鰆大豐收、1935年鹿港捕千尾鰆和中壢發現新場等報導。 由於這些即時訊息所及,新漁場的介紹,如捕撈區域並不限於澎湖及南臺灣,鹿港、中壢、新竹、基隆甚至東部的宜蘭等海域都超過清朝了解的範圍;對鰆漁業生產、行銷廣度,都有正面影響。 另外《臺灣水產雜誌》則提供了鰆魚資源、生態習性及捕撈漁法的科技新知。

  3. 20180225. 文/ 莊健隆 繪圖/ 莊思敏. 土魠、石喬、白腹都是「鯖科」魚類,其中土魠是馬加鰆屬,石喬則是祼鰆屬,兩者其實不同,卻陰錯陽差被混淆。 本文作者莊健華爬梳土魠史料,帶領讀者從「塗魠」到「土魠」的過程,再進一步釐清三者有什麼不同,不讓消費者成為冤大頭。 三百年來,臺灣人都在吃土魠魚. 「有沒有搞錯? 」我那原籍屏東的友人—— 魚夫 或許會糾正説東港人講的是「白腹仔假土魠」,因為土魠魚(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吃起來Q、彈牙、味甜;相對的白腹仔魚( S. guttatus )肉質軟,味道似乎不及同屬的土魠濃郁。 不過移民到臺南後的魚夫吃了沙卡里巴(編按:日治時期稱之「盛場」(sakariba))店家用白腹(白北)做的「土魠魚羹」,也讚不絕口。

  4. 20230307. 明仁枝牙鰕虎生境照該物種常出現在溪流中下游的潭區。 文字.攝影/胡冠中. 從大溪川回來後我整理了照片打開圖鑑翻到明仁枝牙鰕虎( Stiphodon imperiorientis )那頁。 「明仁枝牙鰕虎別名東方帝王帝王枝牙鰕虎。 屬於兩側洄游性魚類,通常出現於清澈的小溪流中,但以中下游較為常見。 」我翻閱圖鑑,瀏覽照片,讓知識在我的經驗裡發芽。 「具底棲性,為底棲性魚類,不好游動。 食性以藻食性為主,亦以浮游性生物或小型的水生昆蟲為食。 2009年,明仁枝牙鰕虎在臺灣出現記錄,2011年,《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問世。

  5. 我很喜歡一句台灣諺語叫「田螺含水過冬」,意思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失意、失志的時候,它對我特別有鼓舞的效益。 又有一句較中性的俗諺,「田螺死一個殻,活也一個殼」意思是「反正都一樣,看不出有所不同」;從經驗上看,死田螺常殻內塞滿污泥,重量與活田螺相似,不仔細辨別,還真分不出好壞。 渡過了嚴寒的冬季,當我們的老祖先在初春返回田間,拾起一顆不算輕的大田螺,卻只從殻口挖出一堆泥沙,會有點失望。 突然間,他看到一隻正在爬行的田螺,撿起一看牠立刻縮進殼內,殼口有一「薄片」緊密蓋著;啊! 牠還活著、沒被凍死,感佩牠生命力強韌,乃呼出「田螺含水過冬」,希望以此勉勵自己及子弟要珍惜生命、鼓起勇氣、熬過苦難、等待時機、再度衝刺、邁向成功。

  6. 就是這樣,玩「英雄聯盟」的時候我跟朋友說,這期雜誌的內容我在成功嶺服役就想好了,主角是鬚鰻鰕虎(Taenioides cirratus),主題是「美的傷害性」。結構都想好了,寫來不成問題。問題在於我沒有鬚鰻的照片,所以你明天要不要和我去抓鬚鰻?他說好。隔天來到前輩給的點位,拿起圓鍬,開始 ...

  7. 民間知識曾被大幅度洗過 口傳地名再現農業時代. 伊能嘉矩意識到地名文字化的問題因此用日本音為漢字地名注音保留下語音,《臺灣地名辭書則改為羅馬拼音方式注音。. 吳密察解釋,臺南的「學甲」(Hak-kah)從字面看,容易給人文風鼎盛的聯想,但 ...

  1. 相關搜尋

    鼩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