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3日 · 雖然不再放寬,不過郭坤明首度對外透露,將給予農聚區上的低汙染未登工廠2~4年輔導期,期限是比照中高汙染工廠的轉型輔導時間, 農聚區上的低汙染未登工廠若要留在原地,則必須在明年(2023)3月19日前,提出改為農業加工廠的轉型和改善計畫,若無意轉 ...

  2. 2022年3月17日 · 江世民. 今年3月19日是農地違章工廠2016年5月20日前興建者申請納管的最後期限。 根據 2019年修訂的《工廠管理輔導法》 ,一旦過了大限日期卻未申請納管將被斷水斷電無法經營而申請納管者將在轉型輔導下逐步成為正式合法工廠。 經濟部統計,全台約4.5萬家符合納管的違章工廠,截至11日仍有約1.3萬家未提出申請。 在納管期限已經延了兩次,經濟部斬釘截鐵表示不會再延期時,《報導者》實際走訪尚未申請的工廠主,他們為何選擇放棄? 更重要的是,納管大門關閉後,糾纏台灣數十年的違章工廠問題真能迎刃而解?

    • 00940申購1
    • 00940申購2
    • 00940申購3
    • 00940申購4
  3. 2021年1月10日 · 不過2006年經濟部又悄悄開了後門允許這些中高汙染工廠添購汙染防治設備定期回報空汙水汙監控數據取得環保許可文件」,就可申請為臨時工廠輔導合法化。 儀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臨時工廠登記。 《報導者》在2020年12月實地走訪儀彰工廠,發現偌大的廠房只剩汽車停駐,現場空空如也、沒有任何機具。 楊姓負責人表示,上個月(11月)才賣掉機器,因為最大的客戶外移泰國,且在申請特定工廠登記過程中,不斷被要求加裝汙染監測系統,一台要花費200多萬,還要定時申報,加上下一代不願意接手,乾脆直接將機器賣給客戶,工廠另做打算。 未來他會轉型低汙染工廠,但到底要做什麼? 楊老闆說自己也還不清楚,「反正就先申請起來。

    • 從花卉博覽會到溪州公園
    • 一條令鄉親沉醉的芬多精步道
    • 對「平原森林」的想望
    • 「移大樹種小樹」的「罪犯」怎麼來的?
    • 一刀停止平地造林政策,淪於因噎廢食
    • 「砍大樹種光電」的疑慮
    • 寄望台糖實現「一鄉鎮一森林公園」

    我一輩子定居的農鄉,彰化平原最南端,原本也是濁水溪下游輻射狀沙洲,因而名為溪州;介於東螺溪與西螺溪之間,1900年代,西螺溪東西二側,修築堤岸,形成濁水溪下游單一河道,水流引導在寬約2公里的河床,不再漫渙,溪州地質才逐漸穩定下來。 溪州鄉緊鄰濁水溪北岸,地形狹長,約13.5公里,有一條水圳,名曰:「莿仔埤圳」,貫穿全鄉,通向海岸,總長約30多公里;是台灣第一條「官設埤圳」,在溪州鄉最東邊的村莊大庄村與榮光村交界處,築水堤、設圳頭,引進濁水溪水流,灌溉沿岸萬頃農田,水源豐沛、源源不絕。 濁水溪上游山壁頁岩、片岩崩解,落入河床,沖刷成砂,引入圳溝、農田,沉積成黑色土壤,含有豐富有機質,十分肥沃,無論種植水稻、蔬菜,或芭樂、番茄等瓜果,品質保證優良。這是溪州鄉得天獨厚的特色。尤其是彰化平原許多鄉鎮...

    森林區只有二項「建設」,其一是從花博區後門,穿越樹林,開闢一條水泥自行車道,中間有分隔島,汽車也可通行;延伸,直達景觀苗木園區。另一項是在樹林中,迂迴環繞,在一排樹與一排樹之間,鋪設寬約180公分及150公分的木棧道,取名為「芬多精步道」,以我平常步伐計算,總長約1,800步,有1,500公尺吧!漫步、徜徉、健走皆適宜。步道延伸出幾處小平台,可歇息、做瑜珈、打太極拳、活絡筋骨。木棧道、木棧平台,皆以不毀損樹木為原則。 每天都有不少鄉親來行走,清晨、傍晚時段人最多;假日更有不少外地鄉親遊客,人流不斷。不過,大家都專注、靜默,各走各的,遇到相識熟人,點頭、笑一笑、揮揮手,打聲招呼,很少停下來開講,更不可能有喧嘩。 我和妻也算是常客。溪州公園花博區入口,距離溪州街道只有數百公尺,苗木區則緊鄰我的村...

    占地50公頃的溪州公園森林區,其實周邊還散布多處半荒野狀態的小樹林。 溪州鄉親很多人來這裡運動,非常滿意有這麼美好的園區,卻很少人知道這一大片樹林的由來,也不太有興趣去探究。而我恰巧清楚來龍去脈。 2000年,台灣首度政黨輪替,新政府提出「綠色矽島」政策,台灣南社社長曾貴海、執行長鄭正煜策劃,邀集台灣環保聯盟、綠色陣線、台灣綠色和平組織、生態保育聯盟、彰化縣綠色協會、台南縣市環保聯盟、高雄市綠色協會、台灣中社、台灣教授協會、台灣筆會等約20多個關注環境的民間團體,以及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發起「台糖國土造林運動」,主要訴求是「闢建台糖萬頃森林」,發表〈「綠色矽島應先將台糖土地收歸國有」的建言〉,要求新政府「綠色矽島」政策,以台糖萬頃平原林方案,具體予以落實: 我也忝...

    早在1991年7月,「為因應社經環境之改變」,農委會就曾推出「獎勵農地造林」政策,「符合改善生態環境、增進農業土地利用效率,及提高國人休閒生活品質等三大方針」。 1996年,因應賀伯颱風災變,「山崩、土石流等災害頻傳,與山林保育、水土保持不彰有密切關係」,林務局推出「全民造林運動」計畫,「號召民眾一起造林,以達國土保安、涵養水源、減少災害」等目標;到2002年7月,林務局再推動「平地景觀造林」獎勵政策,引起不少爭議,遭到知名環保人士強烈質疑、嚴厲抨擊。甚至爆發多起林務局官員貪瀆事件。 2005年8月,媒體大幅報導「全台各地造林弊端叢生」,歸納出「假造林、真詐財」,詐領造林獎金的「九大花招」,許許多多犯行手法,真是花樣百出,牽涉問題甚為複雜。 其中最受詬病、最普遍的一項是:「砍大樹、種小樹」。...

    「申請平地造林地,必須淨空」這項規定,應該是備受抨擊,「誘發」「砍大樹種小樹」的癥結所在!也可以說是主要「禍源」吧。 當然還有許多犯行及其背景因素,值得探討。 總之,因為造林弊案連連爆發,媒體追蹤報導,「2004年7月,行政院院長親身聽取(知名環保人士)的簡報,終於下達停止這項錯誤政策的指示。」 我要直率提出,這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最省事、最不需要花腦筋的「指示」。 其實,一再爆發的造林弊案,主要是發生於1996年推出的「全民造林運動」,很顯然波及2002年才推出的「平地景觀造林」計畫,二者混為一談。 無論是「全民」造林、或是「平地」造林,是「錯誤政策」嗎?因為發生多起「砍大樹種小樹」等弊端,就否定造林政策的原意,而下達停止的「指示」嗎? 尤其是「平地景觀造林」計畫,最大造林戶是台...

    2019年年底,得知屏東縣萬巒鄉有一大片台糖造林地,預計砍樹200多公頃,改成「光電專區」,也就是要「砍大樹種光電」,以一公頃大約種植2,000棵樹苗計算,因為種太密難免折損,即使育成率8成,至少將砍30多萬棵樹。 我至為關注,密切留意相關報導。萬巒鄉長站出來強烈表達反對。 2020年2月28日,我應邀參加屏東縣政府舉辦的活動,請相識的文化局朋友聯繫、安排,活動結束,帶我們夫婦去萬巒鄉公所和林國順鄉長會面。 林鄉長親自開車載我們到造林地;哇!放眼望去,一大片綿延無盡、鬱鬱蒼蒼的茂密樹林。 我們在路旁停車,一面漫步、林鄉長一面介紹,這是屏東縣185號公路,座落於大武山下,又稱「沿山公路」,最優美的綠色地段之一,最適合發展社區觀光生態旅行,結合養蜂等林農「經濟」、多元休閒活動,潛力無限;林鄉長熱...

    平地造林獎勵政策,20年合約即將到期,之後何去何從?作何規劃?關乎台灣環境品質,影響至大,已有多家媒體關注,討論甚多。我所知有二篇報導,十分全面、深入、精闢;其一、網路媒體《報導者》(2019,12):「平地造林,何去何從」系列;其二、《天下》雜誌700期(2020,06)「與地球和好」專輯:「花了二十年種森林,為何一夕要砍光?」,都很值得參考。 近日,我直接打電話請教林務局林華慶局長,得到的簡單訊息是,基本上朝向繼續補助,正在研擬新方案。我請問他:「包括台糖嗎?」林局長回覆道:沒有啊,要看農委會和台糖公司⋯⋯。 就是說,「政府」(相關單位)尚未想好如何對待台糖萬頃林地。我有無限期待、想望。 平地需要造林嗎? 從1991年的「獎勵農地造林」、1996年的「全民造林運動」、到2002年的「平地...

  4. 博弈. 社會觀察. 投資. 虛擬貨幣. 《報導者》9月7日刊登的 〈演戲開戶當人頭、貢獻信用擔風險,線上博弈員工變「洗錢工具」〉 一文從博弈產業觀察洗錢犯罪現象,但「博弈」產業只是洗錢犯罪的一部分,目前台灣的地下市場更多的不是「奕智博」這樣樹大招風的博弈產業,而是以賭博網站、投資網站綜合包裝的詐騙網站,過去靠傳統的電話詐騙犯罪生存或靠聚眾鬥毆、暴力討債賺錢生存的團體,開始改作免洗網址一換再換、檢警稱之為「賭博詐欺」的投資詐騙,並發展出完整產業鏈,吸引一般大眾「應徵」。 投資詐欺,名校會計系畢業生也參與.

  5. 2023年8月13日 · 近日,台灣警方於1982年破獲的首宗跨國販嬰事件受害者──郭.里斯(Kuo Reese,又名郭慧如)回台尋親。 她在破案時年僅一歲半,是本案第一名被尋獲的嬰兒,更促成了台灣警方和美國在台協會(AIT)合作破案。 被警方尋獲後,由於郭.里斯已完成出養程序,成為一名美國婦人的養女,而且親生母親也遲遲未出面相認,因此警方仍同意將郭.里斯送往美國。 目前郭.里斯已年滿42歲,她一直想知道,自己的原生家庭究竟身在何處? 《報導者》從郭.里斯出發前,便透過電話越洋專訪;隨後一週的台灣行程中,我們更獨家貼身跟訪,全程記錄這場奇異之旅。 我們也專訪了在90年代因家族壓力下「購買」嬰兒的母親,母子如何在多年後坦誠那段艱辛過往?

  6. 2024年1月23日 · 根據《報導者》深度訪談相關廠商,我們發現業者的動機、態度各有不同。 有業者對土耳其轉運知情,但也有很多業者並不清楚出口管制規範,踩進紅線交易而不自知。 一位原本有10%營收來自俄羅斯的業者告訴《報導者》,為了控管風險,他們已經完全放棄俄羅斯市場,「我的一位瑞士代理商因為被發現賣機器給俄羅斯,最後被美方列為黑名單,大家都不敢跟他做生意了。 在全球地緣政治下,業者營運挑戰已不只是產業變動本身,還有來自被政治制裁的風險。 《報導者》此次調查報導,目的不只是揭露MIT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也希望提醒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必須正視愈來愈嚴峻的出口管制規範,管控政治風險。 監製|方德琳. 文字|李易安、Andrey Zayakin. 攝影|陳曉威. 封面設計|吳政達. 設計|江世民. 編輯|張詩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